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林
作文谋篇布局的方法及应用
杨振林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软肋”。随着近年高考语文分值的增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在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工作量的巨大,学生对作文训练的乏味和抵触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实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作文教学尽管好似“雾里看花”但只要在纷繁多变的作文教学中抓住规律,仍然能够紧扣作文教学的命脉,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
作文的布局谋篇是对文章整体框架的考量,从整体布局的角度结构文章的内容。使文章的结构有序、清晰,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才有可能写出精致出彩的文章。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是初中阶段经常考察的作文命题形式,因此,审题就是必须要突破的一个重点,也是作文布局谋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审清题目、理解题意,
第一要明范围,比如《那段路,我不是一个人走过》表示范围的词语:“那段路”——是曾经有过的一段经历或过往;“不是一个人”——是说自己有亲人朋友等人的陪伴或帮助,这样一分析,找出修饰词语,就明确的范围,就不会出现跑题的情况。
再如:《只有___是不够的》“不够”一词是理解的关键,有些学生理解为“越多越好,没有穷尽”的意思,把题目拟为:只有母爱(妈妈)是不够的;只有亲情(爱情)是不够的;只有是感恩不够的;只有知识(书)是不够的等等,这样显然违背题意。其实“不够”意为“不足”,审题时也可以这样想:“只有___是不够的,我们还缺少___才___”或“只有___是不够的,还要有___才____”加上这样的句子,把隐含的话补充完整,中心就藏在后半句中,这样审清题意,立意才够深远。好题目举例:只有(天赋、聪明的头脑、勤奋、梦想、承诺、自信、感激、成功、眼泪、索取、决心、晴天……)是不够的等等。
第二,要品含义,如《春天在我心中》一文的关键词是春天,这个词语除了它本身的含义还有它的引申意义,可理解为希望、信念、美好,如果能品出其中含义,就会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第三还要定主题,相同的材料可以挖掘出不同的主题,只有视角不同,深挖其含义才能有深度,才能出新意。因此,巧妙审题是文章布局谋篇的根本。
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事件等等作为“点”,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当然,能串联起几个“点”的其实也就是文章的线索。如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课》,主要采用了三个大点: 课前、课中、课后,展现了小弗郎士由无知到强烈爱国思想的产生。今年的中考作文中,一考生作文写出了自己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努力并最终蜕变,线索突出,文章结构井然,受到了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当然在“点”的选择和数量以及“点”和“点”之间的联系上还要多研究。
主题明确,材料选择完成后,也可以根据情节的波澜起伏来营造较好的谋篇布局效果。首先,可以运用倒叙,把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放到开头来写。比如《羚羊木雕》中开篇倒叙写法。再比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还可以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情节波澜起伏。
自我追问,就是在审题立意后,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去设置问题,展开思路。多追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如《我的美好假期》的作文题目,可以如此设问:在学校的感觉怎样——放假了我做什么——感觉怎样——我渴望什么。
多追问也会在徘徊、迷茫的境况中使写作思路逐渐清晰起来。那么这些写作方法如何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应用呢?
1.训练学生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很多作文的写作技巧都是在平时的阅读中提炼和感悟出来的,因此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阅读中的词句、技巧的积累并延伸到写作中,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应用写作技巧。
2.辅以练笔、日记、随笔等多种形式加强练习。
大作文毕竟要耗费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可以在平日的教学中适时、适当的辅以练笔、日记、随笔等,并尽量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的习作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搭建各种交流平台
教师不仅要从积极角度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还要给学生一定的平台用以展示交流。在班级设立“作文角”展示优秀作文,举行“作文经验交流会”,开展“作文周之星”评选活动等等,使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增加,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写作实践当中。
总之,我们应该加大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布局谋篇的方法和应用的力度,总结作文训练方法。同时培养自身作文教学的科研意识,逐步走研究型教师的路线,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还要着力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作文素质,提高学生在布局谋篇上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品。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的研究,真正地实现作文教学的有序、实效、多彩!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25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