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平观察家”网站2月9日文章,原题:转变的中国:一种新的实力均势中国的转变是过去40年来全球最至关重要的经济故事。这种转变——直到现在我们才开始理解——已经改变了欧亚大陆的实力均势。
中国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从1979年以来(就允许)国内存在活跃的经济竞争,而这并不被苏联模式所允许。随后,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而集权化的苏联体制则陷入停滞。这也许能够解释共产主义为何能在中国生存却在苏联崩溃。当然,中国的增长还要归功于全球贸易的开放,使其在连续多轮贸易自由化中得以打造强大的出口业。
如今,中国不得不进行再一次转变。其出口带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达到极限。由于(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大规模转移已经结束以及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劳动成本日渐上涨,国内出口企业正遭受越南等工资更低经济体的侵蚀。
此外,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已达到极限。一些城市的污染程度令人触目惊心。环境损失恐导致中国GDP降低10%。而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城镇人口已从20%增至50%,并将在2030年达到75%。这将导致更多污染,除非其城市建立在不同模式之上。为此,中国正开展大量研究并推动转型,未来或将成为绿色技术出口国。
在国际形势方面,特朗普放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使中国担当东亚贸易政策的舵手。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主张贸易自由的美国祭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而中国则把自己看作是世界开放贸易体系的捍卫者。然而,倘若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与俄走近,欧盟或将发现其在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利益将与中国利益一致。许多欧盟成员国对俄意图的焦虑感,以及莫斯科将某些欧盟成员国视为属于俄势力范围而不应通过欧盟与西欧结盟的看法,将进一步促使欧盟认为欧盟-中国利益具有趋同性。从历史上看,中国向来是欧盟统一化的支持者。而中国正竭力打造的“一带一路”计划也将加强与西欧的联系。
作为欧盟成员国,爱尔兰在打造欧亚大陆和平均衡架构方面也应充分发挥作用,这符合其经济和政治利益,因为该架构不仅保护小国权益,还能确保任何大国不会感到被包围或孤立。▲
(作者约翰·布鲁顿为爱尔兰前总理,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