推介语
本期青年学人专栏的三篇文章分别论及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斯·范·桑特的创作、纪录片和电视真人秀节目。作者逯俊宁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影视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公共文化中心,任群众文化馆员。
格斯·范·桑特是有影响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他的创作关注美国社会青年亚文化,聚焦同性恋、青少年自杀、青少年成长等社会问题和边缘题材。桑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仅着眼于社会制度层面,而且深入到文化和精神领域寻根究底,这使他的创作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作者电影特点。不过,桑特并不敌视电影的商业性质,而是游走于独立制作和主流商业体制之间,这又使他的电影别具魅力。
艺术的独立精神在杨天乙的纪录片《老头》中也得到了鲜明体现。《老头》注目一群已走到人生边缘的退休老人的日常生活。老年人问题远不止是一个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更深的关联到人生和生命存在的大问题。这部纪录片以严格纪实的方式呈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表现出深沉的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为中国当代独立纪录片创作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电视真人秀节目正受到全球观众的普遍追捧,俨然成为当前大众文化的宠儿。注重娱乐性、追求收视率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诉求,这原本是大众文化的题中之意。然而,娱乐毕竟不是一切,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娱乐之外还有哪些价值提升空间,这个问题不仅值得电视从业者和相关学者探讨,也与作为观众的普罗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也事关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未来。
逯俊宁的文章对上述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摘 要:格斯·范·桑特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既是表达导演思想的形象载体,也集中体现了导演创作的独立性。青少年形象是格斯·范·桑特电影形象塑造的主体,这些青少年形象往往代表着对社会秩序的反叛,具有性冲动、暴力倾向、英雄崇拜、非理性意识、死亡意识等特点。
关键词:青少年 抗争 束缚
格斯·范·桑特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总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同性恋者形象;第二类是自杀者的死亡镜像;第三类是成功者的形象,有《心灵捕手》中的威尔、《心灵访客》中的贾默等。
一、同性恋者的抗争
格斯·范·桑特电影中,性,尤其是同性恋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受到导演的特别关注。“同性恋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1}同性恋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又可以从三方面看出来:一、它的散布极广,古今中外,不论在任何文明的段落里,都有它的重要的地位;二、在今日的文明社会里,它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三、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有过同性恋的表现。”{2}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对同性恋现象的关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1969年6月27日美国警察对同性恋酒吧——石墙酒吧的冲击引发了美国大规模的同性恋运动,同性恋者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同性恋运动具有一种超越了同性恋者自身的前景,它很有可能形成一种更广义的文化,一种发明出新的人际关系、生存类型、价值类型、个人之间的交往类型的文化,这一文化是真正全新的,与既存的文化形式不相同,也不是添加在既存的文化形式之上的。”{3}同性恋者之间新型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秩序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表现在同性恋者对群体利益的维护以及争取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表现在格斯·范·桑特电影中是同性恋青年们放荡的生活和不羁的行为。
人类性行为的禁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社会中充满着诸多性生活的禁忌,这些禁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无疑,对人而言,禁忌(interdit)规定了性生活的地位:性生活的自由从来都是有保留的;禁忌总是将性生活限制在习惯规定的范围内。”{4}对性生活禁忌的突破往往也就象征着对社会传统的抗争。
同性恋形象在格斯·范·桑特的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形象被塑造为对传统夫妻关系的挑战,是挑战传统社会秩序的符号。《邪恶的夜晚》中的墨西哥人罗伯特和杂货店老板沃尔特、《不羁的天空》的麦克和史考特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不羁的天空》中麦克可以继承父亲的一大笔遗产,他本来是属于正常社会秩序中的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但麦克仍然游荡在秩序之外当一名同性恋卖淫者。麦克说过:“如果有人付钱给我,我也可以出卖我的灵魂。”在麦克看来,那些冠冕堂皇的社会秩序在金钱的掩盖下不值一提。他以同性恋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秩序的叛逆。
传统社会中统治与压迫的关系在同性恋群体中很少发生,他们之中更多的是相互怜爱与关怀。“同性恋不是我们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是一种存在方式,通过这一实践重新定义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做什么事,是为了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世界更加快乐。”{5}在社会禁忌中的同性恋者是群体性的利益共同体,共同面对社会压力形成了群体内部统一的利益取向。
在西方文化中“英雄”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名词,西方的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英雄抗争的历史。西方文明对英雄的重视足以说明英雄对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要赞美一下英雄,赞美他们的名望和功德,赞美英雄崇拜和人类事务中的英雄业绩。……在我看来,世界的历史、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已完成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世界上耕耘过的伟人们的历史。”{6}文学作品对英雄的塑造由来已久,在电影中也有很多表现。
一般来说,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大多身处正统社会秩序之中,而在格斯·范·桑特的电影中,这种个人主义的英雄形象,则由同性恋者承担。格斯·范·桑特电影中的同性恋英雄更多的是为争取同性恋群体的利益而战。他们对传统社会奋起抗争、与国家暴力机关发生冲突,支撑他们的信念就是争取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抗争精神和自由主义是英雄的内在本质特征,而悲剧性则是大多数英雄必须面对的结果。英雄所要做的是改变社会进程,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们的理想。格斯·范·桑特电影中的同性恋者就是如此。《米尔克》讲述的是一名同性恋者为了争取同性恋的合法权益决心从政竞选州议员的故事。影片中米尔克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聚集了一大批同性恋者,各行各业的人集聚在一起共同为米尔克的竞选进行宣传,尽管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着米尔克,但最终米尔克的竞选获得成功。不过,在影片最后米尔克还是遭仇视政府新政策的人枪击而死。米尔克是导演塑造的英雄形象,他面对不公平的社会歧视,为同性恋团体维护利益。在竞选过程中米尔克不断收到恐吓信,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故事终以悲剧结局。米尔克不畏压力与危险的抗争精神是导演所要表现的重点,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正是西方文明的不朽光芒。
女性在社会群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在社会中是受迫害、受歧视的阶层。女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女性主义电影的主要手法之一。“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只有同男性分开,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自由。”{7}女同性恋是女性主义中较为极端的表达,她们对权利的表达也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抗争。
格斯·范·桑特电影中女同性恋群体的抗争同样富有象征意义。《蓝调女牛仔》中的细细是一名女同性恋者,由于天生拇指颀长,这样便于竖起拇指叫停过路车辆,她热衷于公路旅行。公路旅行就成为细细表达个人自由的方式。细细在对男性失去信心之后走上同性恋道路。导演在电影中构建了一个由女性组成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象征着导演在现实社会之外的一个理想。
二、自杀者的追问
自杀现象是人类死亡现象的特例。“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作自杀。”{8}有人认为自杀是一种精神疾病,而实际上自杀者是处于内心痛苦的挣扎后,无助地选择了死亡。自杀是人们在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发生冲突后的极端选择,“自杀成为解决人类痛苦的乌托邦手段。”{9}自杀的原因是多样的,根本上是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的复杂混合。在个人理想受到社会的无情打压或者是出于对人生和社会的绝望,人的精神面临崩溃,自杀的念头就会闪现。
格斯·范·桑特的电影也塑造了一些自杀者形象,这些死亡镜像,表达了导演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和追问。《最后的日子》是导演以科本为对象的传记性电影。科本是美国摇滚界的神话,是朋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朋克音乐代表着反叛的精神,他们通过重金属音乐和撕心裂肺的嚎叫表达着反抗的情绪。科本具有天才的音乐领悟能力,唱出了他们这代青年的心声,“他唱出了他们被人忽略、被人轻看和被人蔑视后的愤怒与悲楚。”{10}影片没有涉及科本那不幸的童年以及火爆的演唱会场面,也没有展示困扰科本的吸毒问题,以及婚姻和子女的烦恼。导演展示的是科本在决定自杀前一天的活动,影片弥漫着科本被忽视的悲伤。尽管科本的音乐表达的就是对被忽视以及无助的愤怒,但此时他却是最大的受害者。影片中科本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体制之外的人,他毫无目的地在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走来走去。导演的摄影机始终在远处静静地观望着,展示着一个被人们忽视和误解的科本。
科本的自杀是内心理想与社会现实冲突不可调和的结果。科本是非主流的摇滚歌手,唱片大卖使他的名声大振,在制作公司的要求下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束缚。他的搭档奎斯曾说:“我们试图在商业化和另类之声中间画上条连线。”而科本则渴望创作的绝对自由。科本同时也觉得他的歌曲并不能真正得到听众的理解,他的歌迷只是追逐流行趋势的牺牲品。科本曾说:“我想回家,我不想给这帮人演了,这帮人都是他妈的白痴,他们全是蠢货,他们想让我在台上像个驯兽一样演出。我看不起他们。我想同我的女朋友在一起,我不想玩音乐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在自己的音乐不被理解、外界对他的婚姻质疑以及唱片公司商业束缚的多重打击下,科本最终选择了自杀。科本的乐队取名“涅槃”,他也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远离纷争与困扰,带着他纯净的灵魂离开人世。
电影中科本在离世之前一共接触了三类人,这三类人分别代表了困扰科本的三种力量。第一类是科本的乐队伙伴。他打电话给科本,催促科本去参加制作公司安排的一个演唱会;科本没有说话,非常厌烦地将电话挂掉。这是困扰科本的商业力量的表现。第二类是广告公司调查人。广告公司调查人象征着公众媒体对科本的影响。科本成名后公众媒体对他和妻子在妻子怀孕期间仍旧吸食毒品的消息大肆渲染,使得科本的压力骤增。第三类是和科本一些玩摇滚的人。他们在一起弹奏吉他。这个场景中其他的人只是喋喋不休地谈论着演唱会的效果,科本一人独自在弹奏吉他。科本摇滚乐队内部对音乐理解的冲突也是科本自杀的原因之一。
身为独立影片代表人物的导演其实与科本有着同样的境遇。格斯·范·桑特电影的怪异题材使他常常受到大众的质疑,而电影这门商业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也使得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创作多处受阻,他不得不面对收回制作成本的压力,特别是在几部风格独特的电影,如《蓝调女牛仔》《1999惊魂记》票房惨败之后。《最后的日子》中表现的孤寂失意的情绪正是导演格斯·范·桑特亲身体会过的。整部影片表达的是对一个叛逆斗士走向末路的同情和不平。
如果说科本的自杀是带有利他性质的话,那么埃里克和阿莱克斯的自杀则是利己性质的自杀。1999年4月20日,在哥伦拜恩中学,学生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博尔德带枪冲进校园将十二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杀死后自杀。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大象》正是根据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对这起校园枪击案原因的探索是导演拍摄影片的目的。有论者指出,“个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在自杀行为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11}的确,埃里克和阿莱克斯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正是他们杀人和自杀的根本原因。
埃里克和阿莱克斯在电影中是两个性格孤僻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常常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笑,而家庭生活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学校和社会的漠视使得他们感到无助,这种无助的情绪导致了他们在人格扭曲后走上了不归路。除了学校和社会的漠视以外,媒体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网络杀人游戏的流行使埃里克和阿莱克斯模糊了虚拟暴力与现实暴力的界限,电视中关于德国纳粹的节目也让他们醉心于暴力。这种暴力情绪始终推动着影片的进程。另一方面,美国的枪支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走上绝路,影片中埃里克和阿莱克斯可以从网上轻易订购到枪支弹药。格斯·范·桑特通过这一系列原因的展示,警示人们不能忽视青少年问题,社会应该平等地关注每一个边缘弱势群体。
三、成功者的束缚
天才是“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想象力,具有突出的聪明智慧”{12}的人。在人类历史上天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天才成功的一面常常受到世人的关注,但天才成功道路的艰辛和困苦却常常被忽视。天才并非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们仍然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社会环境的束缚。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心灵捕手》中塑造的少年威尔正是这种形象的代表。
影片中的威尔通过他人的指导走上成功之路,其实他本身就有很强的能力,但指导者帮助之前却没有成功。影片隐喻了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个人的成长只有服从于社会的规范与指导才能成功,他们犹如一头头迷失的动物在主人的安排下长大。威尔的童年不断地受到养父母的虐待,受伤的他形成了仇视社会的心理。一次大学校园打工的机会使得威尔的数学天赋得到施展,蓝勃教授希望能够将威尔收归自己的数学工作室。但威尔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对任何人都心存戒备,蓝勃只好请心理学教授尚恩突破威尔的心理防线。在得到来自社会层面的帮助后威尔终于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这一时期格斯·范·桑特刚刚经历了《蓝调女牛仔》的票房惨败,主流社会对《蓝调女牛仔》的否认使格斯·范·桑特深深地感到来自外部社会的压力,他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推出了影片《心灵捕手》,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威尔与其说是天才少年的代表,不如说是导演自己的内心写照。“艺术家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先知(Prophet),在今天,这种看法被艺术家自己的所作所为促进。我们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中有更多的不能吸引一大批观众的‘先锋派,他们又说服他们自己和我们:这是一种始终存在的艺术表现方式;没有哪一位严肃的艺术家能赢得永恒的赞美和接踵而来的奖赏,因而他仅仅是为未来而创作。”{13}的确,天才总是得不到社会主流的赏识,先锋的行为也往往招来口诛笔伐。导演在《蓝调女牛仔》中个人化的创作没有得到认可,而影片《心灵捕手》则获得了众多奖项。格斯·范·桑特通过这部影片重新证明了自己的天赋,同时也通过影片主人公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关于天才与社会之关系的思考:天才常常被社会所束缚,但要想获得成功,又必须赢得社会的帮助。
如果说《心灵捕手》中导演将天才成功的阻力归结为社会层面的束缚,最终天才的成功通过融入社会来实现,那么《心灵访客》中天才的阻力则更加具体,而天才的成功则源于天才的坚强意志和绝不妥协的精神。《心灵访客》是导演在《心灵捕手》之后又一部塑造天才形象的影片。“天才思考的第一条法则是永不放弃。”{14}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天才成功的必要条件。格斯·范·桑特正是通过坚持自己的拍摄理念而走向成功的。《心灵访客》就是导演心境的又一次写照。导演在《心灵捕手》中诉说了天才的困境之后,在《心灵访客》中则阐释了天才是如何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
沃勒斯·贾默是一名天才的少年作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作家佛罗斯特,在他的帮助下他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学校的罗勃教授认为贾默的文章是抄袭得来的,但最终在佛罗斯特的帮助下贾默恢复了名声。电影中贾默的成功是通过不妥协的精神抗争取得的。贾默不妥协的精神表现在多个方面。在罗勃教授对贾默提出抄袭指控后,学校承诺只要贾默写出道歉信并且取得篮球比赛的胜利就撤销对他的指控。贾默没有向校方妥协,最终凭借自己不屈的精神和出众的才华挽回了声誉。贾默在追求校长女儿的过程中,面对校长的歧视与威胁,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芳心。当他得知校方将要驱逐他出校的时候,他依然出现在课堂上,他坚信他的文章并非抄袭所得。与《心灵捕手》相似,这部影片也是对导演自己创作状况的隐喻。片中佛罗斯特传达给贾默的写作理念是,写作的初稿用心来写,不必拘泥于形式;第二遍才是用心灵重组。导演借剧中人物阐述自己的拍摄理念,以此讽刺那些华丽的好莱坞大片空有其表而没有实际内容。罗勃教授是阻碍贾默成功的人物,它代表着保守的社会势力,面对天才的出现采取的是扼杀的态度。导演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暗指主流社会对导演前几部影片(如《蓝调女牛仔》等)的排斥和不理解。而在贾默的身上,也暗示了导演对坚持自己的电影理念的信心。
威尔和贾默属于意识觉悟较早的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必须服从社会,只有遵从规则,服从主流社会的原则,才能获得成功。格斯·范·桑特在好莱坞电影中寻求独立思想的表达,深深地感受到主流商业社会的束缚。这两部相对商业化的影片隐晦地表达出导演的内心困境。影片通过常规励志片的模式讲述了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但表面的成功下我们也可以看到导演对这种成功模式的质疑。■
{1}{3}{5} 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第137页,第136页。
{2} [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82—283页。
{4} [法]乔治·巴塔耶著,刘晖译:《色情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6} [英]卡莱尔著,张峰、吕霞译:《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演讲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7} 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8}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10页。
{9} [法]乔治·米诺瓦著,李佶、林泉喜译:《自杀的历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0} 郝舫:《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11} 翟书涛:《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12} 倪文杰、张卫国、冀小军主编:《现代汉语辞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5页。
{13} [美]罗伯特·艾伯特主编,方展画等译:《天才和杰出成就》,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14} [美]安德雷·阿莱尼柯夫著,李永灿译:《天才是怎样思考的》,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作 者:逯俊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公共文化中心群众文化馆员(中级职称),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影视文学硕士学位。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名作欣赏·中旬刊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