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2017-02-11 23:03许帼英
文学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曹文轩葵花儿童文学

许帼英

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许帼英

作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他对于儿童文学的创作无疑是独特的。曹文轩创作的成长小说反映了作者深刻的苦难意识。从苦难意识的角度出发,结合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主张,用小说文本分析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及其审美价值。曹文轩小说通过对物质苦难和精神苦难的书写,引导儿童感受苦难、理解苦难,面对苦难。正视痛苦,尊敬痛苦,让少年们,在遭遇成长中不可预料的苦难时,选择面对苦难的态度和信念,来实现成长。在苦难中发现人性美,在困厄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曹文轩 成长小说 苦难意识 苦难价值

成长一直是中外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十分关注的话题。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整个西方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长小说”,它源自德国,同时也被称为“启蒙小说”、“教育小说”、“修养小说”。美国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对成长小说这个术语是这样定义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1]

其实成长小说,事实上,最初体现在新的身体的发育,成长,是指在个人经历童年,青年和壮年,这一过程中身体的自然生长。随着身体的发育,年轻人经历了一次顿悟或一些特殊的经验之后,变化突飞猛进,自我对社会、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成熟,“主体性”认识如自我认同、个人信仰、价值选择逐渐生成。所以,个体精神层面的发展才是成长小说的核心标志。

一.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创作和苦难意识理念

20世纪90年代,西方成长小说的概念被引进中国,很多作家积极探索中国成长小说的命名问题,并对成长小说的内涵与外延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作家曹文轩在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成长小说,最著名的便是“成长三部曲”,同时,曹文轩对成长小说理论也进行了探讨。曹文轩的成长小说,打破了旧有的儿童文学创作竭力展示一个纯净、美好世界的这样一个格局,而是表现成长过程中的苦难,从而向少年揭露现实生活中不纯净、不美好的一面。

1.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创作

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儿童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儿童一直被当成成人来教育。20世纪初,儿童文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在中国儿童文学初始时期,已经有很多作家自觉为成长小说进行不懈的艺术实践,作家曹文轩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在成长小说领域,曹文轩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曹文轩秉承着“儿童文学承担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天职”这个理念,执着致力于成长小说的探究和创作。

20世纪90年代,曹文轩这一阶段创作的儿童文学,多是以“成长”为母题的长篇小说,如《山羊不吃天堂草》(1991)、《红瓦》(1994)、《草房子》(1997)、《根鸟》(1998),《细米》(2003)、《青铜葵花》(2005)等。曹文轩用他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少年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快乐和苦难体验。

2.成长小说的苦难意识创作

曹文轩认为,“成长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2]。曹文轩在《青铜葵花》的后记里,详尽表明了苦难意识对于他的成长小说创作的重要性:“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的一些无法避免的因素。”[3]在曹文轩看来,苦难是成长的催化剂,苦难让少年退去稚嫩,历练自己,懂得身上肩负的责任,变得成熟,强大。

现在社会中享乐主义盛行,社会的进步,我们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盲目地追求快乐和享受。但苦难是永恒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少年的成长就是不断与苦难进行斗争,实现自身的成熟。曹文轩站在塑造未来民族性格这个高度创作了一系列成长小说,关注成长,尤其关注苦难成长下少年特殊生命的体验,通过苦难使得少年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获得精神的成长,具备善良、质朴、敦厚等性格。

二.苦难的两种模式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成长总是在各种生活磨练和精神困境中实现的,成长其实就是在苦难中变得成熟,有担当。生活的磨练,让少年知道生存的艰辛。生存的磨练让少年学会生存,精神的苦难则让少年更加痛苦。童年的孤单,无人理解,对于追求理想总是被残酷的现实打压,精神上的刑罚是对一个少年真正的考验。少年只有经历精神上的成长,才能真正成熟。

1.生活磨难

曹文轩的童年生活是贫穷困顿的。他出生在苏北盐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饥饿是他整个童年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曹文轩虽然在北大教书多年,但他依然忘不了生他养他的那个贫穷的农村。他曾回忆十岁之前,那时的他瘦小而结实,身上总是脏兮兮的破衣服,表情很木讷但目光是充满野牲的。对于饥饿的体验深深印刻在作家的脑海里,所以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苦难源于童年生活的贫困。

在那个饥饿,灾荒,灾难不断的年代,少年不得不承受着与他们的年龄不符的生活苦难。《草房子》里杜小康,他的家庭可以说是油麻地一带最富裕的,经营着祖传的杂货店,那闪亮的红门便是高贵身份的象征。但一场意外的事故让红门变成了一个空壳,最后,家里穷的只有五个鸭蛋。在茫茫无边的芦苇滩,狂风、暴雨、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都在困扰折磨着杜小康,但杜小康经受住了这些残酷的考验,他在这场变故中学会了承担,收获了心灵的成长。

《青铜葵花》里青狗父子,因意外而使住的房子化为灰烬,失去了遮风挡雨的家,因火灾而失去了说话的功能的青铜,以及饱受水灾,火灾,瘟疫,土匪,等苦难的大麦的人们,这些痛苦和磨难带给少年们很多启示,苦难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虽然很残酷,但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人在世间生存,往往要经历生活中风风雨雨的打击,恶劣的天气,困顿的生活,还要体验人事的沧桑变化。面对生活的磨难,少年别无选择,必须学会去面对,去战胜。

2.精神苦难

苦难并非单单指向物质层面,其实精神层面的“苦难”更旷日持久,更直抵少年的心,让少年迅速成长。所以在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中,生活磨练带来的“苦难”仅仅是表面层次的,生活考验下,给予少年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磨练,曹文轩的成长小说聚焦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精神的成熟。少年心灵在岁月中打磨,使得心灵成熟,这才是成长最重要的标志。

A.孤独

人与社会,人与人总是存在着隔膜,这是普遍性存在的。少年成长的这个过程,对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都会充满困惑与迷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会感到孤单,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少年心中的孤独感时刻存在。

《草房子》中秃鹤,只因为自己头上“寸毛不长”,便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捉弄。秃鹤天天带着帽子,但却还是避免不了别人的嘲弄。终于,有一天,为了维护人人本应有的尊严,报复周围那些无情嘲笑,欺辱自己的人,秃鹤爆发了,用自己的恶意行为,在汇操表演上让整个小学失去了荣誉,得到的结果却是同学,老师,村里人对他更加厌恶,谁也不想看到他,秃鹤也看不愿意接触到别人,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一次文艺汇演上,他成功地扮演一个秃头连长的角色,这个时候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重新获得了尊严和信心。

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中,成长的到来往往表现在成长主人公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根鸟》中,根鸟总是梦见在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瘦弱无助的紫烟在召唤自己。在父亲的支持下,根鸟决定去找那个大峡谷,去救那个姑娘,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路途所有艰难困境,直到找到大峡谷。

荒漠中的孤独,同龄的少年和他人的嘲笑,病倒在青塔,奸诈的黄毛冷酷贪婪,骗取他的买马钱、“长脚”把他骗到矿场当奴隶,冒着生命的危险逃离鬼谷,他没有放弃妥协而是坚持忍耐向着远方前进。理想的追求,就是这样一个处处充满诱惑,欲望的旅途。现实中有太多的苦难阻挠梦想前进的步伐,不忘初心,坚持追求,正如根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一步步与现实作斗争,生命得到历练,梦想终将实现。

三.苦难的价值以及审美意义

曹文轩成长小说的苦难的描写使作品有一种令人灵魂颤栗的美感与力量。曹文轩在文学创作的实践,或是文学理论研究中始终坚持追求“美”。在《青铜葵花》中后记中,曹文轩认为痛苦和不幸是人生的常态,它们可以磨练出一颗坚强、美丽的心灵,只有正视苦难,不逃避、不妥协,感受苦难带来的含着泪的魅力,才能感悟人生的价值和幸福。从苦中感受苦难带来的魅力,这是少年成长必不可少的磨练,作者以浓郁清淡的笔调,通过对苦难的描写,展现了困苦境遇下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相互交融。

作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拥有的学者和作家双重身份使他的少年成长小说在当今儿童文学中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创作不只是为了让儿童欢笑,更注重让孩子获得沉甸甸的人生质量。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无论是根鸟、青铜、细米、桑桑、林冰,还是葵花、红藕、纸月、陶卉,这些少年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磨难。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创作中苦难意识,使得作品肩负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和命运的沉重感,少年经历物质和精神的苦难,对苦难体验与承担,锻炼自己,成长起来。通过对苦难的书写,曹文轩超越了人生的平庸,在苦难中发现人性美,在困厄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苦难和不幸是人生的常态,苦难下,人性的美丽愈加震撼,心灵更加坚强,人格得到升华和新生。

注释

[1]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曹文轩.论“成长小说”[C]//赵郁秀.当代儿童文学的精神指向——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文选.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3]曹文轩.青铜葵花后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

[1]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

[2]曹文轩.红瓦[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3年

[3]曹文轩.草房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4]曹文轩.细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5]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6]巴赫金.小说理论[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王泉跟.新吋期儿童文学研究[M]河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8]黄金娟.成长,永恒的母题——曹文轩少年小说论[D]《小说评论》[J]2002年第5期

[9]韩永胜.曹文轩少年成长小说研究[D]《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

(作者介绍:许帼英,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曹文轩葵花儿童文学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葵花王冠
葵花之门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葵花 外一首
葵花点穴手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