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帅
摘 要: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与灌输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在生物课堂开展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不仅有利于增加生物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了生物课堂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合作;探究;生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开展探究学习。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生物教学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生物课堂精彩纷呈,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际关系能力,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精彩纷呈的生物课堂呢?
一、设置课堂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生物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名学生融入学习过程,进而去探索生物知识的奥秘。创设课堂情境,需要生物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广泛地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有效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学习过程,兴趣满满地进行合作与探究。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讲述故事、利用道具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浓厚兴趣,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一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将草履虫的活动形态展现出来,在学生全神贯注的观察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在面临外部刺激时草履虫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表意见。这时,我告诉学生要验证一个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才行,于是引导学生开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计划,合作探究问题。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形成对于问题的科学认识。
二、拓展探究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但在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对探究内容进行拓展,开发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的生物教材中,实验内容多为演示实验,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进,使其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节内容时,由于学习内容的局限,课堂上无法展示这一过程,教师可以在学习这节内容前就把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种子萌发的实验,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习小组汇报实验时记录的种子萌发过程,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指导探究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地指导学习小组的探究方案、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和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这一节时,由于实验内容对于操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既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在每一项实验步骤前,教师都要强调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分工合作,按照实验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仔细做好实验记录。通过指导学生在实验中互相帮助、合理分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交流探究成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交流探究成果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交流和展示,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和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主持、讨论、分析和总结,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并适时地提出指导意见,总结归纳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
合作与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科学有效的课堂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善于反思和总结经验,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楠.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王蕾红.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中的问题与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曹洪山.合作探究学习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20):197-198.
[4]花春华.合作探究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4(2):9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