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赫索格》中主人公形象

2017-02-12 19:55王莉莉
文学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玛德琳贝娄格斯

王莉莉

简析《赫索格》中主人公形象

王莉莉

《赫索格》作为文学大师索尔贝娄先生的匠心之作,因其作品“融合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细致的分析”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描述了一位大学历史教授,爆发了近乎混乱的人生际遇:妻子的背叛,朋友的欺骗,亲情的疏离,事业的跌落。赫索格有了迷惘与孤独。但是他没有就此沉沦。他在迷惘与苦闷中倾诉挣扎,并在自然中汲取了能量与灵感,光彩与活力重新在其身上显现,回归之旅熠熠生辉,孤独的自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赫索格 主人公 索尔贝娄 迷惘与孤独

一.前言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犹太小说家,1976年贝娄先生由于“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细致的分析”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纵观其六十六年的写作生涯,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瑰宝。贝娄先生无疑是一位笔耕不辍、产量颇丰且获奖无数的作家。贝娄先生从二十一岁起以索尔贝娄为名发表文章,在其八十五岁高龄时仍有作品《拉维尔斯坦》出版;在其八十七岁高龄时,继续出版《小说集》。2005年贝娄先生辞世。在其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不仅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供我们欣赏阅读,而且为广大研究者埋下了蕴藏丰富的宝藏,供有识之士研究挖掘。

二.赫索格的迷惘与孤独

赫索格是一位出身于犹太民族的大学历史教授,擅长思想史研究,著有《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学术论著。他的精神危机爆发于他的个人生活的混乱中---妻子玛德琳对自己的背叛,投身于自己的好友格斯贝奇的怀抱。他经历了夫妻的同床异梦,朋友的背信弃义,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的疏离。

玛德琳是赫索格的第二任妻子,她风姿绰约,聪明而有才华,她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导师。她十分注重物质生活。她嫁给赫索格,不是因为浓情蜜意的感情,而是因为赫索格的学术地位使她有机会登上教授的宝座。她不断劝说赫索格放弃大学教授的职位而到乡下去做学问,但在经历乡下生活之不便后,她甚至认为穷乡僻壤把她的美貌与才华都淹没了。为了离开乡下达到目的,她祈求赫索格为她的情人格斯贝奇在城市找好了工作,使之顺利进入了芝加哥文化界。然后跟随格斯贝奇搬到城市,与软弱而毫不知情的赫索格毅然决然地离婚---赫索格失去了房子,也失去了亲爱的女儿琼妮。

赫索格的学识与理性无法为他梳理清楚现实生活繁杂的人际关机。他可以容忍玛德琳的一掷千金,他也努力在生活上给予玛德琳贴心的照料。因而,当他逐渐得知玛德琳的各种欺诈、背叛与肮脏时,他困惑了。赫索格的精神达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意识到这混乱的世界让他困顿、迷惘、焦虑、漂泊。他不明白,“她们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吃碧绿的生菜,喝鲜红的人血”。

曾经,赫索格希望自己与玛德琳结合的生活是:在伯克夏宁静的家园,与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妻子埋头钻研,并育有天使般的孩子和交有格斯贝奇这样肝胆相照的朋友。现在,赫索格站在镜前质疑,“我的天啊!这个生物是什么?这东西认为自己是个人。可究竟是什么?这并不是人,但他渴望做个人。像一场烦扰不休的梦,一团凝聚不散的烟雾。一种愿望。”

由个体的遭遇联想到社会的道德状况,赫索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惘。他觉得所有的传统似乎已是穷途末路,社会的信仰已经危机四伏,社会道德不断沦丧,功德良心堕落不堪,社会上仅有怯懦、颓废、消极相伴---难道肮脏的时刻已经来临了吗?他对人性价值的怀疑与困惑无疑代表着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迷惘与孤独。

三.探索挣扎与心灵回归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随着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西方经济也随之迅猛发展,而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却使人们之间的利益争夺更加激烈,从而引发了世界性的战争。在变幻莫测、混乱不安的现代文明面前,人类固有的价值观,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已显得面目全非,无从谈起。人们内心惶恐不安,动摇了信仰,也怀疑着理性,对未来何去何从不知所措。知识分子一方面对于各种灾难无所适从,他们勉为其难地继续生活在其中,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谴责危机,凌驾人类之上。因此,知识分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迷惘与孤独。

1.迷惘中的挣扎

赫索格面对自己的人生危机,但他从来没有“抛弃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价值标准王国”。他采取什么措施呢?

语言成为赫索格的生活中最强有力的武器与支撑。正如赫索格所言,他所从事的是精致的、抽象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似乎工作是为了与生活做斗争。他也认为,当一个人的思考停止时,他也就死亡了。就这一系列冗长的信件而言,他写给报纸、写给公众人物、写给亲戚朋友、写给逝者、甚至写给逝去的名人。他的头脑嗡嗡作响,充斥着各种生活的难题。他把他的信件称之为奇怪而可笑潦草完成的便条。他不停地写信,他觉得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想要与人交流,或许是一种强烈的好奇的内在的力量驱使他,使他不停地写着发不出去的信件。有些信件是滑稽的,有一些则是生气的,有些是绝望的,有些是紧迫的。同时,这些信件有充满理论与学术色彩。所有这些信件都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赫索格的沉默,他的被疏离,他的想要逃离。

贝娄先生的本意并不是为我们展示赫索格的生平故事。相反,贝娄先生旨在向我们展示一个困惑的知识分子,沉浸在过去的悲惨生活片段中,却又努力用记忆、用信件再现这些片段。因此,这些状况、这些人物、这些事件都以他回忆的色彩通过他自己的质疑或者各种信件的书写而打断。这些信件和潦草完成的字条也就成了他释放心头压力的良好方式,当然,这也是他竭尽全力来证明过去,明白现实,澄清事实的方式,更是他表达自己情感的途径。

在叙述者口中,赫索格长短不一、内容各异的信件与字条总是随意而无序地放置。写给政要名人的信件中,他深切地关怀人类的存在与人类的文明。在写给总统的信件中,他更是关注税收、失业、公共安全、人口过剩以及种族问题。他给纽约时报,担心化学制剂对水质、土壤以及对社会伦理等产生的问题。他的头脑似乎已被迫承担了全世界、全人类的负担与问题。

2.心灵回归之旅:不再孤独

赫索格为了生活而奋斗,在面对困境时也能顽强乐观地追求光明乐观的新生活。他深信“事实王国和价值标准王国不是永远隔离的”。因此,尽管赫索格认为格斯贝奇背信弃义,甚至准备用手枪打死格斯贝奇,但是当他看到格斯贝奇细腻和蔼地为女儿琼妮洗澡的时候,赫索格深深被打动了。渐渐地,当他得知格斯贝奇,他的仇敌,甚至会履行父亲之职责带女儿逛博物馆,做各种鬼脸逗女儿开心,赫索格的心释然了。他立刻庆幸自己没有枪杀格斯贝奇,甚至觉得自己之前的邪恶打算何其荒诞可笑。他感到了生活前所未有的美好。

贝娄先生在小说结束时,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赫索格的乡下住所。“他缓步走进树林。这儿有许许多多的叶子,长着的和掉落的,碧绿的和棕黄的......他觉得这儿很好,比较安静。树林里的宁静照拂着他,还有那美好的气候,他感到他很容易受周围的事物感化。”在《赫索格》结尾我们读到,“我对现状已相当满足,满足于我的以及被人的意志给我的安排,只要我能在这住下来,不管多么久我都会感到心满意足。”

这是一个田园诗化的家园,气候舒适,枝叶繁茂,静谧和谐。在广袤的大自然诗意的和谐与恬淡中,贝娄先生笔下这位知识分子竭尽全力呵护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回归到了灵魂的家园。赫索格在自然中汲取了能量与灵感,光彩与活力重新在其身上显现,回归之旅熠熠生辉。

四.结论

作为负责任,对人类与世界有担当的知识分子,贝娄先生并不会让他笔下的知识分子一味绝望下去,而是历经生活之磨难后,重新审视生活,塑造自我,在自我与家庭、自我与社会、自我与理想、自我与现实中重新求得平衡。《赫索格》的结尾给扭曲的现代人指明了通向光明的幸福大道:我们无法改变嘈杂喧嚣的周遭世界,但是,我们可以保持平静坦然的内心,拯救我们不安焦躁的心灵,那么,我们也就拥有了某种力量,这种力量会支持我们继续前行。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段良亮、单小明:《由内到外:赫索格的心路历程》,《外语教学》4(2004):87-90

3.索尔贝娄:《赫索格》,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周南翼:《贝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王莉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玛德琳贝娄格斯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玛德琳
玛德琳不是疯丫头
索尔·贝娄的婚姻
福格斯公园逃生记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一枚鸡蛋的承诺
站立的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