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本以为自己就要加官晋职的田涛,结果不但没能如愿以偿,而且还在昨天被一撸到底。要知原委,还得从松嫩平原上的一个小镇说起。
这个小镇虽然归某县管辖,但却比县城的名声还要大。因为它不仅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还是四个县陆路交通的枢纽,并与一座中等城市接壤,前两年又有美国、日本等国的外商和港澳的富商在这里同乡镇企业合资办了几处工厂。这个从前就举足轻重的小镇现在更是令人瞩目,镇党委书记也从不是平庸之辈所能担当得了的,必是县委委员。这个小镇的党委书记大都是县委常委的后备人选,这已是不成文的“规矩”了。
一个月前,年富力强又政绩斐然的镇党委原书记升任县委常委之后,谁来当这个小镇的党委书记,便一下子成了全镇议论的焦点。人们都希望能来一位为官清廉,能为老百姓办实事,能为小镇的再腾飞掌好舵的“一把手”。但也有人凭着现实的一些现象推测说:“说不准哪一个想来咱这里发家致富的人正在活动这个美差呢!”事实上,还真有一个想把这块“肥肉”夺到自己碗里的人正在暗中活动。因为在他眼里,这个镇党委书记的权力太大了,干上个两三年,不但能“搂”个“沟满壕平”,而且还能以此为台阶,更上一层楼。这个人就是田涛。
三年前,不知田涛通过什么渠道,一下子由副乡长坐上了某乡党委书记的“宝座”。上任后,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年过去后,他不但奇迹般在这个小镇上盖上了一座小洋楼,而且存款数额也在不断增加。这次,他一得知小镇党委原书记荣升的消息后,眼睛马上就红了,随即就开始活动起来。因为他见钱眼开,在乡里谁给他送了“红包”,他就提拔谁,所以他早就认定有钱能使鬼推磨。因此,他决定用钱去打通关节,攻下能一锤定音的县委书记这座“堡垒”,让他把镇党委书记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他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县委书记小舅子的大姨父,给县委书记送去了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提拔费”。一听说县委书记把钱收下了,田涛就认定自己是已经稳操胜券了。所以他不但踌躇满志地在乡里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而且还得意忘形地到小镇党委所在地的镇党委书记还锁着的办公室的门外去逛了一趟。二十万元人民币是一个靠工资收入的人多少年才能挣到的呀!可田涛却不在乎,一是因为这钱本来就是他靠权力轻而易举地“搂”来的;二是因为他认为现在送出去二十万元,等当上镇党委书记后,不消两年就能“搂”回二百万,那是不成问题的。这“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买卖是做得的,再说在乡里已“搂”得差不多了,也该换换地方了,不然……
五天后,也就是在昨天,田涛接到电话通知,西装革履美滋滋地走进县常委会议室开会。会议刚开始,县纪委书记就从桌下拎出一个提包,并把提包里的二十沓人民币摆到了桌子上。然后,县委书记郑重地宣布了经县委常委会讨论的决定:不择手段行贿的田涛的问题十分严重,所以撤销他乡党委书记的职务,并由县纪委组成调查组,彻底查清他不明钱财的来源,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所行贿的二十万元上缴国库。
这个决定是出乎田涛意料的,他从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下场。其实,他自作聪明的所作所为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共产党的干部像他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心术不正的人,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责编 / 刘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