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山无铭

2017-02-11 09:58顾默修
宝藏 2017年1期
关键词:磨墨翁方纲研墨

研山无铭

一、研山的由来

关于研山的说法,历来纷纭变幻,不足为训,以目前现有的资料综合观之,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山形之研,研者,砚也,即是一种山形的砚台,可以磨墨,除观赏外,可作文房的实用器,又名“山砚”,二是指山形的笔架、笔搁,因常常与砚台同时出现而得名,不能磨墨,除架搁毛笔之外,无实用之功能。哪种说法更接近古人本意,已未可知也。

研山究竟出现于何时,一不可考证,但至少应在宋代以前,道理非常明显,米芾《研山铭》天下闻名,正是米元章研山之“铭”,研山之名始天下流传。

二、历史的流变

一般认为,研山为南唐后主李煜的旧物,为灵璧石质,真伪与否,已不可考。而米芾得到此“研山”后十分喜爱。据《志林》记载,他“抱眠三日”,狂喜之下,即兴挥毫,留下了传世之作《研山铭》。

根据金石大家翁方纲《宝晋斋研山考》一文记载,米芾的研山很可能并非一座,而是有两座,皆来自南唐内府之中,一座“五十五峰”者归苏氏,一座“高下凡六峰”者归薛氏。前者之中有二寸许之方寸之地,可以研墨,可归为砚台类,又名山砚,而后者则无处研墨,不可名之为山砚,可见在翁方纲这里,砚山之名非常强调与砚类要名副其实。

三、案头的奇珍

据考证,关于研山的形象历史上另有二图有著录,一是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有“宝晋斋研山图”,系工笔线描而成,形制题记与该图相同。二是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卷一“宝晋斋研山”,也为线描所绘,不过有所变形,且题记略有不同。

根据传说,研山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时李后主所提倡,专取一类天然平底、峰峦如笔架的天然奇石作为文房清供,有些则中间还有天然凹陷之处,以作砚池。

【摘自《中华奇石》杂志2016年第9期,作者:顾默修】

猜你喜欢
磨墨翁方纲研墨
洪阳洞寻友
“吾斋正有兰亭癖”
——翁方纲定武《兰亭》的收藏问题
清代文人的“东坡热”
——以翁方纲“寿苏会”为中心
哪一笔是自己的
不墨守
无人磨墨
不墨守
翁方纲重要诗学著作手稿秘藏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