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冬冬,王鲁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我国远洋渔业在渔船更新改造项目、油价补助、贷款等多方面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我国远洋捕捞产量达到198.75万吨,虽受渔场资源波动变化,产量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总体规模仍保持较好发展水平,远洋渔船年末拥有量2 571艘[1],船队总体规模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展远洋渔业,近年来,连续出台多项指导意见和措施,鼓励远洋渔业发展,2012年11月22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渔发 [2012]30号),指出“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远洋渔业仍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2013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11号),指出“大洋性渔业、过洋性渔业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是远洋渔业今后发展重要方向;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并在合作重点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远洋渔业”[2];2016年5月4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提出要“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各项利好政策措施为我国由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迈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
浙江省是我国海洋大省,远洋渔业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按照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参与远洋渔业时间计算,浙江省远洋渔业起步于1985年,若按照《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浙江省远洋渔业产量年份计算,浙江省远洋渔业于1988年开始有捕捞产量,当年产量为14吨。经过近30年发展,浙江省远洋渔业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远洋渔业产量为41.44万吨,远洋渔船数量为550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85%和21.39%。国家对于浙江省远洋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函[2011]19号);2015年4月农业部下发《关于舟山市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意见》,支持在舟山建设首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标志着舟山远洋渔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中明确提出,要支持“舟山群岛海洋新区建设”。“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积极推动浙江省远洋渔业继续向前发展。
远洋渔业品牌建设是提升远洋渔业产业附加值、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在远洋渔业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以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远洋渔业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品牌发展战略[3,4]。但总体而言,浙江省水产品品牌和远洋渔业品牌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5],对于促进远洋渔业发展的品牌效应难以发挥作用。绿色食品标志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在对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食品(绿色水产品)认证情况,结合远洋捕捞渔业生产水域无污染的环境特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提高远洋渔业绿色食品认证水平,促进浙江省远洋渔业品牌价值提升。
自1988年浙江省远洋渔业捕捞产量单独统计以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至今产量已位列全国第二。据统计,1988年浙江省远洋渔业产量仅为14吨,投入渔船数量2艘。直到1991年前,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均处于断续、缓慢状态。1992年产量达到2.22万吨,2000年突破20万吨,之后,产量基本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峰值57万吨,2016年产量略有下降,降至41.44万吨,相比1992年,产量增长了18.67倍。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浙江省远洋渔业运回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其中运回量占产量50%以上的年份占75%,由此可见,浙江省远洋渔业在保障国内水产品供给、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省与全国远洋渔业产量、运回量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浙江省单位产量产值、单船产值、单位功率产值3个指标与全国相应指标相比,可以大致掌握浙江省远洋渔业产值效益情况(见图1)。其中单位产量产值比指标显示,浙江省仅2009和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单船产值比指标显示,1998年、2014年和2015年略高或与全国水平持平;单位功率比值指标显示,在1998—2012年,该指标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开始逐渐上升,2014年达到峰值,之后,指标值又开始下降。总体而言,浙江省远洋渔业产值效益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表1 全国与浙江省远洋捕捞产量与运回国内量Tab.1 Production of distant water fishery and fishery shipped back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China
图1 浙江省与全国远洋渔业产值效益对比分析Fig.1 Comparison analysis of distant water fishery output and benefits between Zhejiang Province and China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浙江省远洋渔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按照作业区域划分,远洋渔业可以分为大洋性渔业和过洋性渔业,目前浙江省远洋渔业以大洋性渔业为主,船舶数量占远洋渔业总规模约85%,作业海域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过洋性渔业船舶数量规模较少,约占15%,主要从事阿根廷鱿钓、阿根廷拖虾、印尼单拖和缅甸定置刺网作业等[7]。“十二五”期间,通过资源调查与探捕等措施,新开辟印尼、缅甸、伊朗、乌拉圭、阿根廷、吉布提、安哥拉等过洋性项目和西北太平洋上层鱼围网大洋性项目。并初步建立了印尼、阿根廷、秘鲁、缅甸等4个海外功能性渔业基地,远洋配套运输船业得到发展,年运输能力30万吨。浙江省远洋渔业以大洋性渔业为主,产量易受资源波动,产业结构方面以鱿鱼钓为主,约占全省远洋渔业产量的80%,品种结构单一。
绿色食品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一个“标杆”,截至2016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10 116家,产品总数达到24 027个,同比分别增长5.6%和2.7%[8]。利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数据库,对浙江省绿色水产品和绿色水产加工品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7年7月4日),其中目前有效绿色水产品数量为33个,绿色水产加工品数量为43个①。
根据检索结果,浙江省绿色水产品企业总数为12家,产品类别包括: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和龟鳖类。33种绿色水产品批准产量为11 559.28吨。企业产品数量和产品类别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浙江省绿色水产品企业产品数量Tab.2 Products number of green aquatic products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表3 浙江省绿色水产品类别与数量Tab.3 Types and quantity of green aquatic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绿色水产加工品企业数量15家,产品类别包括: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和藻类。绿色水产加工品批准产量为12 727.9 t。企业产品数量和产品类别分别见表4和表5。
表4 浙江省绿色水产加工品企业产品数量Tab.4 Products number of green aquatic processed products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表5 浙江省绿色水产加工品种类与数量Tab.5 Types and quantity of green aquatic processed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1)绿色水产品数量占绿色食品数量比重少。截至检索日期,全国共有绿色食品数量25 998个,而同期浙江省绿色水产品数量仅有76个,占总数的0.29%;全国共有绿色食品企业10 870家,而浙江省绿色水产品企业数量仅为27家,占总数的0.25%。
(2)浙江省绿色水产品数量占全国绿色水产品数量比重小。从检索绿色水产品数量来看,其中全国共有绿色水产品513种,而浙江省的仅占总数的6.43%;全国共有绿色水产加工品160种,浙江省的约占总数的26.88%。相对于绿色水产品而言,浙江省绿色水产加工品数量占比较高。
(3)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从对企业经营范围分析来看,在浙江省27家绿色水产品企业中,仅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台州兴旺水产有限公司涉及远洋捕捞渔业生产,产品数量分别为4种和8种,其中台州兴旺水产有限公司认证的绿色水产加工品不属于远洋捕捞产品或加工品。
浙江省远洋渔业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在鱿钓渔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16年鱿鱼产量和金枪鱼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6.10%和27.85%,可见浙江省远洋渔业地位的重要性。然而,从单位产量产值比、单船产值比和单位功率产值比3个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2008—2016年的大部分年份,浙江省远洋渔业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浙江省远洋渔业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价格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浙江省远洋渔业产值效益提升的内在需求迫切。因此,从产业链不同环节提升浙江省远洋渔业产值效益而言,在捕捞产品、远洋水产加工品等部分均具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而提升附加值的空间,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于优质、绿色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更是提供了激发和扩大市场消费的基础,通过发挥绿色食品品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浙江省远洋渔业产业整体效益。
浙江是远洋渔业大省,在全国由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转变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务院、浙江省等先后出台一系列规划、措施,支持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函 [2011]19号)中提出“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加强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和远洋渔场开拓,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舟山现代远洋渔业基地。”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壮大远洋渔业等优势产业”;2013年7月,浙江省发改委研究制定并由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822’行动计划(2013—2017)》(浙政办发 [2013]89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远洋渔业,加强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和远洋渔场开拓,建设舟山现代远洋渔业基地。”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6]503号)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远洋渔业。”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6]575号)中,指出要“规范发展远洋渔业”和“持续增强浙江远洋渔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浙海渔发[2017]1号)中,提出“支持发展远洋渔业,开发大洋资源,拓展过洋作业”。在上述规划、指导意见等文件中,从不同层级和角度对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可以认为,“十三五”时期或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远洋渔业仍将处于稳步发展状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成为今后我国现代渔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原则。2016年5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提出“加强渔业品牌建设”。2017年1月,农业部发布《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加强渔业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公共品牌认定,加大品牌保护,提升渔业品牌竞争力”、“培育和打造远洋渔业的知名品牌”,为加快水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十二五”时期,绿色食品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制度化建设、监管能力条件建设、品牌知名度和体系队伍方面均有了明显提升,但仍存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力还不够强、绿色食品产品结构还亟待优化等不足[9],结合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的发展效力,农业部制定了《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鼓励远洋捕捞及其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以期优化绿色食品品种结构。远洋渔业绿色食品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远洋渔业产业中绿色食品数量极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绿色食品品牌价值自身的市场价值影响力问题,同时与我国远洋渔业以出口为主的市场布局[10]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从绿色食品在其他行业领域产品价值提升方面的表现来看,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在国外的注册、国外企业产品在中国的认证以及绿色食品市场认知影响宣传的提升,绿色食品的市场接受度和价值体现度将不断提高。
浙江省是我国远洋渔业大省,在金枪鱼和鱿鱼捕捞生产、加工、营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从品牌显示度方面而言,除“明珠”“大洋世家”等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大外,浙江省远洋渔业全球性品牌建设与发展仍显不足,因此,建议结合绿色食品认证发展契机,制定浙江省远洋渔业全球性品牌发展计划,按照省内远洋渔业相关企业规模、产品品质与特征等条件,稳步推进远洋绿色食品认证,在“十二五”末绿色食品数量上实现量的跨越。
浙江省远洋渔业以大洋性渔业为主,远离大陆岸线无污染的天然水质环境作业区域,对于绿色优质水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源头性支持。针对目前浙江省远洋渔业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对于远洋渔业绿色食品认证积极性不足问题,通过认证费补贴、提供认证程序服务以及在评选远洋渔业品牌方面给予倾斜等政策,鼓励省内远洋渔业相关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提高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食品认证数量。
由于传统的远洋渔业出口市场消费力下降,订单减少,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成为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2年浙江省在四川成都举办“舟山远洋鱿鱼美食节”,推广鱿鱼产品以缓解国际市场不畅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远洋渔业产品营销的重要成功案例。建议借助“美食节”、“渔业博览会”等展会,专题推介远洋渔业绿色食品,不断提升市场和消费者认知度,倒逼远洋渔业企业主动开展绿色食品认证。
“一带一路”战略为深化推进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抢占优势,2016年农业部启动了“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试点活动,浙江省应抓住在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渔场开发和具有首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方面的领先优势,积极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申请中突出远洋渔业绿色食品等数量指标,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食品认证。
[1]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2] 岳冬冬,王鲁民,黄洪亮,等.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2):156-164.
[3] 肖 乐,李明爽.同舟共济追求卓越推动我国远洋渔业大发展——访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J].中国水产,2015(5):5-9.
[4] 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EB/OL].(2017-06-28)[2017-06-28].http://www.zheyu.cn/about.asp?classid=17&classname=%E5%85%AC%E5%8F%B8%E7%AE%80%E4%BB%8B.
[5]刘秋民.水产品品牌构建模式研究——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33-35.
[6] 骆 乐,杨德山.关于实施水产品品牌战略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07(1):38-40.
[7] 朱文斌,陈 峰,郭 爱,等.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现状与探讨[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6,31(2):112-116.
[8]王运浩.我国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权威性和影响力提升策略[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2):15-18.
[9] 王运浩.我国绿色食品“十三五”主攻方向及推进措施[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2):11-14.
[10]岳冬冬,王鲁民.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市场演进路径与产业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4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