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斌 张晓芬 杜和山 耿三省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甜椒新品种国禧113的选育
陈 斌 张晓芬 杜和山 耿三省*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国禧113是以早熟甜椒自交系12-113为母本,以中熟甜椒自交系12-1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甜椒一代杂种。早熟性好,始花节位为第8~9节,植株生长健壮,膨果速度快,产量高。商品果绿色,果实为方灯笼形,果实纵径约12 cm,果肩宽约11 cm,单果质量220~350 g,果肉厚0.6 cm左右,耐贮运,品质佳。每667 m2产量约3 700 kg。抗TMV,中抗CMV和疫病。适于北方地区早春保护地和秋延后拱棚种植。
甜椒;国禧113;一代杂种
国禧113是针对我国辣椒六大主产区之一的北方保护地辣椒主产区(耿三省 等,2015),即主要包括北京、山东、河北、辽宁等华北地区温室、大棚的早熟甜椒生产要求和市场需求而选育出的甜椒新品种。熟性早,商品果为绿色,果实为大方灯笼形,膨果快,综合抗病能力强,尤其能满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春提早和秋延迟茬口大棚种植的需要。国禧113已成为山东寿光地区的秋延后茬口的主要甜椒品种之一(金国良 等,2016)。
母本12-113是2006年春季开始在亲本资源材料中选择4个遗传背景较远的甜椒自交系杂交聚合为四交种,再经8代自交定向系统选育,在2012年育成的稳定优良甜椒自交系。早熟,始花节位为第8~9节,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青熟果为淡绿色,老熟果为红色,果实为方灯笼形,平均单果质量195 g,果实纵径10~11 cm,横径8.4 cm左右,肉厚约0.5 cm。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表现为抗TMV,耐CMV。
父本12-101是于2008年春季由国内材料N1636经过7代自交纯化选育,在2012年育成的稳定自交系。中熟,始花节位为第9节左右,植株生长势强,青熟果为绿色,老熟果为深红色,果实为灯笼形,果实较大,单果质量270~350 g,果实纵径约为12 cm,横径约为11 cm,肉厚0.65 cm,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表现为抗TMV,中抗CMV。
2012年春季配制组合,冬季在海南三亚进行初步调查,该组合的果形和抗性较突出。2013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2014年进行区域试验,定名为国禧113,2015年在北京、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区进行生产示范,同年参加并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京品鉴菜2015024。2015~2016年在北京、山东、河北等地累计推广逾533.33 hm2(8 000亩)。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3年分别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四季青农场大棚、延庆农场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四季青农场的试验是1月19日播种,4月1日定植,6月中旬始收,8月中旬测产结束;延庆农场的试验是3月6日播种,5月5日定植,7月中旬始收,9月中旬测产结束。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单株定植,以硕丰9号为对照,设置3次重复,株距39 cm,行距50 cm,小区面积9.6 m2,每小区40 株,采用膜下滴灌。试验结果表明(表1),国禧113在2个试验地平均前期产量为1 903.0 kg·(667 m2)-1,比对照硕丰9号增产11.0%;平均总产量为3 110.2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7.7%。国禧113在两次品种比较试验中,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全部超过对照硕丰9号。
表1 国禧113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2.1.2 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分别在山东青州、河北蔚县、辽宁沈阳、广西南宁、海南陵水进行区域试验,以硕丰9号为对照。山东青州、河北蔚县和辽宁沈阳采用大棚栽培,广西南宁和海南陵水采用露地栽培,单株定植,小区面积约2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各试验点按当地气候情况确定播种期和定植期。试验结果表明(表2),大棚栽培,国禧113两年平均前期产量为1 753.5 kg·(667 m2)-1,比对照硕丰9号增产14.0%;总产量为3 520.3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6.5%。露地栽培,国禧113两年平均前期产量为1 721.9 kg·(667 m2)-1,比对照硕丰9号增产11.2%;总产量为3 493.4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7.4%。
表2 国禧113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5年国禧113在北京通州、河北蔚县、山东青州和辽宁沈阳4个地点进行生产试验。示范面积0.5~0.8 hm2,播种期、定植期、采收期和栽培管理方式依照当地生产需要进行试验。生产试验中国禧113突出表现为早熟性好,田间抗病性强,持续坐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丰产稳定性好,平均每667 m2产量 3 754.1 kg,比对照硕丰9号增产13.5%(表3)。
2.2 抗病性
2013年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病理学鉴定平台实验室对国禧113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以京甜3号和硕丰9号为对照。鉴定结果表明(表4),国禧113抗TMV,中抗CMV和疫病。鉴定试验中国禧113对TMV、CMV和疫病的抗性均优于对照硕丰9号。国禧113、京甜3号和硕丰9号对青枯病都表现完全感病。
表3 国禧113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表4 国禧113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2.3 品质
在外观上,国禧113的果形与硕丰9号相比略方,其青熟果色比硕丰9号略深,果肉比硕丰9号略厚。2015年7月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营养品质实验室对国禧113进行主要营养品质测定。国禧113青熟期的果实VC含量 861 mg·kg-1(FW),可溶性糖2.68%(FW),可溶性固形物4.2%(FW));对照硕丰9号 VC含量 780 mg·kg-1(FW),可溶性糖2.73%(FW),可溶性固形物4.4%(FW)。检测结果表明:国禧113的主要营养指标与对照硕丰9号无明显差异。
国禧113是早熟甜椒一代杂种,始花节位为第8~9节,植株生长健壮,坐果优秀,产量高。商品果绿色,果实为方灯笼形,果实纵径约12 cm,果肩宽约11 cm,单果质量220~350 g,果肉厚0.6 cm。果形好,4心室率高,商品率高。每667 m2产量约3 700 kg。抗病能力强,抗TMV,中抗CMV和疫病,耐贮运,品质佳。适于北方地区早春保护地和秋延后拱棚种植。
华北地区保护地春夏季栽培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播种,3月初至3月下旬定植。华北地区夏秋拱棚栽培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采用膜下滴灌方式,重施沤熟基肥,小高畦单株对栽,株距约40 cm,行距50~60 cm,每667 m2栽2 800~3 300株。培育壮苗移栽,双干或四干整枝,及时整枝打杈保证植株通风透光。搭设支架或吊绳以防植株倒伏。
耿三省,陈斌,张晓芬,杜和山.2015.我国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育种对策.中国蔬菜,(3):1-5.
金国良,陈福东,刘虎成,邱志军,朱慧,国家进.2016.山东寿光辣甜椒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辣椒杂志,(1):1-4.
A New Sweet Pepper F1Hybrid — ‘Guoxi 113’
CHEN Bin,ZHANG Xiao-fen,DU He-shan,GENG San-sheng*
〔Beijing Vegetable Research Centre,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Horticultural Crops(North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ble Germplasm Improvement,Jingyan Yinong(Beijing)Seed Sci-Tech Co.,Ltd.,Beijing 100097,China〕
‘Guoxi 113’ is a new sweet pepper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12-113’ as female parent and ‘12-101’ as male parent.Strong growth vigor,early maturity.The fresh fruit is of lantern shape with smooth skin,about 12 cm in length and 11 cm in diameter.The green mature fruit is green.The single fresh fruit weight is 220-350 g.It is resistant to TMV,middle resistant to CMV and Phytophthora blight.Its average yield is about 55.5 t·hm-2.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protected fields in northern China.
Sweet pepper;‘Guoxi 113’;F1hybrid
陈斌,男,副研究员,专业方向:辣椒遗传育种,电话:010-51503701,E-mail:chenbin@nercv.org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耿三省,男,研究员,专业方向:辣椒遗传育种,电话:010-51503007,E-mail:gengsansheng@nercv.org
2016-05-26;接受日期:2016-08-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01B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101704),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项目(GCTDZJ20170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