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图书馆》2016年度总目次

2017-02-07 00:31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研究

专稿

人心向善:中华民族的信仰追求

——《孟子》思想研读/徐小跃1:05

专栏:2016年世界读书日

书林玫瑰分外香

——《好书中的好书:2015年28家好书榜精选书目》

评荐/聂凌睿 王萍 赵春辉4:05

花香不如书香远:以读书随笔集《书来话多》和《书来话长》

为例/曹娟4:12

养颜美容书卷气

——以《书香女人:女性阅读养生指南》为例/

王成玥4:16

为儿童阅读“点灯”

——《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推介/龙晓蓉4:20

阅读的个性化与社会性及其对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

启示/李海燕4:22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馆校合作研究

——基于少儿阅读推广合作的探析与启示/

张毅红 陈彦旭 顾丹华4:26

专栏:第七届南图阅读节

老子之“道”与宇宙秩序/董平7:05

道法自然/颜世安7:08

尊道贵德 因循自然

——第七届“南图阅读节”《老子》主题系列活动综述/

田丰7:12

文心微言

书写南京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徐耀新9:05

谈文化战线领导干部学习/徐耀新10:05

推广“图书馆+”模式/徐耀新10:06

制定好“十三五”江苏文化发展规划/徐耀新11:05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徐耀新11:06

实施文化精准惠民工程/徐耀新12:05

“子畏于匡”“胡服骑射”与文化自信/徐耀新12:06

第三届玄览论坛·主旨发言

我对“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认识/

徐小跃11:07

第三届玄览论坛·一带一路与人文交流

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华涛11:09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林世田11:15

第三届玄览论坛·创新出版与文化传承

关于图书出版与地方文化传承的思考

——以南京出版社为例/卢海鸣11:20

图书馆跨域整合加值服务

——以台湾图书馆为例/杨玉惠11:22

百年通图 再创辉煌/施冲华11:24

东亚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史上的价值/徐忆农11:26

第三届玄览论坛·中华古籍与文创加值

揭开古籍文献与历史图像神秘面纱

——谈古籍资源创意教育推广及文创加值/

曾淑贤11:34

校园文创品牌开发设计与行销

——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柯皓仁11:42

数位典藏创意加值与数位学习

——以台湾大学图书馆为例/陈雪华11:48

第三届玄览论坛·佛学典籍与文化融合

汉语“宗教”一词的语源与文化意涵/释慧开11:51

谈山西地区发现的几件早期雕版印刷弥勒经典/

李际宁11:58

第三届玄览论坛·经典研究与教育推广

馆藏活化与数位加值应用推广

——以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为例/吕春娇11:66

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文创服务

——以桃园市立图书馆为例/温琳琳11:71

理论探索

“程焕文之问”的法理分析/栗冬红1:18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道路检讨/荣红涛1:23

新搜商公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于新国 熊易1:28

数字阅读:媒介进化论视野下的阅读进化/吴瑶2:05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专业学术会议探析/

许军林 董泽淑2:09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研究/

王浩 刘冰 张琳琳2:14

图书馆微服务体系下的信息伦理困境及

解决策略分析/宁阳3:05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文化与理念/

刘芷新3:08

分化特征:传统农民工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在本质/

陈明星 钱鹏4:31

基于科学数据管理生命周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角色定位

研究/史艳芬 刘玉红4:35

基于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图书馆价值实现研究/

何宜强5:05

高校阅读推广组织的创新与启示

——以台湾静宜大学阅读书写创意研发中心为例/

郑昂 傅文奇5:09

构建图书馆未成年人设施安全标准框架/陈琦5:13

数字文化事业概念演变、服务形态及功能特征/

王涛 郑建明6:05

开放·多元· 融合:中小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应然选择

——学习《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

应用工作的意见》的几点思考/吴玥6:09

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指导下的信息素养

教育实践思考/刘彩娥6:13

数字图书馆服务效能的研究/梅新娅7:15

高校图书馆业务部门领导专业化建设研究/张芳7:20

公共图书馆借阅证制度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赵心7:24

从平等表现力看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活动/

孙烈涛 刘筠 张小琴7:28

移动图书馆服务向图书馆微服务转变的思考/

杜丽莎8:05

民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定位及参与途径研究/

范华8:09

海峡两岸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研究/

杨乃一 高俊宽8:13

试析民间图书馆的品牌建设与实践/王娇9:06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赵琨9:1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孙兴敏 王焕景9:17

互联网+农村中小学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以湖北省农村中小学图书馆为例/

王彩虹 张帆9:21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

安全管理/陆浩东9:26

基于众筹理论的图书馆众创空间构建/荣幸10:08

真人图书馆的特点与发展研究/滕杰10:11

跨界融合求发展

——基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创新社会

服务实践的思考/李寿媛10:16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亮点研究/

李新利 张冰12:07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定位探析/郭荣梅12:11

基于图书馆联盟的全民阅读推广优势研究/

陶功美12:14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

思考/丁祖峰12:17

业务研究

新常态下馆配中文电子书发展思考/顾洁1:32

基于协同联盟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聂峰英1:36

基于个案的国内外同行评议比较研究/

张雅男 理娜1:41

“微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实践

——以上海青浦“清阅朴读”为例/张汇1:45

“微时代”图书馆移动服务对策研究

——以天津高校为例/韩玉巧 李娟娟1:49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实践与思考/麦敏华1:53

图书馆微服务发展体系及策略研究/

赵发珍 魏清华 牛勇1:57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探究/

全勤 张天颖 李玮 陈龙翔 耿健2:18

高校图书馆社交网络用户特点与服务方式研究/

杨文建2:22

论未来馆配市场对高校图书馆采书的影响/

宋玉艳2:27

国家一级少儿图书馆基于绘本的早期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段运2:31

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研究/孙东琴2:34

我国古籍数字化标准体系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张文亮 薄丽辉2:38

中山大学图书馆实行超期豁免政策的争议及启示/

贺雪平 黄帼婷2:43

基于社会化问答的高校内部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与

应用探究/师衍辉 马秀峰3:12

少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思考/陈溢3:17

公共图书馆和儿童早期英语阅读的实现/马小燕3:20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个人微知识管理研究/

祝驿楠 王世雄 黄园3:23

基于全民阅读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保障体系构建/

王德银3:27

高校阅读推广的关联与创新:从读者发展角度进行的

探讨与研究/赵敬敬 张丽丽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的辩证解析及其一体化模型论证/

徐红玉 王正兴3:34

知识自组织视角的创客空间发展研究/李策3:39

基于思维导图的文检课信息思维训练研究/

李莉芳 张玉慧4:40

高校图书馆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道德行为实证研究/

廖兰4:46

图书馆应对自助出版影响的策略探究/

吴国彬 何颖4:50

公共图书馆读者抱怨投诉管理的分析与策略/

吴光龙4:54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陈凤娟 孙雨4:58

香港高校图书馆网站用户隐私政策调查研究/

何宁宇5:18

微阅读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探索/刘博5:25

浙江省高校图书馆过刊合作储存机制研究/翟彬偲5:29

知识传播视角下的军校阅读推广实证研究/

翟东航 曹安阳 张继军等5:33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与运营策略初探/

单思远 王焕景5:38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文献调配模式研究

——以深圳市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为例/万娜5:42

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及利用策略研究/

高建辉 李全华 李仲良5:45

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管理实践研究

——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例/陈艳5:51

民国文献普查工作实践与研究/李婧6:17

试论合理使用制度博弈学术型数据库被垄断现象

——以我国高校图书馆为例/马毓6:21

出版物交换在数字环境下的嬗变与发展

——以Article Exchange资源共享网站为例/

刘洁 李伟6:25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家书屋众筹模式探究/

段玉昆 戴旸6:29

我国图书馆微电影营销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分析/

郭明环 段新婵6:33

高校图书馆OPAC书评服务研究/李明鑫 田丹6:37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新媒介研究

——以镇江市图书馆实例探讨/陶涛7:32

社科院图书馆智库建设服务研究/张雅男7:35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理念与服务创新/杨文建7:39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

——基于云南省图书馆“伯格理读书会”的实践/

牛波7:44

国内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期刊采购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苏建华7:48

地方图书馆本土文化立体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于广州图书馆的实证分析/黄妙贤7:51

Altmetrics视角下学术图书馆的服务策略研究/

陈丽冰8:17

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与服务工作创新/

朱志伟8:2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MOOC的融合发展探析/

白明凤8:26

基于SL视角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推广路径分析/

章望英8:30

我国数据库权利行使的正当性分析/林方圆8:34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权限设置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李品庆8:36

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网络舆情对比研究/尹楠8:41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以南京图书馆医疗科研创新服务研究为例/

朱纯琳 汤晓鲁9:31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姚音9:36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雷红刚9:41

基于数字资源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可视化分析/

何晓萍 周小燕9:44

高校新兴学科发展态势及学科资源整合分析

——以北京大学海洋能源学科为例/

李峰 艾春艳 马芳珍等10:20

依托文化优势创新全民阅读服务

——江苏作协图书馆阅读推广新路径/刘煜10:25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服务机制

——以金陵图书馆为例/张婕 周宽华10:28

地方院校馆员培训中的“软抵抗”分析/李金永10:33

我国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策略研究/

许芸洁10:38

浅析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刘隽10:42

关于正题名选取及著录中的一些问题/邓福泉10:45

浅谈少儿图书馆的兴趣点建设/焦莉11:73

基于“全纳”理念的公共图书馆残疾人阅读服务研究/

郑琪11:77

“互联网+馆藏建设”

——读者决策采购/曹莎莎 徐岚12:21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周德春12:25

图书馆口述资源的视听艺术研究/杨忠12:30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书目推荐套餐化服务/

王慧12:35

公共图书馆爱心图书漂流发展与管理

——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尹露霞12:38

少儿阅读创新服务的理性思考/吴冬梅12:41

技术方法

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智能:框架与流程/

李洪波 熊励 刘寅斌1:61

科技传播中大学机构知识库价值及服务功能探索/

傅倩 霍丽萍2:47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创新实践/庄琦玲2:52

机构知识库在内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毛瑞 谢岩岩 陈淼欲2:57

专家知识需求的推断及其模型构建初探/

周新跃2:61

量化自我技术支持的数字化阅读智慧形态/

张春兰 李子运2:65

图书馆大数据分析:挑战、设计和展望/

陈臣 马晓亭3:42

对国家图书馆外文编目RDA本地政策声明中责任说明

元素处理方法的若干思考/李菡3:47

双S 立体文化模型在图书馆组织文化及管理沟通层面的

应用/吴萌 庞恩旭 刘婕3:52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服务模式研究/

童忠勇 刘术华 李东杰等3:57

基于WCI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内容营销策略研究/

张钰梅3:61

SOLOMO环境下O2O在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闫瑶瑶 李永4:63

基于营销理念的读者培训实证研究/陈建红4:67

大学图书馆视频资源建设与服务中著作权危机防范探析/

谢智敏 王婷 郭倩玲等4:72

文献传递的C2C模式

——以百度学术文献互助为例/吴振寰5:55

嵌入科研服务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

——以西北工业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为例/

谭英 师俏梅 王若琳5:58

UGC资源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王娇萍5:62

图书馆联盟的知识协同研究

——基于SICA模型视角/党洪莉5:66

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语义关联研究/司莉 贾欢6:40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徐飞 楚林 石义金6:43

MOOC在公共图书馆转型中的发展新思路探究/

宋嵩 崔月 蔡彦6:48

国内外图书馆营销推广实践模式研究/姜晓曦6:52

图书馆大数据技术应用及关键问题研究/刘星星7:56

基于分布式大数据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探索/

高群7:60

电子资源引进的计量模式和问题探析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田晓迪7:64

“互联网+图书馆”转型建设机制与方法探索/

王兰伟8:47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维护策略/张若雅8:50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与出版社跨界合作/

张钰梅8:56

亚马逊网上书店对OPAC的启示/

孙雅欣 武丽影 崔新刚9:49

引入众包模式的阅读推广服务路径、策略及思考/

胡永生9:52

“全息技术”运用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初探/

李珍连10:48

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主题案例法的设计与实施/黄悦深10:52

基于SECI模型的开放式创新机制研究/

储节旺 是沁10:57

基于响应式WEB设计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陈静10:62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应用/

史叶明10:67

基于“互联网+”视阀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贾双双 马秀峰11:81

微信平台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之我见/单元诚11:85

面向区域图书馆集群的学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赵洪波12:45

移动阅读用户采纳行为研究/毛平 阚倩 李莉12:49

基于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可视化分析的慕课建设策略研究/

朱晟颖 万玮琪12:54

浅谈古籍数字化扫描工作需注意的问题/潘星耀12:60

事业发展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差异性评价研究/杨海玲1:65

我国真人图书馆活动本土化实践的理性思考/潘欣1:69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机制及路径

——以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为例/任贵州2:70

争取社会力量推动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品牌化发展

——以杭州图书馆为例/刘莹2:77

面向创业创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索/周寅3:65

苏州第二图书馆总体功能定位研究/许晓霞 高清3:68

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马详涛 王威3:73

江苏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对策/马晴4:76

创新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实现高校图书馆良好治理/

聂倩莲 孟微4:80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思想演变分析/

刘喜球 王尧5:70

公共文化服务新常态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定位/

戴广珠5:73

台湾地区佛教图书馆的发展和启示/蔡益群5:77

携手共建信息无障碍平台 共同推进图书馆文化助残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情况及展望/

高恩泽 毛雅君 李健6:57

馆员视角下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展情况探究/

潘欣 林海6:61

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国际借鉴/荣红涛7:67

国内高校读书会发展策略研究/万春珍7:72

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黄少宽 黄晓斌8:60

皖籍学人朱家治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谌爱容 马利华8:66

图书近在咫尺 阅读触手可及

——论“鸟巢图书馆”在我国的推广与建设策略/

严贝妮 姜洁9:56

《图书季刊》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张敏9:61

传道 授业 解惑

——记吴晞先生/刘时容10:71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历程研究/

李显志 樊映影 何榕 杨潇10:74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完善建议探析/陈瑶11:88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证分析/

牛勇平 肖红12:63

试析中俄图书馆交流现状及前景/袁澍宇12:68

基于全民阅读的公益基金会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王彦芳12:71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研究
图书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