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7-02-10 20:15张博欧阳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张博+欧阳斌

摘要: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是现今体育类高校改革和转型的新方向。在现今国家大力支持全民健身发展的格局下,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运动员体育教育、培养上,而需要同时处理好体育人才的文化教育问题,实现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双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成为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43-02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项目获得骄人成绩,其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可以说我国拥有很多经验,对竞技体育人才在竞技体育的培养是十分成熟的。但是,其体制之外的非奥项目,却还在十分艰难地寻觅自我的发展之路,在竞技体育的影响之下,当前我国对于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也只是仅仅重视对其竞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样会有很大缺陷,其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利因素,久而久之发展下去会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非奥运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建设能够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其文化修养,目前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趋势。

一、我国竞技体育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因此有了显著的提高,竞技体育也越来越得到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事业一片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从事竞技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在各个国际赛事上获奖的项目也越来越多,竞技体育可谓收获颇丰。但是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教育也随之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竞技体育教育旨在培育竞技体育人才,随着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竞技体育行业工作,这些人们参差不齐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也各自不相同,从中选拔优秀的人加以训练或是找到合适的体育教师给体育运动者培训,这对培育竞技体育人才的教育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由于我国是体育大国,国家和人们都重视体育事业的建设,对竞技体育教育更是万分关心。我国的体育教育目前仍是以三级训练网络模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主要是由业余学校—省体工队—国家集训队三级训练网络为主。这种训练模式对体育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很高,只注重对运动员自身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强化,往往会忽视运动员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近几年我国仍是以这样的模式为主,但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与实施,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不少院校开始推广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开始初步尝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目前体育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这离不开我国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正是因为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才能使我国在体育竞技方面收获不小的成就。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我国仅仅只是注重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就我国目前体育教育模式而言,仍有许多地方进行完善。

如只注重对运动员竞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运动员其他方面的教育,容易使运动员在退役后无法正常生活,运动员随着体能的退化和伤病的影响选择退役以后不可能继续依靠原来竞技体育所学会的技能来生活,倘若不重视对运动生活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会引发运动员退役后一系列的问题。

享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不能因为运动员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剥夺其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使其文化素养远远低于普通人。在运动员退役以后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利于运动员日后的发展。

三、采用体教结合教学的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开展体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一段时间,这也足以为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积累一定的经验。体教结合模式的开展,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体教结合模式指对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为了运动员自身未来出路的考虑。很多运动员在经过了参与体育竞技的黄金年龄之后一旦其离开赛场,其就业领域相对狭窄,出路就很难保证。除去成为体育教练以外很难有其他方面的就业可言,其生活质量很难得以保证。但是如果运动员有其他方面的技能便可以依靠这项技能在退役后谋生,而不仅仅只是依靠竞技体育技能一技之长,使体育运动人员在退役之后能够成功转型。

四、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方法

1.课程内容适当开设文化课程。在培养非奥运项目体育竞技人才时,不仅仅要注重对其专业竞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其院校中开设文化课程,培养非奥运项目体育竞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竞技体育的训练,更要适当的调休进行文化课训练。

2.课程时间上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课堂为辅。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非奥运项目“院校化”培养模式,应当注意要合理安排时间,真正的去安排好学生的生活作息。让学生在得到充分体能训练的同时也能够使身体得到休息,在体育项目紧张的训练之余,能够学习到一些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生活,能够使自我得到一个进一步的提升。

3.课程跨度应当要均衡。非奥运项目“院校化”培养训练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在课程跨度的安排应当要注重均衡,不能顾此失彼。在竞技体育技能训练过多时,可以适当地减少文化课程的训练,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时间休息,而在训练相对较少时,可以增加对文化课程的训练使其能够更好地安排业余时间。

4.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推广。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相比于三级网络训练模式应当要做出更多的改变。作为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模式,应当改变其三级网络选拔运动员的方法,可以走从中学选拔到业余体校再到业余体校这样一种模式,这样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过度忽视学生素养的情况,通过学校日常的教育加上合理的选拔也能够选拔出符合国家竞技需求的优秀运动员。

5.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的建设缺陷。随着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的发展,它也暴露了很多体育教学模式建设中的不足,由于其模式刚起步所以仍然有很多我们需要进行探索的地方。首先,在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模式下,因为很多运动员的选拔都是出自各个地方的普通中学,没有日常高强度的训练因而选拔上的运动员竞争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前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后期对其进行培训其困难自然可想而知。

其次,当运动员被选拔进入专业体育学校时,也就意味着其文化课程的中断,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文化课程的重视仍然较低,这就不利于我国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而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体育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期,其教学模式不够成熟仍有许多得到完善的地方。

五、结语

非奥运项目“院校化”模式的推广,一定会对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产生有利影响,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能使非奥运项目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但是其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要做好对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和非奥运项目“院校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逐步的过渡,在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中加以结合发展,希望非奥运体育项目发展能够在这种新模式下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洁,于文谦.高校非奥运项目发展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5,(03):95-99.

[2]王乐,于文谦.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5):12-15.

[3]于文谦,张廷晓.基于“木桶理论”视域下的非奥运项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4):1-5.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raining for Non Olympic Sports Talents

ZHANG Bo,OUYANG B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China)

Abstract:The training mode of Non Olympic Sports Talents"colleges" is a new trend of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s in support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situation,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ports talents in China ha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athlet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ut also need to deal with the good the issue of education for sports talents, realize the dual training goal of physical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So as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Key words:Non Olympic;sports talent;training mode of competitive sports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