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容
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性化的“以学生为本”的新观点,理念全部思想精髓是将“人”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人类全部知识的有机传承者,反对把“人”看成是知识的生物容器,知识不能以近似于机械的方式灌输,这种理念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正确地理解新理念的本质,适当地了解人的自然属性,对正确地传授人类智慧的结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探析
初中课程数学教学的新理念的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系统性、层次性的教学方式,从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初中数学的课程出发,帮助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问题、掌握高效学习的最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把数学中的方法和数学教学目的联系到一起,有机的融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导者是数学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在教学前精心设计好教学教案,设定一个完善的课程设计,制定好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辅导材料和讨论的内容,帮助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课堂的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或者团队活动加以合理的评价和鼓励。教师要从一贯的“文本教学”中走出来,建立新的“人本教学”的理念,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教师从教学“皇帝”的位置走下来,将自己位于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辅导者的位置上去。教师要建立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中走进学生的心里,向学生敞开胸怀,与学生共同进步,成为学生真正的伙伴,与学生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课堂教学要抓住重点
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运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教学《圆》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圆的有关概念,难点是理解定义圆所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教师可从自行车车轮、呼啦圈、月亮等,结合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圆,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从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另外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实践中发现圆的形成过程和圆的性质。与圆的有关概念,要结合图形,这样具有直观性,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试题教法。只要多练,不断进行正误对照,还要学生说每一步的运算依据。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 应抽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2.概念教法。在概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抓不住关键、重点。正因为如此,在上课前,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所以宜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课上组织前后四位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四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3.公理、定理教法,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的机会。步骤为:一是复习提问;二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创设启发的情景。4.应用题教学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和老师一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5.让学生多做实验,勤于实践。旧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让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勤于动手,很多问题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画一平行四边形,用刻度尺和量角器分别测量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的大小,对边的长短以及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自己得到结论,从而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再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让学生通过测量三角形的各边长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结论。这比老师单纯地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倍。通过实际操作既便于学生得出结论又会加深学生对知识地理解和记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寻求新的理念,强化素质改革的新目标。从目标出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
[2]曹长德.研究型教师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刘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化学生评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4]蒋寿桐.有效性―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J].吉林教育,2006,(4).
[5]陶蓉芳.巧用各种生成资源,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