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谦倩
(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艺术与技术的交融
——以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服装饰品为例
顾谦倩
(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作为制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显然催生了艺术灵感、艺术技巧和审美心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服装饰品是草原的名片、历史的名片、统治者意志和时尚观念的名片。技艺包括材料、器形的选择,纹饰、色彩的运用以及制作方法等,其操作过程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和艺术的创造过程。这些衣服上的附着物,从服饰的角度,展现了北方草原游牧人审美观念的一个侧面。
艺术;技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服装饰品
如果没有“人工制品”工艺技术的革命性演进,就不会有文明时期的一些主要的艺术形式,起码造型艺术是这样。对于艺术的产生,有学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直接原因或契机:(1)原始人类产生了一种新的冲动,即审美活动,在原有的物质生活需要即功利冲动以及其他冲动的基础上又产生一种非功利冲动;(2)原始人类在原有生产技术、工具(符号)操作的基础上提高了工具(符号)操作能力,掌握了运用其他符号(如线条、色彩、声音、动作)较熟悉的技能技巧;(3)原始人类在原有感觉、表象、记忆、联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想象和理性能力,可以把表象加以选择、抽取出来,为反映世界表达观念而创新符号提供心理基础;(4)原始人类对心理和行为活动,尤其对形式符号活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感受、体验。尽管像科林伍德这样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对技艺和“真正艺术”进行了经纬分明的区别,但作为通过自觉控制和有目的活动以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的技艺于被称为艺术的技巧、审美、灵感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1](152)作为制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显然催生了艺术灵感、艺术技巧和审美心理。北方游牧民族服装饰品是草原的名片、历史的名片、统治者意志和时尚观念的名片。技艺包括材料、器形的选择,纹饰、色彩的运用以及制作方法等,其操作过程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和艺术的创造过程。[2](56)这些衣服上的附着物,从服饰的角度展现了古代游牧人审美观念的一个侧面。
北方草原这些游牧民族服饰饰品是否折射着草原先民的审美心理呢、答案是肯定的。石珠、琉璃珠、玉珠、金、银、铜耳环、戒指、项饰都是闪闪发光的。对闪光材料的选择绝不是不经意的,而是充满了审美意识,即使佩戴这些闪光饰物的女性不只是,出于吸引异性的目的,也总比非闪光饰物更有诱惑力。[3](15)而且很多人体装饰物都是色彩绚丽的,而且多半是黑、白、红、黄、蓝、绿等原色,如黑色和白色的石珠,白色的兽牙、项链,红色的玛瑙珠,黄色的金饰,白色和绿色的玉饰等。在草原先民的审美中,那种色彩越鲜艳、色感越强烈、对比越明显就越好的意识是肯定存在的,只是某种颜色用于吸引异性的注意,而另一些颜色则恐吓精灵,以求驱邪罢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审美心理还不乏对形式的追求,几乎所有的人体装饰物都是圆形的,如项链、耳环、手镯、骨管,且讲求对称和节奏原则。这是由于身体的对称形式,使他们不能不作对称的装饰草原先民讲兽牙、石珠、果实整齐的排成串子,讲求的自然是一种节奏美。在所有服饰饰品中,圆形仍然是主导形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服装饰品无外乎头部饰品、腰部饰物、四肢饰物、颈饰这四个部位。
头饰包括发饰、眼饰、耳饰、颈饰等活动装饰。头部,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尊崇的,只是在草原先民在狩猎采集阶段,由于头发随意生长,常披到额前挡住视线,很不便于追逐猎物,所以只好随便捆绑或辫起来,这完全是一种迫切的实际需要。有了修剪工具和氏族图腾的出现,才赋予头饰更多的审美需求。
截止目前,已发现的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冠”有三套。其一,就是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的胡冠,它的装饰部分由冠顶、冠带两部分组成,全是金制品。冠顶上面是一个半浮雕的狼咬羊图案,展翅的雄鹰傲立于半球体之上。鹰的头、颈由绿松石做成,颈的上部与头相连处,有精细的金片做成的项链,头、腹是用通过颈部的金丝连接成一体的,尾部是插入的,以金丝相连结,头、颈、尾都可以左右摆动,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整个冠顶,宛如一只在蓝天上翱翔的雄鹰俯视地面上狼咬羊的生动画面,而这种画面又是草原上常见的情景。冠带由三条半圆形金条围合而成,冠带前部有上下两条,冠带后边一条。冠带左右靠近人耳出处,每条两端分别浮雕伏虎、盘羊、马等动物图案。冠顶与冠带间,原应有皮制品或丝织品连接。其二,是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的“胡冠”,仅残留圆雕神兽形金冠顶上的饰物,原来胡冠的形制虽已难测知,但其雄姿犹存。这两项冠饰都十分讲究,是匈奴首领在特定场合才戴的胡冠的装饰。冠饰制作精工,在取材上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其三,是准格尔旗西沟畔4号墓出土的头巾饰。出土时已凌乱,但大体可复原:上部中间,有椭圆形包排列金贝壳饰,排列有云纹金饰片,稍下有圭形包金花边的贝壳饰左右成行排列;下部有三排云纹长条形金饰片,下垂一道道熠熠发光的菱形金淑珠。从组成头饰的金饰片上的孔钉和贝壳饰上的纽孔推测,这些头饰构件原来是缝缀在头巾之上的。
以蒙古族已婚妇女头戴为例,在服饰里是最复杂的,名词术语也最为庞杂琐细。它是部族与籍贯的标志,因此也最有特点和个性。大体上说,蒙古族妇女头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之为练垂式,一类可以称之为盘发式。前一类最多也最古老。《蒙古秘史》在写到成吉思汗的父亲当年从也客赤列都手里抢夺坷额仑(即成吉思汗母亲)夫人的时候,坷额仑就说,两个练垂,一个向前,一个向后,我怎么能走。[4](120)暗示她在两个男人中间身不由己,进退两难。这是我们最早看到的关于练垂的记载。后来大部分蒙古部族,都是用的这一类头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头戴还可以看到。现在已经炒到七八万到十几万元一副。科尔沁、巴林、察哈尔等部,妇女多用盘发式头戴,也非常精美和富有特色。
练垂式头戴,以鄂尔多斯最具代表性,也最复杂。大体可以分做两部分,一部分当地汉族就叫做头戴,一部分是上面所说的练垂。头戴由六部分组成,互相穿缀成一个整体,可以一次性地戴在头上。练垂由三部分组成,自成体系,与头戴不连接。
先说头戴的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发箍,就是那个套在头上的圆圈儿,其他几部分,都是从它上面连缀下来的。第二部分叫垂饰,就是那个从面颊两旁垂挂下来的部分。这部分又由好几个环节组成,最上面一个叫吊挂,一共六条链子,全用珊瑚、松石、银子穿成。六条链子两两穿在一个银片上(也就是共用三个银片),每个银片再穿下三根小银链儿,每个银链儿再穿两根更小的银链儿,每根银链儿又分成两支,吊下两个银铃儿。也就是说一共吊下三十六个银铃儿。妇女戴上它走动的时候,这些银铃就会发出好听的响声。第三部分叫额络,穿在两个垂饰之间,上面呈网络状,下面由一条一条长短不等的小链垂组成,跟着女主人的娥眉排成两道题,弯月。第四部分叫护耳,实际上吊在耳朵的侧后,是两个小的半圆形耳扇,斜缝在发箍上。第五部分叫后屏,大体上像个铲子形,面积也比较大,吊在正对着额络的后面,也就是脖子的后面。第六部分叫耳坠,由一连串的穿缀物组成,直接连在发箍上,从垂练垂的里面垂下来。有人往往把它跟上面的垂饰混淆,这是不对的。所有这些东西,上面都不是空的,而是密密麻麻又井然有序地穿满珊瑚绒珠子,珊瑚珠子一条一条要跟它下面的布胎缝在一起,每一个珠子还要单独缝上一次,所以非常费工。在每个部件中间,还要镶嵌一至三个“银古”,银谷是或方或圆的银片,上面都有好看的花纹,中间镶嵌着绿松石或珊瑚。
腰饰虽不及头饰普遍,但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蒙古族有系腰带的习俗。腰带通常用九尺到一丈二尺左右整幅的布或绸料做。腰带对于牧人来说非常重要,既保暖又便于在马上活动,而且非常漂亮。所以青年人多选用与袍子相配的颜色,使装束更鲜艳,使人显得更俊美。男子习惯腰带右边挂蒙古刀,左边挂烟具。烟荷包一般都绣的很漂亮,荷包系有长长的丝织衬穗,下垂衣外,走路时随身摆动,很是美观。这种烟荷包,常常是很漂亮的装饰品,通常缀有八条或六条飘带,锁口绳索是丝线编制而成,一端常用很贵重的玛瑙、翡翠饰物。也有不吸烟的未婚男子佩挂香荷包,连蒙古民歌都有“妹绣荷包挂郎腰”的词句。[5](89)
带扣,北方游牧民族衣服上重要的金属括结具。带扣又称带卡、扣绊。古人对带扣很讲究,十分注重它的精美。带扣的质料有铜、金、银、玉等,也有在铜带扣外面包金或鎏金者。历来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古墓中出土的带扣,品种多样,形状繁复。由于带扣的品类繁多,研究者对带扣的分类问题每感困惑。
带钩是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巧妙结合的生动体现,一方面它是腰带上的构件,起着括结腰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制作者审美观念的外化形式,内中蕴寓着美的意味和对美的追求,使目睹者产生美的愉悦。
对于近代游牧民族的手饰、脚饰的功能,多数人认为是一种装饰美或吸引异性的注意,也有人认为是炫耀财富。不过古代先民的手饰、脚饰总免不了某种宗教含义,往往成为祛魔避邪的护身符,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装饰物材料质地发生了变化。但手镯、戒指等首饰原初的功能也并非如现代一样是爱情的信物。它们只是向装饰、审美发展,才逐渐脱离了功利性目的。
对于手指的装饰,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这一阶段北方游牧民族普遍有戴戒指的习惯。简单的戒指,仅是一个金属圈,朴实无华,但有时戴的数量甚多。比如,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1号墓,不仅左右腕部都戴银腕饰,而且“右手拇指戴银指环,其余四指戴金指环;左手拇指戴金指环,其余四指戴银指环”。但游牧人的戒指也同其他饰物一样,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随着星移斗转沧桑变迁,戒指的样式也起了变化。凉城县小坝子摊拓跋鲜卑墓出土的金戒指十分名贵,在金光灿灿的戒指上,饰以兽头形。[6](33)
一般比较富有的人才戴项饰。项饰的种类颇多,见于古墓的古代游牧民族的项饰,有金项圈、银项圈,和由各种串珠组成的项链等。阿鲁柴登出土2件金项链,西沟畔2号匈奴墓出土一件金项链。西沟畔匈奴墓出土者,是用金条围成的,长1.42米,重达502.5克,绕周圈套于颈部,非常豪华壮观。一般说来,金项圈、金冠或头饰成套共处,看来是达官贵人的墓葬。
银项圈,用银条围圈而成,仅在准格尔旗玉隆太和瓦尔吐沟出土过。其中瓦尔吐沟出土的银项圈的一端饰有虎咬羊动物纹,富有浓郁的草原风味。
串珠组成的项链。在已发掘的古代游牧人的墓葬中,多数墓出土有各种质料制成的串珠。比如敖汉旗周家地东胡墓群45号墓,在死者胸上,有排列十分整齐的箕形蚌项饰。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墓群发掘证实:这里男女老少都有佩戴项链者,由各种质料制成的项链多佩于死者胸前。相当于一部分男性死者和少数儿童及婴儿,以及个别女性死者,在颈下佩戴各种动物形铜牌饰,少数身份高贵的男性死者佩戴金璜饰或金虎牌饰。
由串珠组成的项链,盛行于春秋战国,到汉代便逐渐减少,它既反映时代特征,又体现了死者的身份差别。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了如下事实:相当于春秋晚期及战国早中期墓,串珠组成的项链,普遍出土于中小型墓;战国晚期以后,小型墓仍出土由各种料珠组成的项链,而大型墓则出现了银项圈和金项圈。
北方草原服饰是一面镜子,因为它可以用来观察部族,你是哪个部落,一看服饰就知道,尤其是女性的头戴,简直就是一个标签。如果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可以一直从部落辨认到她或他是哪个旗的人。这里面渗透着智慧,渗透着文化,渗透着艺术。布里亚特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们不分男女,都戴一种尖顶红缨帽,帽上一圈一圈地引出很多横道,你数一下这些横道的数目,就可以知道他是布里亚特的哪一种姓。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服装服饰反映了草原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造诣,是我国装饰艺术百花园中所特有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对研究原始文化有借鉴作用,也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乳汁。
[1](英国)罗伯特·莱顿 著,李东晔,王红 译,王建民 审校.艺术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郭雨桥.蒙古通[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仲高.丝绸之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徐英.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工艺美术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
[6]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工艺美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徐犀】
Integr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A Case Study of The Northern Nomadic Nomadic Dress
GU Qian qian
(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Department of Art Desig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hhot)
As the production of artificial products, the art of art inspiration, artistic skills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The northern nomadic clothing accessories is the business card of the grassland, the history of the business card, the will of the ruler and fashion ideas. Techniques include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 shape of the device, the use of decorative patterns, color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se clothes on the attachment, from the angle of clothing, showing the ancient nomadic aesthetic concept of a side.
Art ;Technology ;Northern Prairie Nomads ;Fashion And Accessories
J523
A
1672-9838(2017)02-106-04
2017-03-31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地-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一般课题《内蒙古传统手工制品的现状调查及传承机制的研究——以蒙古族饰品为例》(项目编号:2016ZJD023)阶段性成果。
顾谦倩(1978-)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人,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