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李卫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起。病原菌生命力及致病性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期8~15年。土壤酸碱度pH5.4~6.5发病相对较重,pH7.2以上发病较少,粘土及酸性红壤土适宜根肿病发病。
1 寄主范围
根肿病菌主要危害白菜、甘蓝、苤蓝、西兰花、莲花白、花椰菜、萝卜、芥菜、榨菜、青菜、野荠菜、油菜、紫罗兰等蔬菜和花卉植物。
2 症状
根肿病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均可感病,以苗期发病较为突出。主要危害及引起根部组织肿大,根系逐渐散失输送养分和水分功能,导致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凋萎、矮小。根部感染后形成肿瘤,一般主根肿瘤大而少,侧根肿瘤小而多,肿瘤一般呈椭圆形、手指形等形状。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期粗糙、常发生龟裂,易被其它杂菌侵入而引起整个根部组织腐烂。
3 根肿病菌的传播途径
根肿病菌以休眠孢子在病残体、土壤、黏附在种子表面及未腐熟的农家肥、水体中等场所越冬、越夏。十字花科根肿病菌传播途径很多,远距离传播主要以种苗带菌、带菌土壤、病菌粘附种子表面、种屑带菌及常流水带菌等传播蔓延扩散;近距离病原菌传播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地表径流、病株、农具及农事操作等传播扩散。
4 发生特点
十字花科作物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以苗期发病重于成株期;发病季节为高温水分多的夏秋季发病重于低温干燥的冬春季;连作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平畦栽培等条件下发病严重。
5 综合防控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前提,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肥和草木灰,苗期药剂防治为重点,减轻病害发生危害。
5.1 选用抗(耐)病品种
不同品种间对根肿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利用抗根肿病品种是防治根肿病经济、有效的措施。根据当地情况可选用白菜王、星星、抗病王、得高117、绿箭70等品种相对较抗病。
5.2 农业防治
5.2.1 科学合理轮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如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生菜、莴笋、玉米等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间套作,可以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
5.2.2清除病株,减少田间菌源:在作物生长期或收获期及时拔除病残株,并在病株塘穴撒施少量生石灰消毒,并将病株、病根集中烧毁处理。
5.2.3 高畦栽培:采用高畦栽培,切忌大水漫灌,可减轻根肿病发生。
5.2.4 调节土壤酸碱度及增施有机肥:适当施用石灰,增施草木灰、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可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农家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可减轻病害发生。
5.2.5 无病土育苗移栽:采用无根肿病菌的土壤或穴盘、漂浮、袋苗等方式育苗,可有效避开残存土壤根肿病菌对幼苗根系的侵染,保护苗期根系的正常生长。
5.3 生物防治
木霉菌、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根肿病也有较好控制效果。
5.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根肿病综合控制技术中的关键。防控需要做到时间早、对症药剂、正确施用方法等才能达到较好的控病效果。
5.4.1 苗床消毒及土壤处理: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土壤处理,7—10天后播种。
5.4.2 药剂拌种: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药粉拌种时一般为干种子量的0.2—0.3%,拌药后及时播种。
5.4.3 药剂防控:防控药剂可选用50%氟啶胺(福帅得)悬浮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科佳)悬浮剂等。
5.4.4防控方法
5.4.4.1 苗床和大田直播田:于播种后或出苗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播种时和播种后7-10天浇施一次,浇施2-3次。
5.4.4.2移栽田: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氟啶胺(福帅得)悬浮剂500倍液或10%氰霜唑(科佳)悬浮剂500倍液灌根处理,7-10天一次,浇施2-3次;也可选用施利得20克/塘,于移栽时单独施用或与农家肥混合施用。
作者简介:刘萍(1969-),女,云南昆明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通讯作者:杨明英(1966-),女,云南云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中药材等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太一梅(1973-),女,云南昆明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