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口述资源的视听艺术研究

2017-02-07 00:04杨忠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12期

杨忠

摘 要 图书馆在新兴视听资料建设中,应逐步拓展口述类资源,借鉴播音主持学、教育学和视听媒体管理手段提升MOOC呈现艺术,推动MOOC的感性质量提升。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应对馆藏视听资源进行归类综述,研究稳步提高视听艺术水平的长效方法,探索相关评价体系,推动口述资源的视听品质化发展。

关键词 口述资源 感性质量 媒介转化 艺术体系

分类号 G255.7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09

Study on Audiovisual Art of Oral Resources in Library

Yang Zhong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ly-emerging audio-visual materials, libraries should develop oral resources gradually, and enhance MOOC presentation art with the help of th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and the management tools of pedagogy and audio-visual, so as to promote the perceptual quality improvement of MOOC. Then, the collected audio-visual materials should be classified and reviewed. Moreover, libraries should study long-term ways to steadily improve the audiovisual arts, explore the relevant evaluation system, as well as promote the audio and video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oral resources.

Keywords Oral resources. Perceptual quality. Media transition. Art system.

未来图书馆的数字视听资源比重将越来越大,但是除了馆藏经典视听库以外,纵观各种新兴的视听资源,感性质量将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值得关注。很多没媒介转换经验的教师、作者和讲述人的口语视频正在被图书馆所收集。习惯于讲台的教师在MOOC录制中往往感到表现力和感染力大受制约,制作团队对课程视听呈现缺乏有针对性的提高手段。而二维码视听、口述历史讲述人和记录人的影视创作水准也参差不齐。“互联网+”视听资源不同于有形存储物馆藏的编目和排架,图书馆对口述类资源的管理不能被动依照其基本描述和点击率,应不同程度地参与在线视听的整合、建设和评价,主动研究视听水准的甄别依据。本文综述现有馆藏口述类资源的视听艺术,重点以MOOC为代表分析口述资源的视听素养建构,带动口述资料的视听品质化开发,为图书馆视听服务提供对策。

1 关联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截止目前知网资料显示以“MOOC”为主题的文献4717篇,研究“图书馆互联网电视”的期刊论文已达64篇,关于“口述历史”的各类研究众多,其中不少见于CSSCI期刊,可以预见关于“图书内容二维码”的研究和运用将迅速发展。不同于光碟、磁带等图书馆典藏资源,“互联网+”视听资源的开放性对其视听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陈墨研究员对口述历史的视频录制环境营造、语言把关和语言种子库建设进行了分析[1]。周煜从传播学的角度思考MOOC“大规模”“在线”和“微视频”的影视语言特性,指出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将习惯的人际语言变成大众传播的音视频信号[2]。这些视听资源建设者们分散在各种学术领域,迫切需要提升和服务对策。目前馆员们的视听艺术基础较薄弱,图书馆应将其作为信息素养的新内容多渠道地参与研究。

艺术水准是保证视听持续性的重要一环。目前,MOOC、图书二维码等都存在制作形式简单和视听手段运用不到位等问题,图书馆对口述历史和互联网电视的视听艺术研究也不够深入。这些口述数字资源中,有的视频是建设方自己开发录制,也有委托专业影视制作人员完成,有些图书馆还配套建设了摄录编播等一系列硬件设施。但总体上存在资金投放不精准、不到位,有些课程重难点和关键点视听呈现困难,学习者难以坚持,商业前景不明朗。为此,图书馆应对馆员进行视听艺术素养和质量标准培训,激发其研究口述艺术的热情,营造科学顺畅的摄录、制作和传播环境。第一,借鉴电视主持技巧来提高讲述者的视频录制水准,此为口述艺术建设的微观层面;第二、参照电视媒体视听审查标准对视频的录制和运行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评价,此为视听水平建设的中观层面;第三,整合图书馆各类口述资源,进而逐步确立图书馆视听品质化进度表,此为艺术管理的宏观层面。

2 口述素养概念的提出

视听资料已然属于大众传播作品,但是从真实环境到视频记录,很多口述者尚未完成从生活人到媒体人的转变。多数口述者初期都有“晕”镜头之感,教师由于眼前没有学生的直观互动,讲课对象感缺失,镜头前的传授效果不太理想,以至于MOOC录制在尴尬中推进;而在直播课堂,很多老师根本没有与互联网受众沟通的意识;有些图书二维码视听呈现不精良;图书馆对口述历史的录制艺术、采访技巧也需要有针对性的专业总结,应逐步建立起“互联网+”时代口述资源的视听规范。

口述资源建设是实现知识转移的新课题,图书馆要及时研究口述艺术的管理和评价。适当运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技巧帮助口述者熟悉媒介转换,提高他们借助音视频传播知识的能力,从而逐步了解和具备大众传播的艺术风范,使口述资源不但记录知识更传播了视听文化。这种在媒介语境中传受双方形成的视听艺术氛围,我们姑且称之为“口述素养”。图书馆不仅是汇聚各类口述资源的平台,还应在知识转移中及时搭建口述者话筒前艺术素养提升的桥梁,使馆藏珍品成为视听艺术的典范。

3 MOOC的视听艺术研究

目前图书馆口述资源中MOOC最受关注,使用人数多、频率高,但视听艺术却良莠不齐。一些知名教授在课堂上讲得会很精彩,但MOOC视频表现手法不丰富,以至于因视听美感影响了大众传播效果。MOOC的艺术视听解决了,现在及未来馆藏口述资源艺术化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3.1 MOOC视听的感性质量

目前MOOC的发展遇到诸多新课题,尽管可以在院校内部尝试从翻转课堂向复合式学习转变,或者看好非正式教育或是技能领域的运用前景[3],但对于教师来说,它都不像无需保存的直播课堂那样简单,MOOC建设中新技术、新理念正逐渐被运用,“互联网+”课堂和智能手机的多渠道融合[4],使教育正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教师和学习者为多元主体方式转变[5]。除了教育技术创新,课程本身的视听吸引力也是收藏MOOC的参考因素,因为视频好看程度关系到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图书馆应及时研究教师的口述素养,将资源的“视”和“听”作为信息素养建设的补充。因为信息素养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某一领域的技术性研究,而是一种知识、认知和技术的综合[6]。MOOC视频是传播知识的作品,教师变成了一种互联网服务的公众人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MOOC的质量可分为定性质量和感性质量两部分。定性质量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素质,而他们在音视频中的口述魅力和艺术风范就是感性质量。定性质量和感性质量相互关联,MOOC的感性质量绝不只是夸夸其谈,也不是讲台风格的简单复制,需要进行话筒前相关能力转移。讲台前定性质量和感性质量都很高的教师未必适应“冷冰冰”的摄像机镜头,属于艺术欣赏层面的感性质量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有些还影响到了课程的定性质量传播。MOOC以“学”为导向和图书馆“一切从用户出发”的宗旨是吻合的[7],所以研究口述艺术应成为图书馆建设的新内容,图书馆要向电台电视台学习从文字到音视频转换的一整套管控方法。

关于MOOC,图书馆可以从嵌入渠道、课程收集、顺畅使用、导航、内容版权许可和传播开放性等方面提供服务[8]。多数教师对视频前期策划、中期摄录和后期制作尚缺乏经验技巧,图书馆可以从参与建设和配合课程评价两方面着手。首先依靠播音主持学专家开展讲座、录制有关视听素养的MOOC,参照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体系分析各类教师在镜头前表达的内部技巧、外部技巧、副语言运用以及自身反馈能力,协助教师逐步提高镜头前表达的可感性和灵活程度;其次借助ISO9000管理体系和广播电视媒体成熟的审查体制,在视频制作及上线运作中对其感性质量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再次深入研究视听艺术素养与教育素养的有机结合,使教师在MOOC教学中完善其个人魅力,受众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视听素养熏陶。

3.2 口述素养形成

3.2.1 从课堂到MOOC的角色转换

MOOC教师口述功力和学术水平等定性质量要通过个人视听魅力以及课程视频技巧等感性质量来呈现。就像买东西,交易过程中卖家的诚恳、礼仪、准确、迅速就是消费者所期望的感性质量,而这种无形的消费期望越来越成为产品的实实在在质量,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形与无形的服务都重要[9]。MOOC教师的感性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能力的视听转换能力,它包括:教师个人形象的视听风范和教师对视频的设计、研发及改进。

一门MOOC的建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课程的视频知识点提炼、录制前期的准备(包括文案创意、录像硬件环境)、录制过程(包括化妆、镜头适应)、后期制作加工(包括剪辑、字幕、特效)。这些环节中的每一个转换细节都影响到MOOC的呈现效果。一个专业的MOOC团队内部有分工,就像一个电视栏目的制作。教师是主持人,还应是课程策划和录制的灵魂,讲台是舞台艺术,MOOC是电视艺术,教师必须要完成从讲台到镜头的角色转换。

3.2.2 建立个人口述能力系统

话筒前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是教师个人魅力的最终呈现。如果以主持人要求来参照,普通话语音和发声魅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已有一定普通话基础的教师可以作为长效目标来规划。而在镜头前有稿或无稿的口语转换训练,以及电视主持人创作时的“内三外四”技巧能帮助教师快速激活与镜头之间的“真实”互动,应作为近效目标来研究。“内三外四”即三个内部技巧——对象感、情景再现和内在语;四个外部技巧——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当然副语言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包括表情、体态和服装等[10]。

所谓内部技巧就是教师在镜头前思想和情绪的运用技巧。其中,情景再现就是文稿内容的情和景在脑海中不断还原闪现,以“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来影响自己的播讲情绪;对象感主要是训练镜头前的想象力,可以把镜头设想为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存在”;内在语是教师有声语言中要表达出的语句本质和逻辑链条,尽管讲台前习惯的授课感觉在镜头前可以互通,但是丧失镜头感将使内在语不准确。外部技巧是指有声语言表达的运用技巧,每位教师在讲台上形成的语言技巧在镜头前不必大幅改动,因为“自然”是一切技巧的最终目标,但要进行视频的审美修饰。镜头前的表达不光有停顿还有连接;重音也并非就是重读;语气是近距离面对少数受众的表达口气;节奏仍可以是习惯的语句循环。MOOC录制的初期就是教师将镜头感知为学生眼睛的适应过程,力争感受真切,想象贴切,表达恰切。在话筒前录制实践的增多了,摄像机就会成为有温度的“朋友”,MOOC视频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也将随之增强,教师口语的应变性和灵活性得以回归。在镜头前的节目主持意识逐渐形成,教学目的得以充分实现。

3.2.3 MOOC的节目化开发

课程定性质量决定了受众的选择。学生选择某课程都有一定指向原因,不像电视节目可看可不看。学生是在开放环境下收看视频的,课程呈现的艺术性会影响到MOOC的点击率和完成率。MOOC的开发运作应该经过市场调研、策划、文案编写、录制、剪辑、审核、播出等环节。视频的定位和制作需经过视觉传达、多媒体技术等多通道构思,目的是为提高传播效率。教师的镜头转换遗憾还可以通过对课程的节目化制作来弥补,运用抠像、动画、音效和配乐等多种影视技术手段提高视频传达力。图书馆对视频的审核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参数层面,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MOOC视频的电视节目化开发和艺术魅力。

我们要录制或者直播一门网络课程,首先要调研市场需求、了解受众愿望、明确课程定位。开发的课程可以是原有课程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是应对市场需要的知识提炼,甚至可以是新开发的课程,当然开发宗旨是推动教育革新。课程确定好后就需要对视频呈现进行设计,它包括各知识点的设计和视音频表现的构思,它体现于从文案到视频录制的一系列转换中。教师可以融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呈现强项,借鉴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手段,确定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碎片式录制环节,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在录屏教学中,教师只有声音不出图像,那么声音录制也应在一个规范的录音棚内完成,录音时眼前无人,但心中一定要有人,时刻记住所录声音是附着在画面上完成授课任务的。因此,教师需转换角色,在口述视频中要形成一整套具有系统的口述素养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口述素养系统

4 馆藏视听资源综述

电视节目化开发的MOOC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网络教学任务,不能一味地只注意音视频创意的好看而偏离了教学主题。视听艺术永远是为资源主旨服务的,MOOC的主旨是课程,二维码视听主旨是图书内容,口述历史的主旨是详实性史料。艺术性只有和资料性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馆藏资源的价值提升。各类口述资源制作手法、使用目的虽各不相同,但其视听艺术素养是相通的。上述MOOC的视听素养建设对其他口述资源同样适用,区别在于MOOC注重视听素材和课程结合度,二维码视听素材注重于图书文字的契合度,口述历史注重史料还原性和视听流畅性结合。对这些口述资源的视听艺术管控将成为图书馆工作新内容。

如果对MOOC教师的能力定位是主持人,图书馆需要研究并配合主讲者提升相应素质,那么口述历史中图书馆员就可以定位为记者。他是一位采访者,要成为讲述过程的倾听者、引领者和把关者。馆员要给记录者营造宽松讲述环境、对讲述思路进行引导和把关、补充解释知识点、实现流畅的视听纪录,并引导讲述者准确生动地表达。对讲述人和采访者自己而言,镜头前适应技巧、进程和语言把握等均可以参照MOOC的研究成果,借助电视采访艺术使口述历史资源更鲜活。图书内容二维码是手机移动终端发展的结果,它使图书内容更立体,对于画面制作编排上图文互动、动画和声效的融入等质量水准,图书馆可以依照上述MOOC研究基础对其进行视听水平归类,方便用户检索阅读,它的最终定位方向将是新媒体视听艺术。从2008年开始互联网电视出现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它让海量视听资源进入千家万户,这是未来图书馆的拓展方向之一。它的定位应该是图书馆电视频道,以自身特有的书卷文化进入千万读者视野。现代图书馆都会收藏大量经典视听数据库,包括经典音乐、电影、名家讲座等,除在线资源外也有一些图书馆珍贵影音保存物,大体包括录像带、录音带、影视光盘和随书附盘等,它们将逐渐退出新书市场。图书馆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梳理归类,设置影音保存物专区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馆藏视听资源整理和评价的质量目标体系如图2所示:

5 感性质量长效管理

口述类资源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所有线上使用的口述资源需要不断修改,其视听艺术提升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图书馆所有视听资源录制环境、讲述空间、制作技术、采用元素均可参照MOOC的制作方法,当然因载体不同、使用环境不同、阅读目的不同在视听艺术呈现上会有所差别,图书馆可在共同的微观核心因素基础上形成长效管理流程。在使用者的反馈和监督中,教师、作者和讲述者需逐步依靠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等情绪调整手段形成内在动力,以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语言表述为关键点,结合副语言和普通话训练来反复斟酌视频的目标、目的、价值和历史作用,进而在运行中感悟、创新和反哺,在消化体验后改进、补充和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图书馆可以MOOC为代表制定如图3所示的视听资源建设流程环,为口述者管控感性质量提供参考服务[11],使互联网口述类视听资源应在不断修改完善中走向经典。

在参照使用这样的流程体系过程中,图书馆应逐步从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参与,进而建立各类口述资源的录制、审听和评价标准。图书二维码视听资源建设中注重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从视听素材信号质量、制作手法、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予以提高,形成纸质图书的立体传播视听空间,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反映提醒并配合出版商及时改进,营造一个多媒体、多元素融合的二维码视听呈现。口述历史的发展方向应向历史类电视专题的制作水平靠近,除了史实性保护,可适当增加短片、配音、配乐和音效等元素丰富其视听艺术。学习借鉴影视手法和表述能力等艺术视听管理将是图书馆的长期任务,经过反复摸索最终将形成新兴口述资源的视听艺术评价体系。

6 评价体系

图书馆对ISO9000管理体系和广播电视媒体审查办法应有针对性地借鉴。因为线上视听资源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互动性和专业性,其艺术视听的评价应建立在馆藏价值基础上,研究各类口述资源宏观层面的共通性,确定感性质量综合衡量指标,推动图书馆视听空间的经典化发展(见表1)[12]。

评价口述资源的感性质量是一个复杂系统,对艺术指标的评价也存在主观性。图书馆要将调查测评和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从关注焦点、标榜作用、参与度、方法和过程、系统化建设、持续改进、决策实用性和传播互动性八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监控。图书馆在实践中应区别对待各类口述资源,不照搬照抄,进行分类管理,逐步摸索确定各类口述资源的评价标准。

7 结语

在推动资源数字化跨越进程中,视听艺术研究将是新世纪图书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感性质量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口述、图片、文字、标准音频、动漫、视频短片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是未来图书馆视听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口述资源的视听艺术研究基于播音主持艺术、电视制作艺术和传媒管理手段,再配合新媒体互动创新,带动馆员培训、空间设置和软硬件投入等多方位建设,继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综合解决口述资源的感性质量问题。图书馆的体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真实的物理空间,应在口述资源建设中深入研究,逐渐构建虚拟空间的视听艺术生态。

参考文献:

[ 1 ] 陈墨.口述历史与语言学[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5-144.

[ 2 ] 周煜.论MOOC教学的语言特性与传播归属[J].现代传播,2014(7):134-137.

[ 3 ] 约翰·丹尼尔.理解教育技术:从慕课到混合学习,下一步走向何方?[J].开放教育研究,2015(6):10-15.

[ 4 ] 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 5 ] 肖冬梅,吴秀文,刘芳.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慕课现象解构[J].图书馆,2015(5):17-21.

[ 6 ] 刘涛.信息素养研究的未来:元素养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3):31-34.

[ 7 ] 沈秀琼.面向MOOC的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2):33-37.

[ 8 ] 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1):20-24.

[ 9 ] 李大庆,魏大鹏.传统文化基因的感性质量创新[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14(6):114-119.

[10]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230-381.

[11] 田阳,冯锐.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MOOC课堂互动策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59-66.

[12] 文卫华.电视节目评价体系:英美模式和中国实践[J].中国电视,2011(11):82-85.

杨 忠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任播音员。安徽合肥,230001。

(收稿日期:2016-06-14 编校:刘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