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开遍映山红

2017-02-08 08:40佘祥奎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煤矿村民

佘祥奎

三堰埫村,这个土得掉渣的名字,似乎不像是个行政村的村名,倒像一处地理标记。

埫者,山间之平地也。埫乃鄂西南山区特有的地貌特征和地名用字,一听这个埫字便知其所处的地理方位。

动听的名字,不见得有美丽的动人之处,就像漂亮的女人,名字不一定就雅致动听一样,三堰埫村这个听起来土得掉渣的名字,其实是最自然和最原生态的。

三堰埫村,名字也许是土了点,但它却是中国最美的山村。它不仅有很多的光环和桂冠:“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还曾创下了全省乃至全国很多之最。

在中国的乡村中,华西村有中国第一村的美誉。然而,华西村的生态环境没有三堰埫村这里好,自然风光没有这里美,群众的幸福指数没有这里高。

在中国的乡村中,周庄名气最大。然而,三堰埫村的天比周庄蓝,水比周庄洁净。这里有群山环抱,丛绿拥翠,周庄没有;这里的植被茂盛,物产丰盈,周庄也没有;这里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周庄更没有。

在中国的乡村中,也有富得流油的“土豪村”,但大都是靠卖土地夺子孙饭碗的一夜暴富,没有发展的后劲,而三堰埫村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堰埫村在中国的乡村中,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

三堰埫村地处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全村版图面积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28人,326户,属松滋市刘家场镇所辖。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堰埫村位于湖北省西部,是松滋市与五峰、宜都两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分界节点地带,素有“荆州屋脊”之称。

三堰埫村境内群山巍峨,蜿蜒起伏,既有武陵的雄伟之气,又显现出余脉的秀色神韵,始终保持着盘古开天地时的洪荒与朴质。在山和山的相互依偎和拥簇中,形成了三个埫,即羊皮埫、筲箕埫、三堰埫。这三个埫就是上天赐给这里人的三块平地,其村名就源于其中的一个埫名。

三堰埫村物华天宝,资源丰富。一座座大山的表面被森林覆盖着,形成了一处处的植物群落,而在大山的腹中富藏着各种矿物质,尤以煤炭最为富有。这些宝藏是造物主和大自然的恩赐和馈赠。

三堰埫村,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厚重。这里文脉养足了深厚的底气,使这里传承着岁月尘沙淹不去的风流余韵,既有美丽的传说,也有神奇的故事,还有迷人的胜景。

春秋战国时期,巴国和楚国在这里反复拉锯数百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此乃巴楚文化的融合之地,至今这里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还保留着巴楚遗风,可见其痕迹和影子。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在镇守荆州时,曾在此扎寨练兵,留下了“三望坡”的遗存。还有明朝“天井寺”遗址,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66师抵抗日寇时留下的战壕遗迹……

这里除了人文景观独特外,其自然景观也十分奇异。有雷公打字、向家崖深潭,有神牛洞、仙人寨,还有朱峡河十里画廊,可谓千种风情,万般娇容。

凡到过三堰埫村的人,无不为这大山深处的新农村美景所震撼,也无不被这美丽的风光所吸引。

天堂并非传说,也并非远在九宵之外。蓬莱在胶东,观音在普陀,其实,天堂就在人间。

天堂可以是一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福地,天堂也可以是一处没有穷困、生活幸福、充满欢乐的山村。

走进三堰埫,就如同在天堂巡游,这里是树的天堂、鸟的天堂、花的天堂、人的天堂。

漫步在三堰埫村,听鸟语闻花香,感受这里人的幸福模样,一切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纯美,那样的富足,疑是仙境在人间,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叹:生活在这里的人太幸福了!

在三堰埫村的羊皮埫、筲箕埫、三堰埫3个埫中,看到的是一栋栋别墅沿山势依山而建,整齐划一。每幢别墅设计新颖,装修豪华,配有车库。别墅前花团锦簇,宽阔的水泥路从别墅前穿过。如果不是看到有村民出入,也许还认为是置身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富人区里,这里的每栋别墅如果是在大都市都是上千万元的造价,在这里可是寻常百姓家的住宅。可见,这里人的富裕。此情此景,让人陶醉,令人羡慕。

三堰埫村的变化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传奇!

三堰埫村和全国富起来的乡村一样,也经历了凤凰涅槃、破茧化蝶的过程,也有着不堪回首的痛苦和贫穷。

上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煤炭,为今天人类带来了能源,也带来了财富。

三堰埫村周围数百里的群山中是煤炭的富集区。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带矿井林立。各路人马,在此安营扎寨,有省属国营煤矿、县属国营煤矿,也有当时人民公社的集体煤矿。

一时间,这里群山沸腾,热闹了起来。一车车乌黑的煤炭从这大山沟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换回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煤炭,有着乌金之称,作为紧缺能源,其身价在当时与日俱增,扶摇直上。这么值钱的东西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中的山民大开了眼界,心里痒痒,想入非非,但又可望又不可及,只是仰天长叹!

上天就是这样的安排,把财富和贫困同时集中到了这里,然而,财富属国家所有,归国家开发,贫困属于山民,让山民承受,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三堰埫村境内的大山里富藏着煤炭,那是国家资源,村民无权开发,只能眼巴巴地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全村几百户人家,除了有3个埫之外,何况每个埫也只有足球场般大小,再就没有一块可耕之地了。为了生存,村民不得不在半山崖上开出一块块小得像“挖耳勺”的地来,种点洋竽、红薯、苞谷。为了生活,上山捡点菌子,掰几包木耳,千辛万苦地背到集镇上换点油盐钱。

那个时期的三堰埫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村民没有走出过大山,全村没有一条正经路,只有一条条穿插在山上山下的羊肠小径,当时政府的救济粮都是一篓一篓地从外背进来,家里的土特产也得靠背篓背下山去卖,卖头统购任务猪得请几个人抬着走几十里的山路,行路难,不亚于蜀道。有些老人活了一辈子连乡里的集镇都没去过,更不用说到县城了。

在那个时期,生在大山的三堰埫村人,把水看得很金贵,视水如油,吃水全靠老天下雨用盆盆罐罐把水蓄起来,一遇天干大旱无水可蓄,就得翻山越岭用木桶去挑,一担水要走几公里的山路。

有一年大旱,几个月没有下雨,乡政府组织专车从外拉水进山,一天几车水只能定量供应,维持村民的饮用。后来,乡政府组织专班到位于村里的黑龙洞勘察,洞中水源丰富,想把水提起来,一算账要上百万元的投资,这个天文数字在当时如同痴人说梦,只好作罢。

昔日的三堰埫,山高坡陡,水少田荒,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村民在贫困和饥饿中挣扎。“三堰埫,山山荒,早上汤,中午糠,黄昏稀糊照月亮,夏天床上不见帐,冬天穿不上棉衣裳,有女不嫁三堰埫”。曾是对这里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穷则思变,挑战贫穷是三堰埫人的秉性和精神。改变贫困的力量既源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源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三堰埫人。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这块热土时,给三堰埫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抓住这个机遇的人就是三堰埫人的杰出代表刘治富。

说起三堰埫,不能不说刘治富。

刘治富这个名字对外界也许是陌生的,但在本地却有极高的知名度。

人们对他的了解和评价大都来自报刊、电视等媒体,这个曾是湖北省第9、第10届人大代表,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党组织书记”的刘治富,就是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领头人、带路人。

生于斯,长于斯的刘治富,从小就养成坚忍不拔、从不服输的性格,他当过兵,革命熔炉历练了他的胆识,复员回村后,他暗下决心,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乡亲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在这穷山僻壤的大山里,要改变贫穷的面貌,只有靠山吃山,去挖煤窑。脑子灵光的刘治富断然作出了决定。

挖煤窑,谈何容易,一个村有这个能力吗?有这个技术力量吗?面对怀疑,刘治富显出中流砥柱般的坚定。他相信事在人为。

说干就干。于是,刘治富带领8个人,以两箱炸药起家,开山炸石,在地势险恶的尖岩河山上办起了村里第一个小型煤矿,取名新民煤矿。他任矿长。

说起那些年办煤矿的艰辛,让人心酸不已。

开始,刘治富带领8人,披星戴月,天不亮每人自带几个煮熟的红薯和一碗苞谷饭,走几十里山路来到尖岩河山里放炮打洞。

当时打出煤窑洞高不到一米,人要弯腰进去,采的煤用篾篓一筐筐从洞里拖出来。就这样刘治富带领8名村民靠原始的工具和辛勤的劳动为三堰埫村掘到了第一桶金。

资本的积累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90年代,煤矿积累达到200多万元,人员增加了,设备改善了,企业也越做越大。

刘治富是个有梦想的人,也是个有眼光的人,他看到尖岩河煤矿的煤层采集量不大了,决定卖掉老矿,开发新矿。

1991年,新民煤矿迁址朱峡沟,投资500万元,改造升级采煤设施,企业从而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

1995年,新民煤矿产量突破20万吨大关,产值突破千万元。

刘治富为三堰埫村的发展呕心沥血,忘我奉献,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1995年刘治富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新民煤矿矿长。

新民煤矿成了三堰埫人的摇钱树,刘治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煤矿上,1997年,新民煤矿又收购了国营江陵煤矿。每年村级利润达到上百万元。

2003年,村级集体经济达到500万元。村民分享到了集体经济的红利,当时三提五统村民不交一分钱,学生读书免费。

为改善民生,村里投资一千多万元,修筑和硬化公路25公里,解决了群众行路难。投资700多万元,修建大小蓄水池200多个,投资400多万元,从黑风洞引水,架设4公里的水管道,把水引进山顶的3个大水池里,再从水池装管道把水送到各家各户,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人畜饮水。

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看到煤矿给全村百姓带来的收益,刘治富十分高兴,但本地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开采殆尽,他又开始犯愁了。一番审视后,他的眼光敏锐地瞄向了更远的采矿区,新的蓝图在他头脑中迅速构成。

立足本地,向外拓展。2003年,刘治富带领一班人马,跋山涉水,利用成熟的矿山管理经验、技术力量和资本积累挺进鄂西,到巴东县开矿,不到2年,一座年开采量达10万吨的煤矿建成了。

2004年,刘治富又带一批人马,到咸丰县开发新的煤矿,一个年产10万吨的煤矿又投产效益。

两个煤矿年产煤超过20万吨,产值一亿元,纯利3000多万元,村里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是这两个煤矿的股东,每年分到不菲的红利。村里70%以上的村民都在矿上务工,村民的口袋也日益鼓了起来。

2005年,三堰埫村成立党总支,分别建了工业支部、农业支部,刘治富担任党总支书记。

刘治富心里想的是村民,他常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当初集资办矿时,有近半数的村民怕担风险没有集资,而享受不到煤矿的分红,刘治富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让全体村民变成股民。在这个问题上,他力排众议,拿出1200万元作为股金分派到全村每户,使煤矿的效益惠及全村父老,一户不漏。有人说他犯傻,他置之一笑。

在刘治富看来,办矿致富,得益于好的政策,现在富了要怀感恩之心,感谢守土在家的村民,反哺农业,建设家乡是责任,也是担当。

2010年开始,由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用3年时间新建和完善了筲箕埫、羊皮埫和三堰埫3个新型居民小区,对145个地质灾害户实施搬迁安置,建设3个总面积32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70余盏,亮化小区主干道3公里。投资200万元,新建85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011年,全村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近2万元。三堰埫村步入全国先进行列,荣获全国文明村殊荣。

2014年,刘治富因年过花甲而卸任。然而,他的好,群众心里有丰碑。

一种传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旗帜的引领,后面就是传统的接力。

新任党总支书记吉明东,就是继承这个传统接过接力棒的人。

吉明东是一个有志向、有魄力的人。作为大山的儿子,早年尝尽了家境贫寒的苦楚,高中毕业后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在煤矿矿井中谋生。他是最早跟刘治富开煤矿打拼的人,26岁时就成为松滋最年轻的矿长,后来,他又随刘治富远赴巴东、咸丰开疆拓土,任巴东五三沟煤矿矿长,成为刘治富最得力的助手。

2005年9月,吉明东当选为三堰埫村工业支部书记,兼任矿长。

2011年,他高票当选为三堰埫村村委会主任。在担任村主任期间,村里投资5000万元的3个居民小区建设中他冲锋在前,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羊皮埫小区建设之初,他自己一次性向村里捐资400万元,在其影响下,他的弟弟吉明红捐资50万元,儿子也捐资20万元。他说,是三堰埫养育了他,给了他最初的营养,他要回报家乡,回报乡亲。2012年,他被评为“感动荆州十大年度人物”。

2014年,吉明东当选为三堰埫村党总支书记,他与时俱进,坚持走“矿业兴村,产业富民”的道路,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增加收入。

吉明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业,巩固财源基础,抓好两家煤矿企业生产,确保年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一手抓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为产业转型寻求新突破,为村集体增收开辟新源头。

发展山羊养殖产业,通过培植高阳山羊养殖家庭农场带动农户实施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2015年新增养殖量2000只,实现了当年获益。

发展食用菌业,通过招商引进武汉、福建两地老板,引进草菇室内栽培和羊肚菌大田栽培项目,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方式,让村民就地转产,变矿工为菇农,在家门口获取稳定收益,每年村民增加劳务收入180万元以上。2016年引进荆州长江大学生物公司发展香菇,动员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入股方式以获取长期收益权,同时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永久性就业权益,一年全村可增收入800万元以上。

盘活存量资产,利用原万头猪场出租,每年可收取房产租金20多万元。组建专业工程机械施工队,投资350万元,新置挖掘机3台、工程运输车4辆,服务项目工程,每年创收100多万元。

实施资源积累,为子孙幸福蓄积财富。在全村严格实行封山育林制度,开展常态化的护绿植绿建设,已完成封山育林面积7200亩,退耕还林、人工造林,新增造林940亩,栽植行道树、景观树9500棵,用“绿色银行”,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孕育财富。

至此,三堰埫村在吉明东的领导下,短期内已实现了转型跨越、共同富裕的目标。村民不仅百分之八十住上了别墅,拥有小汽车,而且还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三堰埫的嬗变,正是有刘治富、吉明东,还有孙长全这样的领头人才得以完成。

孙长全早年跟随刘治富在煤矿任副矿长,因工作需要回村任农村支部书记,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坚守在农村的第一线,相比在煤矿的高薪工资,十几年来,他少了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收入,但他无怨无悔。

吉明东任党总支书记3年多,为村里发展奔波,为群众操心,没拿一分钱的村干部报酬。

不求索取,只求奉献,这就是三堰埫村的干部。

有人说,三堰埫村能有今天的富裕,是靠改革开放的政策,是靠矿业致富,这话不假,但也有人说,是靠刘治富、吉明东、孙长全这些领头人打拼出来的。

如今,三堰埫村正在谋划,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开展乡村旅游,让人们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们,到大山深处去享受乡村体验,工业遗址、自然风光、攀岩探险、巴楚文化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刺激。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当你走进三堰埫村,映入眼帘的一定是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责任编辑/魏建军

猜你喜欢
煤矿村民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作品选(三)
山西七处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