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的艺术成就

2017-02-12 14:37刘家思
影剧新作 2017年1期
关键词:夏衍广播剧行人

刘家思 刘 璨

浅析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的艺术成就

刘家思 刘 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当时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所以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大片领土。毛泽东指出:“从参战的成份说来则是片面的,因为抗战还只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是人民的抗战。几个月来许多土地的丧失,许多军队的失利,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1](P376)因此,表现后方民众盼望中国打胜仗的期盼心理,展示民众的支援前线抗日的热情,成为广播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取向。

1937年7月29日深夜,著名剧作家夏衍从一个久别的友人处谈话回来,获悉时事广播说:国军在丰台、廊坊打了胜仗。他非常振奋,不能入睡,连夜创作了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可是第二天一觉醒来后,他得知战局情势根本不是广播中所说的那样,浑如做了一个梦。尽管如此,这个广播剧真实表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抗战的广泛群众基础,无论是从思想表现来看,还是从文体特征来看,这篇作品显示了现代广播剧艺术的成熟,是现代广播剧的重要代表作。

一、戏剧情节集中,戏剧气氛浓烈

在《“七·二八”的那一天》中,夏衍以精巧的构思,将戏剧情节集中在人们听到中国打了胜仗这一时刻,集中描写了广大人民得知政府军参加抗战并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欢呼雀跃的高兴情景。剧本线索清晰,不仅艺术描写集中,适合广播,而且情境设置富于效果,戏剧气氛浓烈,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全剧充分反映了从“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到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人民的真实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广大民众呼唤抗日的心声,歌颂了中国人民普遍高涨的抗日热情,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不全力抗日,却借助新闻舆论来造谣欺骗人民的丑行。

全剧没有舞台剧时间、地点的介绍以及静态的布景描写,而是在戏剧一开头就用一个说明,向听众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主要角色:

××××,这儿是××广播电台,下一个节目,是X X剧社播送的无线电播音剧本《“七·二八”的那一天》。“七·二八”,就是七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我们当局断然地拒绝了日本帝国主义向我们提出的无理要求;这一天,勇敢的二十九军,开始全面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抗战;这一天,我们忠勇无敌的将士用他们的血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坦克车、大炮、毒气拼命,在开战五小时之内,夺回了他们经营了快一年的丰台!……

现在,播音就要开始啦。……你们诸位住的弄堂口,不是总有这么一家烟纸店吗?好,那么就假定是烟纸店吧。店堂里,老板在做生意,老板娘抱着小孩儿在吃西瓜,一个十四五岁的徒弟,在打瞌睡,热天的下半天,这本来是很难免的。时候,是下午一点半。街上很闹热,电车汽车的声音,常常从店门口经过。好啦,现在戏开始了,听!烟纸店的老板在做买卖。”

这个幕前报告,“起一个拉开大幕的作用,让听众想象有这么一个特定的情境”[2] (P188),从而将他们引入到戏剧情节之中去。

戏剧一开始,就是上海一条街上弄堂口的烟纸店老扳正为半个铜板与女顾客讨价还价,争执不下时,男女老少蜂拥而来买鞭炮,价钱不惜。很快,烟纸店、万昌祥批发行的爆竹全卖完了,因为大家在收音机里得知政府军参加抗战并收复失地的消息,欢呼雀跃,抢购鞭炮庆贺。老板听行人说是打了胜仗,接着又从报纸得知获胜消息,立即振奋地把炮仗收起来,打算自己放,又买了大量的号外报纸分给大家看。这时行人丙说消息“有点靠不住”,老板骂他放屁,几乎因此而打起来,被行人甲劝开。

接着,又来了第二次号外,我军克复通州,中央机大队北上,轰炸日军! 老板为中国打了胜仗而高兴,不仅白送香烟给大家,又请大家白喝啤酒。大家历数日本帝国主义43年来侵略中国的暴行。这时广播里面传来报告员的声音:“同胞们,血钟已经响了!四十年的愤怒,已经是爆发的时候了!起来,胜利是我们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现在让我们喊,中华民国万岁!”显然,这是揭示戏剧的主题,并通过行人甲强调这个思想:“胜不要骄,败不要怕,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行人甲倡议在后方的民众要组织起来,参加各界抗敌后援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担负起救护伤兵、抚恤遗亲的责任,众人积极响应。老板当即捐出一天收入的钱,大家跟着一起捐钱,表示“把钱送到前方去”,将戏剧推向了高潮。最后,在一片拍掌声、掷钱声中,又是女播音员的一个说明:

《“七·二八”的那一天》这个播音剧已经完啦。……我们忠勇的士兵,冒着这样的酷暑,在灼热的沙场里,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跟敌人最残忍的新式武器拼命。……我们赶快凑起钱来,从一个铜子儿起,集腋成裘,积土成丘。……把钱集起来,交到你们看的不论哪一种报纸的报馆里去,他们就会给你收条,把你们的大名在报上发表;同时就会很可靠的把你们的钱送到前线去。

至此,戏剧结束。由此可见,全剧以听觉来结构戏剧情节,打破了时空局限,巧妙地通过角色的反应来表现全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和抗日愿望,显示了中国抗日深广的群众基础,展现了中国必胜的希望,同时还传达了胜不骄败不馁,不到完全胜利,抗战绝不罢休的坚定决心。作品显示了广播剧独有的文体特征,完全通过声音营造了非常突出的剧场性和戏剧气氛。

二、人物形象鲜活,艺术效果强烈

戏剧的主体是人。人物占据戏剧中心位置,主导着戏剧进程,担负营造剧场性的主要责任,控制着受众的情感和审美注意力。因此曹禺说:“写戏主要是写人。”[3] (P256)“任何杰出的戏剧作品,首先是有了能够撞击受众心魂的鲜活的人物。”[4](P45)夏衍的《“七·二八”的那一天》的感染力就来自戏剧人物。全剧“人物的素描与勾勒手法简洁生动”[5](P139),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将抗战宣传巧妙融入剧中,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剧出场的人物很多,有台词的角色有20余人,远远突破了一般广播剧理论所说的六个人的限制。人物出场采取人像展览室式的原则,因而并不显得杂乱,剧情相当集中。全剧贯穿始终的人物只有一个,就是弄堂口烟纸店的老板。一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商人形象,老板精于做生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板,他对日本侵略者有着深仇大恨。日寇发动在“一·二八”的时候,炸光他的屋子和店面,炸死了他小孩及其奶娘,害得他家破人亡。

然而,他没有局限在自己的仇恨中,而是深切地感受中华民族受到的屈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压。这种民族仇、国家恨,使他尤其盼望中国军队,能够打胜仗,一解他心中的仇恨。因此,当他得知市民纷纷买爆竹是庆祝中国兵打了胜仗时,又从报纸的号外上看到了这个消息时,欣喜若狂。当行人丙说“这消息有点靠不住”时,他怒斥反驳,甚至和行人丙打起来。因为他从内心深处期望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也相信中国军队能够英勇抗战,将日寇赶出中国去,不做亡国奴。这显示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杂货店老板虽然只是一个做小买卖的底层民众,但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感人的力量还来自他的潜存的豪侠之气与爱国主义情感的高度统一。平时,作为一个小店老板,他是斤斤计较的,但是他在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之前,尤其在支援国家上,他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充满豪侠之气。所以,当行人甲和广播倡导民众“要赶快组织起来,准备全国规模的抗战”时,他积极响应;当行人甲倡议在后方的民众要组织起来,做好后勤保障和抚恤伤亡工作时,他坚决不落后,第一个捐出一天收入的钱,带动大家捐钱。正是这样一个既精明又豪爽的形象,构成了全剧感动人的主体力量。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几个人物,也性格鲜明。如行人丙是一个外表冷静而内心热烈的人。因为曾经被假新闻骗过,就说“这消息有点靠不住”“不要太高兴”。实际上他内心是希望中国兵打了胜仗,不愿意做亡国奴,所以当老板怒斥是亡国奴时,他就要揍老板,显示了一种对于国格尊严的护卫;行人甲则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主动制止老板和行人丙打架,主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咱们要大家联合起来,像一个人一样!”“我们不能再忍耐,我们要抵抗。我们要使东洋人知道中国的厉害,要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随便可以压迫、欺负的奴隶!”他是一个具有气场的宣传者和组织者,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民族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市民形象;徒弟阿根也是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师傅拿钱给他剃头,他反而买爆竹燃放,庆祝胜利。

作品正是通过这一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艺术形象个性鲜活,情感深挚,情绪强烈,积聚着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正能量。“任何戏剧都是以人物的情绪影响人,以人物的欲求刺激人,以人物的动作震撼人,以人物的话语诱惑人。”[4](P45)

三、以声成像,声音效果突出

广播剧它不同于舞台剧可以用布景、动作和表情衬托词意,只须故事动人或表演真切即可吸引观众,而是只有声音与对白,“欲使听众于剧情句意得一相当认识,则非从词句与声音中,有一种使听众心领而神会之条件不为功。”[6]以声成像,以声诱人,是广播剧独有的文体特征。夏衍深谙广播剧的艺术特质,做到了以声成像,将所有的视觉形象转换成了听觉形象,以声像感染受众,作品中的合声欢呼、爆竹声、呵斥声、卖报声、读报声、开瓶声、人声、脚踏车铃声、众人拍手声、无线电声等,绘声绘色,就连台词也形成了逼真的听觉效果,并使得听觉效果视像化、情态化和性格化。

广播剧是一种完全的声音戏剧,人物的语言是广播剧的主体。广播剧创作必须将动作和冲突,甚至心理活动,以及戏剧的情绪,全部言语化,注重听觉感应。只有进行这种转换,才能将视像转换成声像,使受众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审美感觉。广播剧要注重听觉效果,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语言要立体化。[7]

强化人物语言的指向性、动作性效果,是夏衍在创作中谋求艺术感染力的一个手段。他既是一个话剧家,又是一个电影家,对声音有着独到的敏感性。在作品中,前来买鞭炮和老板后来不卖鞭炮的对白,都是立体化的,受众听到他们的对话,不仅能够感觉到买鞭炮人的急迫相,而且看到了老板娘的严厉相,也看到了徒弟拿爆竹的动作及方位,老板卖报纸和放爆竹的动作,还能领会了老板听到打了胜仗的消息后高兴的情态。这充分显示了这个作品在声音效果运用上的成就。

四、戏剧节奏鲜明,层次感强

在戏剧中,节奏是一个基本问题。瑞典的大导演英格马·贝里曼亦曾明确指出:“对戏剧艺术而言,节奏永远是最主要的。”[8]广播剧不一定需要很强的戏剧冲突,但一定要注意戏剧的节奏感。夏衍的这个广播剧,戏剧冲突只有很小的短暂的一刻,并没有成为全剧的主导,但它有很强的节奏感。

从全剧来看,其节奏感首先来自情境的几次骤变。第一次转换是男子来买爆竹,导致了戏剧情境从正常营业转换成了非正常营业;第二次转换是老板听到老板娘叫快涨价而询问“究竟是什么事”,引来行人兴奋的答话:“打胜仗,打胜仗,东洋人打败啦!”于是转换成描写老板的种种高兴情绪以及众人的愿望,地点从店里发展到店外马路上;第三次转换是老板收听收音机,听到中央电台女广播员的广播,地点又转换到店内。这种节奏感使戏剧的思路变得异常清晰,便于受众收听。

其次剧中不少戏剧动作的描写,也很讲究节奏。如该剧对于老板买报动作的描写是最具戏剧性动作,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买一张报自己看。这一层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老板自己叫买不成就叫老板娘去买;二是老板娘不去买,他就自己大声再叫买;三是自己跑过去买,即用“快快”两个字表示。第二个层次是买一堆报纸给别人看。这个层次也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报,二是买报,三是分报。而这两个层次之间,构成了一种递进关系,而这两层中间,还夹着一个自己放爆竹的动作,实际上也构成了一个层次。因此,这个买报的动作就构成了三个“三三”式的动作展示,显示了很强的节奏感。

在戏剧中,“三层开掘,三次展示”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一个场面有三个步骤推进,一个步骤中有三次反复[4] (P45),不仅能强化人物的主体动作,深化人物塑造,而且能增强戏剧的层次感,强化剧场性,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夏衍深谙戏剧真谛,这种“三三”式的动作展示,充分地强化了戏剧的层次感,将人物作了精细的刻画,使他那种爱国情怀作了充分的展示,显得栩栩如生。

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形成了素朴遒劲的艺术风格。“在全国人民抗敌热血沸腾的时期诞生”“表述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有着强烈的政治性与浓郁的时代感”“具有极强的鼓动性”。[5](P139)这是我国现代广播剧中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作品,已经显示了非常完美的广播剧文体特征。剧中不仅运用了说明人,还运用了收音机里播送消息,出现了广播员,又放鞭炮,无论是情节推进还是声音效果的处理,都比较适合听觉的要求;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技巧的运用,都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从剧中各种有效手段的调动来看,夏衍创作这篇作品时,已经充分掌握了广播剧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这部作品,不仅使得夏衍的戏剧创作生涯呈现了舞台剧、电影、广播剧的立体效应,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项目《中国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编号13BZW144)的阶段性成果和绍兴市2015年度社科规划课题《20世纪三十年代反法西斯广播剧研究》(135072)成果]

[1]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王雪梅.广播剧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

[3]曹禺.看话剧《丹心谱》.曹禺全集(第五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4]刘家思.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会林、绍武.夏衍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6]传音科.小言(续)[J].广播周报,1936(78).

[7]刘家思、刘璨.上海现代抗日广播剧文学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9).

[8]英格马·贝里曼.不用魔法的魔力[J].艺术百家,1987(1).

刘家思: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刘璨: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责任编辑:童孟遥

猜你喜欢
夏衍广播剧行人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夏衍巧改剃头诗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我的爷爷奶奶——夏衍与蔡淑馨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对艺术的尊重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夏衍的不敢
我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