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视域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调查研究

2017-02-13 11:10高巧艳布日古德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民歌

高巧艳 布日古德

(1.2.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一、科尔沁短调民歌概述

“科尔”,蒙古语意为“弓箭”,所谓“科尔沁”,即是“佩带弓箭的人”。科尔沁草原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以哲里木盟,兴安盟和昭乌达盟的部分地区为生活区。科尔沁短调民歌是伴随着清代生产方式的改变,即从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而逐步发展而来的。“短调的概念特指整个歌曲的音值组织比之长调相对短之外,还指这类歌曲的节拍节奏和句法的规律性、重复性、对称性等特征所致的结构的方整性和曲式规模的精悍。”[1](10)科尔沁短调民歌反映了蒙古族社会、文化、历史、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其所具有的节奏规整,篇幅短小,曲调流畅等特点。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不断冲击着民间音乐艺术,尤其是科尔沁地区,由于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着现代性的转变,使民歌失去了赖以生长的物质文化基础,使科尔沁蒙古族民歌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如何在文化变迁的视域中对科尔沁民歌进行继承和发展,成为了笔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文化变迁视域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为了更全面的探究科尔沁短调民歌的音乐价值和艺术发展规律,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对科尔沁民歌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与梳理,并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对科尔沁民歌在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历史演变轨迹逐渐脉络清晰,现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进行探讨:

13世纪初期至14世纪末期是科尔沁民歌的诞生阶段。这一时期的歌曲,主要以狩猎歌、游牧歌、和军歌等内容为主。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科尔沁部族蒙古人从原先居住在蒙古高原北部的额尔古纳河、呼伦河等广阔地区,南迁至大兴安岭山脉,进入松嫩草原,称“嫩科尔沁部”,这一时期科尔沁短调民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以武士思乡曲、兵歌、宴歌等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由于科尔沁蒙古族部落的一系列的改变,部落的形成、迁徙、并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以及政治制度的影响等等,出现了与当时族群文化生活相适应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清代中叶,可以说是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形成期。“科尔沁地区短调民歌是该地区进入半农半牧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后产生的一个民歌类别。生产方式、居住环境的变化,使该地区的音乐体裁发生了巨大改变。过去那种适于在牧场上歌唱的节拍自由、音调高亢的长调民歌逐渐减少,适于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节拍规整、曲调简洁的短调民歌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2](149)科尔沁地区短调民歌音阶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基础,其中以羽调式和徴调式为主,具有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的特点。因为科尔沁地区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这为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发展铺垫了文化基础。“从科尔沁文化的整体功能来看,它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科尔沁文化不是封闭文化,与蒙古族其他部族或其他地域文化比较而言,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从科尔沁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这种特点。科尔沁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也在于它具有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3](103)清代中叶是科尔沁短调民歌的重要节点,一方面,科尔沁地区经历了外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科尔沁地区文化开放性的特点,促使了科尔沁部族和汉族部族之间的接触,引发了科尔沁族群文化的改变,从而使适应半农半牧的科尔沁短调民歌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该地区标志性的音乐类别。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是科尔沁民歌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音乐作品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富,是之前任何时期前所未有的。民歌题材包括歌颂追求自由和美好爱情的青年男女,赞扬勇于战斗的英雄,同时还有一些反映当时阶级斗争的歌曲。其中,情歌在科尔沁民歌中占有很大数量,“在科尔沁蒙古族歌谣中,情歌的数量比较多。从搜集到的两千多首传统民歌看,几乎有三分之一与爱情婚姻有关。”[4](29)代表性的科尔沁情歌主要有《白虎哥哥》《达那巴拉》《乌云山丹》等。另外,赞颂英雄主义精神,展现阶级斗争的歌曲也占有一定比重,这方面的民歌主要有《嘎达梅林》《西树梅林》《陶格陶胡》。

科尔沁民歌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历史的因素,使科尔沁民歌的演唱活动几乎中断,科尔沁民歌的演唱出现断层。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时期,由于民歌演唱艺人演唱活动的缺失,农牧民知道的科尔沁民歌和能够演唱的民歌变少了。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是科尔沁短调民歌文化变迁的重要时期。据笔者在科尔沁左翼中旗采访调查,20世纪八十年代,科尔沁短调民歌广泛流传在婚礼、节日、家庭聚会等场合上,主要以以民间的说书艺人“胡尔奇”奔走于各个旗县、苏木和嘎查,来到牧民家里演唱民歌,常用四胡、马头琴、三弦伴奏,经常演唱的曲目有100多首,如《诺恩吉雅》《金珠儿》《达那巴拉》等。通过这种科尔沁民歌的演唱活动,进一步沟通了牧民之间的情感,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人(牧民)与自然(草原)之间的和谐。但是,笔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科尔沁民歌在当代的发展中,由于社会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文化内部的改变,遭遇到了文化的传播、价值观的冲突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问题:第一,由于声乐“学院派”唱法在演唱科尔沁民歌中出现的问题。这是由于西洋声乐的演唱方法和科尔沁传统民歌演唱方法结合产生的唱法问题,具体表现为咬字吐字、重音、润腔、音色、音质等的把握上,对传统民歌演唱上的改变。也就是说“学院派”的歌者在演唱科尔沁民歌时,把传统的科尔沁民歌的演唱“味道”改变了,这是唱法把握上出现的问题。第二,伴奏乐器的问题。以前,科尔沁民歌的伴奏乐器使用较为单一,运用四胡、马头琴或是三弦为民歌伴奏。现在,由于为科尔沁民歌的伴奏乐器增多,特别是现代化的伴奏乐器和配器的使用,如电子琴、电声乐器的加入,以及现代化的和声、配器编排,冲淡了科尔沁民歌最质朴、最纯朴的音乐精髓,跟农牧民的生活相去甚远,逐渐脱离了人民的生活。第三,外部环境的影响问题。科尔沁草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孕育了科尔沁短调民歌这一音乐文化遗产。然而,今天科尔沁短调民歌已经失去了赖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特别是由于一些年老的民歌演唱艺人的去世,使很多科尔沁短调民歌开始失传。

综上所述,科尔沁民歌在新时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在传承上出现了新的问题。科尔沁音乐文化艺术面临如此严峻的困境,笔者寄希望人们能认识到科尔沁短调民歌这一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而保护和传承科尔沁民歌音乐文化遗产。

三、结语

通过对科尔沁民歌在文化变迁背景下的调查研究,从而使我们更为全面的认识了其音乐价值和艺术发展规律,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科尔沁短调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基础。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是我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对于保持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珍惜这一丰厚遗产,使其不断发扬广大,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贡献力量。(本文系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文化变迁视域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调查研究”,项目编号:NMDYB15107的系列研究论文。)

[1]斯仁那达米德.论蒙古族民歌之四大类型与实例对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张林.科尔沁地区短调民歌徵商调式中的降Ⅱ级音探源[J].乐府新声,2011(4).

[3]巴 苏和.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6).

[4]诺敏.科尔沁情歌漫谈[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猜你喜欢
科尔沁蒙古族民歌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科尔沁民歌分类与民间演唱的差异及反思
科尔沁情
美丽的科尔沁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