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Li Zhaoxia
在科学技术、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美术展览铺天盖地,实体展厅、网上展厅、微信展厅等,不一而足;展览的场地亦是遍地开花,美术馆、博物馆、会所、画廊等,众展杂陈。性质有官办的、民办的,让人应接不暇。
这些展览,良莠不齐,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但问题也颇多,有追求视觉刺激、充满暴力和显示病态心理的行为艺术,也有不着一墨,仅仅用观念来解释的先锋艺术。即使在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全国美展中,状况也不尽相同。尽管都是用尽心力的大制作,但多数评委和观众都认为整个一场展览看下来,叫得出名字的、印象深刻的作品却为数不多,“立意新颖,耐人寻味的少”“大家都注重技术上追求,没有精神上的提炼”“格式化、重复、雷同的作品很多”①等。
“(在十二届美展上)油画展区竟然出现了六七张表现客厅沙发场景的入选作品。其实,此次参选的这类囿于狭隘生活圈子的沙发作品不止六张,还有好多,唯一的区别是有的创作对象躺在沙发上,还有的坐在椅子上。类似于这样的作品加起来有十几张。难道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这样体验生活吗?创作者不走出家门,往沙发上一躺,然后看看电视,看看书,看看短信(微信),就是他们的生活感受?”②曾几何时,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罗中立的《父亲》,杨力舟、王迎春的《太行铁壁》等作品,是那样震撼我们的心灵。在当下,那种与时俱进的、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不多了,我们的美术作品失却了什么?
出现以上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许多艺术家脱离了生活,失去了用艺术创作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与用艺术创作推动时代前进的使命感。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③,艺术家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吹响这个时代的号角,这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的不二箴言。
扎根生活,是创作优秀作品的主要途径。中国美术自滥觞之际,就与扎根生活息息相关,如唐代画家戴嵩画牛,因斗牛尾巴扬起,遭牧童耻笑后,便痛下决心,常常跑到山坡上、田野里,去实地观看活牛的形状,创作出了感人至深的《放牧图》;范宽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创作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佳作《谿山行旅图》;张择端长期在现实社会中体验生活,他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12世纪中国的城市景观;这些扎根生活的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从秦兵马俑到唐三彩再到宋代的彩塑,从展子虔的《游春图》到大小李将军的《春山图》《春山行旅图》,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到赵佶的《腊梅山禽图》,等等,每一件不朽作品的出现,都是因为扎根生活而被记入史册的。
生活是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中国百年来的美术发展历程而言,画家们深入生活,创作出震动时代的作品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画家们走出象牙塔,投身革命事业,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创作,诸如“战地速写展览”,“战地写生队”“战地写生团”的创作,冯法祀的抗战写生,李桦的战地素描等,这些深入生活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抗战的现实。特别要提到的是吴作人的实地写生与生活体验,抗战伊始,吴作人到河南潢田战区写生,创作了《赴战前夕》,1938年,吴作人又去重庆,创作了描绘重庆被轰炸后重整秩序的情形,之后,他又到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旅行写生,创作了《祭青海》《负水女》《藏童》《雪原》等作品。④
受五四以来美术革新精神及美术大众化思潮的影响,到生活中去、深入生活成了许多画家的追求。长安画派的开创者之一赵望云,20世纪30年代到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写生,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农民的贫苦生活,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40年代,他的足迹遍布西南、西北各地,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望云又多次深入西北各地林区、山区写生,创作了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作品。受赵望云影响,黄胄在20世纪40年代曾两次到黄泛区写生,前后共8个月,黄胄看到那里哀鸿遍野,中牟、蔚县、扶沟等县城大半仍浸泡在水中,瘟疫横行,与此相对照的是国民党贪污腐败,沿途看到的种种人间惨象和官场黑暗,令他悲愤交加,他用木刻、漫画等形式对其进行揭露和控诉,他说:“对现实中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是深恶痛绝的,也有了爱国爱民的思想,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画家,就必须反映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自己有责任向外报道这些东西。”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的指引下,深入生活成了画家们的自觉追求,美术界的领导蔡若虹在《人民日报》上写文章呼吁画家们进行国画创新,“将从来是与现实生活游离的国画艺术拉到与现实生活结合的道路上来”⑥。新、旧国画区别的标志就是新国画是面向现实生活的,这在当时的美术界达成了共识。为动员画家们创作出富于生活气息的作品,1954年2月2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山水画创作问题座谈会,确定了“中国画写生”的创作途径。之后,大批画家在各级政府、文联资助下,有组织地走出画室,或到边远农村,或到风景名胜,或到革命纪念地进行写生创作。为了画出与以往不同,有着真实亲切感的山水画,李可染、张仃、罗铭三人,共赴江南写生三个月,并于当年9月19日在北海公园悦心殿举行了三人水墨写生展。这对当时国画界震动很大,得到了包括徐特立、齐白石等人的好评,对中国画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其影响,傅抱石、钱松喦、赵望云、石鲁、黄胄等人,也纷纷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掀起了写生高潮。
黄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来以西北新疆一带为自己最主要的创作生活基地,不畏艰难,七次到新疆深入生活,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与边疆牧民同吃同住,在生活中积累创作素材,寻求可视形象,捕捉美好感受,探索艺术形式,创作了诸如《洪荒风雪》《庆丰收》《巡逻图》《苹果花开的时候》等基调清新、意气风发、乐观向上、诗意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跳动着新社会强劲的时代脉搏的好作品。
石鲁不但于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更是在生活与艺术中总结出了一套规律,“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生活属于客观,若我不属于生活,如何发生恋情。若问生活何处有,我和万众联系中。”⑦他的作品也是从处处留心的生活中灵感突现的,他的《古长城外》“是从草地上旷古的原野的生活体验中,才发现了铁路穿过古长城的意义”⑧,他的《高山放牧》等,是多次赴陕南陕北山区农村写生的结果,他的《转战陕北》,更是多年生活体验的积累。
谈及面向生活,不得不提的是,傅抱石率领江苏中国画写生团进行的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1960年9月15日,在江苏省委的支持下,傅抱石率领一批江南画家组成江苏省中国画写生团13人,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为期三个月,行程二万三千里。体验新生活,感悟新气象,是写生团写生的主要目的,画家们用笔墨表现劳动场面、建设工地、城市景观、工厂、公路、铁路、桥梁、水坝等新事物。在旅行写生之后,傅抱石以旅行写生中的题材创作了《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黄河情》《枣园春色》等一批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后来和“国画工作团”中的其他画家的作品一起组成了“山河新貌”画展,于1961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好评。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将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潮。
扎根生活,灵感、素材、人物、思想纷至沓来。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今天的问题,笔墨当随时代,在交通大大发展、信息铺天盖地涌来的今天,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形成了人类“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极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却从某种程度上减弱了我们探知生活的能力。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网络或手机上便可获取,参与的现场感萎缩了,深入生活的热情淡漠了。也就是说,这种信息网络显著的开放性质和信息传播方式,降低了社会主流文化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导致了主流文化信仰的缺失,对画家来说,那种富有聚拢性的核心价值观在心中的地位动摇了,美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飘摇欲坠,有的画家迷失了方向。如何唤回美术的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扎根生活,那么,扎根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才是该扎根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们不妨先给生活下个定义,这里借用中国生活学首倡者黄现璠给生活的定义和分类是:“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须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⑨
不过,在本文立意范围内,扎根生活有着特殊的含义。扎根生活,画家应从自己狭隘的生活中抽身出来,精神上与人民呼吸与共,广泛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无比丰富,画家开掘创作素材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应该肯定,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这里也占有主体地位。要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层次和利益要求,不同思想倾向与审美时尚。一方面,要努力以丰富多样的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去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一定要注意艺术在优化人们的思想情感、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欣赏趣味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非是政治的作品,只要格调健康高尚,有利于造成安定祥和的气氛,有利于群体的政治谐调,也是人们需要的。
这里有美术视野的广狭问题,也有画家评价生活的参照坐标的标准问题。画家接近和深入人民生活的程度,影响和决定他们美术视野的广度。在题材的选择上,有的人专画花鸟,有的人专画人物,有的专画山水,甚至在花鸟中,有的专画一种花鸟,在人物上,有的专画农民,有的专画某一个地区的农民,在画山水中,有的专画某一个地方的山水,这都是正常现象。画家,在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选取点时,应该确定这一点在社会生活整体中的地位,他要正确评价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需要先掌握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所在的坐标轴。
对社会底层,我们要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同情之心。底层很难表达自己,沉默的芸芸众生无法为自己说话,它只能通过知识分子的叙事来完成。画家要有一种使命感,承担起为底层说话的责任。杜甫的“穷年忧黎元”,白居易的“唯歌生民病”,他们为时为事为民的情怀,为文艺家所共识。罗曼·罗兰呼吁美国作家做社会公众的喉舌,他说:“做他们的喉舌吧。当他们听到你们说话时,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你们在表达自己的性灵时,就会创造你们民族的性灵。”⑩希望画家们也能做人民的喉舌,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满腔热情地体察生活,反映生活,这是美术保持生命力、永远被人民群众所欢迎的基本前提。
在此意义上,艺术家扎根生活,也有可能选择同一题材,如从20世纪50至80年代共有几十位画家创作了二百余幅以《韶山》为题的作品,李可染、黎雄才、关山月等著名画家从各自的艺术传统出发描绘毛泽东出生的圣地,同一题材,几乎是无可改变的画面景物,却因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而获区别,结果形成了政治意境与艺术表现上的双重动力,也能把艺术家们的才华表现出来。譬如,在题材选取上,面对生活,艺术家可以不断调整观察角度,他才能在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才能敏锐捕捉时代脉搏和新的人物形象,并把他们艺术地再现出来。
对于山水画家来说,笔墨虽然有一定的程式化规则,但如果只局限于画室,或到某山水景地拍照,之后对照照片画,这种体验与面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与激情、体会是不同的。画家们需要饱游饫看,才能心存丘壑。“观物取象”道出了山水画的面对生活的体察方式。著名的山水画家贾又福对山水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物我相融相化、观山水至于道的自由境界。他曾深入太行山60多次,每次去一待一到三个月,他说:“几十年里,在画太行山的时候说得好听一点,是在跟太行山对话,我把太行山看作老师、朋友,跟其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在精神上逐渐有所领悟。”⑪这种领悟经历了“观物取象”和“凭虚构象”两个阶段,因为太熟悉、太专注地“观物取象”,到“凭虚构象”阶段,创作心态是高度自由的,不受现实景物的局限。在深入太行山写生和观察景观过程中,他领悟到大自然中包含着的一种更为抽象的超时空的精神内容,他眼中和心中的太行,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宇宙、民族、自身的精神载体。“吾于太行山野,长坪大坡之上,见磐石峥嵘,赤岩如血,似猛士之肝胆相照,搏大风而怒号,犹闻燕赵之慷慨悲歌……”⑫真乃太行入画家之骨也。周韶华也是一样,他的《大河寻源》,先后用了三年时间,一万六千余公里的黄河之行,逐步形成了《大河寻源》寻求大美、建构盛世文化的创作思想。
美术作品要触及时代脉搏,必须扎根生活。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和领军人物忻东旺,把目光聚焦于社会的底层与边缘人物。他的《诚城》《远亲》《早点》等作品表现了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忻东旺说:“在匆匆的过客中,那些肩扛行李,被田野里的北风吹红了脸膛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就像我儿时的兄弟,使我怦然心动,一种使命感涌上心头……对农民的入骨理解,成为我绘画的一笔绝对的财富……我画的农民都是张着嘴。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是他们最自然的状态”⑬。农民群体由于经济地位的低下与教育水平的局限,无法表达他们的希望和价值诉求,几乎处于失声状态,忻东旺对他们的关注,为他们代言,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种强烈的人性关怀精神,以及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哀怜。
扎根生活就要美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画家只有通过细微的观察、实地的体验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不是凭空想象,任意捏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刘大为的作品能引起观众共鸣得益于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他说:“深入生活的确可以得到许多新的感受和发现,如前不久我创作的那四张《工地组画》,……工地上建设的钢筋条支架形成很多阴影,你不到工地就看不到这些,想不到这还能有笔墨表现在里面,这些细节都是我爬上那个架子,跟工人站在一起交流时才发现的。……我跟老牧民们一起劳动,一起喝茶,一起畅谈,一起喝酒,这些都是一种真实的感受。”⑭与人民的这种血肉联系,使得他的《马背上的民族》《帕米尔高原的婚礼》《草原上的歌》《巴扎归来》《人民公仆》等作品成为时代审美精神的民族形象。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施政纲领,也应当是当下美术界进行创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画者观生活如赏画,才能使观画者如赏生活”⑮,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扎根生活,历尽沧桑,呕心沥血,才能百炼成钢,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说:“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这“格物”,便是深入生活,触发精神感应;这“物格”,可以看成是与“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义,而离开“扎根生活”,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注释:
①参见多届评委对全国美展的总结。
②刘大为:《艺术创作需要继续扎根生活》,《中国美术》,2015年第3期。
③习近平:《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http://ent.sina.com.cn/v/m/2014-10-16/15004225235.shtml。
④参阅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⑤转引自李松:《画家黄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3期。
⑥蔡若虹:《蔡若虹文集(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⑦叶坚、石丹主编:《石鲁艺术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⑧同⑦,第184页。
⑨http://www.baike.com/wiki/%E7%94%9F%E6%B4%BB。
⑩[法]罗曼·罗兰著,孙梁译:《罗曼·罗兰文钞》,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86页。
⑪李树森:《开创“观化山水”——访著名画家贾又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1月17日。
⑫转引自邵大箴:《大自然的丰碑——读贾又福的画》,《书画艺术》,2010年第3期。
⑬张洁:《忻东旺:记录中国农民变化的表情》,《人民论坛》,2006年第3期。
⑭刘大为:《艺术创作需要继续扎根生活》,《中国美术》,2015年第3期。
⑮同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