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差错教学的分析

2017-02-09 23:25马汉俊
魅力中国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汉俊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综合成绩,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差错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数学差错教学的开展情况,分析师生对差错资源的认识,探讨差错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差错教学

引言

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比起来,容易出现更多的错误。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正视产生的差错,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差错中不断成长。

1、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差错”资源的理解和认识

1.1学生对“差错”资源的认识

学生怕出差错。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其实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尽力避免自身出现错误,他们都认为差错跟失败没有什么区别,差错就是正确的反义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不但学习成绩提升不了,还得不到教师的喜欢[1]。所以,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尽力让自己不出差错,但是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可能某些时候自己的一个不注意,差错就出现了。可是,小学生的心理都比较脆弱,对于差错还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一旦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出现差错,就会对自己懊恼不已,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一时难以接受,尤其是面对简单知识出现差错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制自卑心理,从而影响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1.2教师对“差错”资源的认识

教师烦出差错。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时,受制于单一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几乎都是以学生的对错去判定学生的好坏,从而形成定性思维。每逢考试的时候,都是以分数去判定学生的表现,而学生的分数又关系到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容不得学生存在半点差错。特别是面对所讲知识比较容易或者所做习题比较简单的时候,认为学生不应该出差错的想法更加严重,甚至出现差错会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刺激,严重者会辱骂学生,以此推卸自己的责任,发泄否定情感,求得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

2、对小学数学课堂差错教学应用的分析

2.1引入“差错”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差错的直接制造这是学生,但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也能够间接地造成差错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住自己曾经出现的错误[2]。尤其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全班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对学生加以合适的引导,可以让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快速,记忆的更加牢固。例如,教师在讲解“24时记时法”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问全班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平常在家都会看新闻联播吗?或者你们爸爸妈妈会看吗?学生回答:爸爸妈妈会看。教师:那你们知道新闻联播是几点开始的吗?学生:7点。教师:你们确定是7点开始的吗?学生:确定,我爸爸妈妈都是7点准时开始看的。教师:那如果教师现在让你看你会看吗?学生:不会。教师:为什么不看,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可是还没到晚上7点,看不了。此时,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反应过来:老师,不是7点,是19点。突然间,所有学生明白过来。这个时候教师在引如24时记时法的学习,学生们可能之前会听过19点这样一个说法,但是真正到学习的时候仍然会因为刚刚出现的问题而充满好奇感,对24时记时法的学习产生兴趣。

2.2应用“差错”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因为自身的特点,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纠正学生的差错[3]。比如,在学习到应用题知识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文和4个朋友一起去公园抓蝴蝶,一共抓到21只,请问每个人抓到几只?面对这样一道应用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去解答。很多学生可能会用21除以4得到5还多了1,然后向教师回答说,每个人抓到5只蝴蝶还多了一只。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忘记了小文的存在,没有将小文选进去,导致答案计算出现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共几个人呢?是5个还是4个呢?如果是5个得出的答案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步一步引发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逐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3利用“差错”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差错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思维在进行活动。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解到“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道应用题:将三年级2班随机分为4个小组去搜集空矿泉水瓶,一共搜集到64个,其中A组搜集到13个,B组搜集到15个,C组搜集到18个,那么D组搜集到多少个?教师让学生回答该问题,学生:64-13-15-18=18,答案是18个。又叫另一个学生回答:64-13=51,64-51=13,答案是13个。其实学生这两种思维方式本身并没有错误,知识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能错误的将总数进行了二次计算,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解题,渐渐让学生忘记刚刚出现的错误。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逐渐得到提升。

3、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出现差错不可避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同时自己也不要以学生犯错为借口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认真对待“差错”,充分借助“差错”资源,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错误中认识自己,从而在错误中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秀珍.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差错资源的引领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12(05):27-28.

[2]巩敏.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差错资源化[J].理论观察,2014,23(04):150-151.

[3]马秀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差错也是一种资源[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5,32(21):121-12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