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联动·产业升级
——2017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综述

2017-02-07 02:16许春燕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技艺

许春燕

2017年11月18日,作为第二届苏作文创峰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振兴·联动·产业升级——2017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非遗司综合处副处长杨晓辉、非遗司管理处处长郝永安、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健等领导以及来自高校、行业、企业近200名专家、青年学者、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参与了本次盛会。此次论坛为期两天,设有四场主题研讨,分别为:“传统工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传统工艺振兴案例”“传统工艺与设计”“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论坛的发起人、清华美术学院陈岸瑛教授开场致辞中说,青年论坛的发起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未来,应对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论坛的发起是希望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理论批评家、设计师提供一个交流、孵化和成长的平台,把传统工艺振兴的优秀案例汇集到这个平台上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众多院校、机构联合发起的《关于成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联盟”的倡议书》也在论坛上发布,联盟以开放多元、协同共享为原则,倡导大家共同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弘扬与振兴贡献力量,从而引领中国传统工艺走向新的发展之路。

主题一:传统工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作为传统工艺理论研究专家,西安美院赵农教授作了题为《华县皮影的转型与发展——以薛宏权皮影艺术为例》的发言,他指出,随着非遗工作力度的加强,不仅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创新也成为手艺人日益关注的焦点。传统手工艺要适应现代市场,亟需解决产业化道路中的很多问题,尤其要让大多数青年消费者和现代的消费者接受传统的艺术形式。他花15年时间追踪了华县皮影的生存与发展,并亲自参与到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进程中。在现代的工业化背景下,传统的老皮影面临着冲击,加上戏曲唱腔发生了变化,不仅很多艺人逐渐退出了这个舞台,皮影也从舞台上转移到了镜框里,变成了一种悬挂的、欣赏性的艺术品。然而,以这样的形式延续传统皮影艺术,最终只会导致它艺术生命力的枯竭。非物质文化建设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传统文化的保护也需要不同人在不同层次上的投入,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民间艺人自己的坚持,也需要有商业机构的介入。他以薛宏权为例,阐述了传统手艺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关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赵农教授指出,首先,非遗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有很好的设计思想,这样才能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其次,保护非遗也要重视不同领域以及同一领域之间的差异性,避免同类化。差异性一旦消失,非遗保护也会出现问题。第三,必须鼓励民间艺人加入到非遗的探讨中,不能因为有某些不完善或者不合理就排斥甚至非议他们。

与会学者、传承人、设计师、文创代表合影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陈红雨博士从很多手艺人面对未来发展是从事传统的手工艺还是转向艺术品创作的困惑出发,剖析了手工艺和艺术的区别以及匠人和艺术家区别。现代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的改变,传统手工艺无论从实用还是审美的角度都已经不适合当下生活的需要,源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产品也日渐淘汰了传统的手工制品。是坚守还是创新?是向市场弯腰还是坚持情怀?是继续做匠人还是做一个艺术家?这些问题不容回避。手工艺和艺术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从表达的功能、价值、目标、内容、来源等角度来看,二者是不同的。艺术的呈现往往基于直觉以及审美想象力,它是创作,是表现,艺术品本身的目的和价值是包含在艺术品之内的;手工艺品的价值在于使用,因而取决于外部因素,譬如用技艺解决的问题以及产品所面对的受众。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手工艺是广大用户的;艺术家追求艺术精神,而手工艺人追求融入生活。由此,陈教授指出,手艺人以手上功夫立身,专注技艺,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手艺人必须和当代市场紧密结合,不断获取信息,了解用户,理解生活。为手工艺品找到新的用途和功能才是传统手工艺人应该做的创新之路。此外,手工艺最终又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体,带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所以手艺人即使不做艺术家也要有“艺心”,要有审美素养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苏州缂丝协会秘书长陈文女士从传承人的角度,谈到了缂丝走进现代生活所面临的“有用”与“无用”。俗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最好的缂丝无疑就是艺术品,但是不能否认它离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作为手艺人,要安身立命的时候,就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来,起到提高生活品质、美化生活的作用,让它既是“艺品”也是“用品”。她说:“所谓的‘无用’并非真正的无用,其恰恰体现了我们的精神高度。”

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钢先生以一个企业人的视角阐述了非遗IP打造与传统工艺振兴。IP概念源于网络,在影视业、游戏业和出版业都是热门词汇,跟非遗产生关联的含义则是“知识产权”。“非遗IP”是个尚未定型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还值得探讨。朱钢先生从两个方面解释了这一概念:一是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二是“非遗”这一概念本身。文木公司作为一个立足于非遗专业赋能的团队,用文化为产业赋能,反过来再用产业为文化赋能。他以亲自参与的几个非遗实践项目(如“诸子百家酒+石湾陶塑”等)为例说明了文化介入产业之后的助推升级能力。他说,IP作为大文化、大娱乐视角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应该被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拒绝,至少它可以让我们用更新的角度和不一样的方法反思和成长。非遗IP目前已然处于快车道上,需要更多第三方的力量介入到非遗IP打造或者说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当中,无论是某个组织或者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时代各尽所能地助推非遗保护。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博教授在评议中提出:“无论是非遗的转化还是传统的研发,这里面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研究。”她鼓励做课题的年轻学者,亲临调查第一线,用专业特长作知识性的输出、设计的转化、创作的呈现。任何一个非遗工艺的转化都是在连接传统工艺和当代生活,起着一座桥梁的作用。《中华手工》杂志社副主编孙凝异指出,四位演讲人从人、手艺、思想、方法论四个角度解读了振兴传统工艺的关键要素。同时,她也提出:“传统工艺所做的东西不仅要用,还要好用。能把专业的知识运用到现代生活里,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论是发展青年传承群体还是打造非遗IP,做项目转化,一定要保住底线,而不应该成为泛滥的商业噱头。”清华美院杨阳教授在总结中说,传承一定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静态的,因为有些东西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可能再发展了;还有一种是活态的,这种“活”也许是一种转变,打开思路,让我们的后代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传统文化。

主题二:传统工艺振兴案例

第二场主题论坛由四位青年学者从四个传统工艺的实践案例展开交流。这一场论坛大部分是年轻的学者,有的还是在读的研究生,充分体现了青年的属性。同时,这一论坛讲的是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传统工艺项目的实践,但又并不是这个项目的持有者或者本体做自述总结,而是这些学者通过观察,对整个项目实施的路径、效果、方法做解析,并且提炼出振兴之道。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禹的报告主题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核心技艺的传承”。在我国,生产性保护是重要的非遗保护方式之一。生产性保护应该从生产性入手,按照其规范和要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恢复与重建原有的生产过程。他对宜昌青砖茶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做了深入研究,以此为例阐述了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本身。非遗不能脱离生产者,也不能脱离享用者。项目传承人不仅恢复与重建了青砖茶制作的技艺,还以传统的口传心授和现代化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进而对自己的技艺经验进行总结。传承人坚持保护工艺流程的整体性与核心技艺的真实性的原则,使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改进核心技艺的方法,让宜昌青砖茶制作技艺实现生产性保护与核心技艺的传承。最后刘禹总结了生产性保护的要义是在生产中坚持传统工艺的完整性与本真性,始终将核心技艺的保护作为其工艺的特色,同时又能结合科技创新发扬核心技艺的宝贵经验。

知识产权出版社龙文先生的发言题为《古法造纸技艺原生境保护案例研究——理论与实践》,他从两条线索出发做案例研究,第一个是古法造纸技术,第二是在技术保护的过程中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对古法造纸,或者更广义地来说,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所做的保护及实践。在研究腾冲造纸技艺保护时,他总结了以下成功经验:将资源与技术一起做了保护;建立手工造纸博物馆,作为对外部交流平台;与现代设计融合,做文化跨界衍生品。同时他提出: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世代相传的规则不被破坏,这就需要有知识产权的制度保障。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既要保护到群体的规则和利益,也要保护到个人独创的部分,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既兼顾“源”又保护“流”,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知识产权出版社正在做的 “创客IP”原创认证平台,正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赵农

陈红雨

陈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倪航宇,对桐乡丰同裕染坊做了深入调查。丰同裕染坊正在尝试构建自己的体系,建有自己博物馆,展厅集展示、研究开发、生产、旅游购物、DIY体验功能于一体,规模庞大。整个染坊共有近百人的工作团队,保证了技艺的有效传承性以及生产的稳定性。染坊对蓝染技艺做了大量的传承、保护、研发和试点开发的工作;通过蓝印花的产品开发以及衍生品的开发,很好地传承下来,并通过乌镇的旅游平台扩散到国内外,成为一个成功的典范案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温博,全面剖析了大理璞真扎染坊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尤其侧重于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探究。这家染坊将商业经营与技艺研发结合起来,形成了以扎染厂为核心、辐射到全村家家户户的产销模式,实现统一下料、统一印样、统一浸染、分户拆线、统一漂洗、统一销售。这种集中又分散的模式,很好地统筹了劳动力,既独立又自由,非常适合传统手工艺。同时,扎染坊不断推陈出新扎染法70多种,带团队研发出1000多种扎染纹样,并与当地旅游业结合,运营扎染博物馆,通过扎染制作体验项目让博物馆的运营转亏为盈。博物馆在收集整合、扩大传播、传承培训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与周边大学开展合作,成立了大学的实训基地。璞真扎染坊不断寻找与现代社会结合的道路,找到了“非遗+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为扎染技艺的传承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嘉宾评议阶段,北京国艺公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子龙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是物本身,第二是非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如何转化成产业,从核心技艺说,“文”是内容,“化”是转化、是物化,内容如何转化才能解决工业化跟传统工艺之间的矛盾。他从这四位研究者的报告里感受到了非遗研究的进步,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从盯住手艺本身到考虑周边附加的产业链,研究得越来越深入,这也充分说明,产业经济、市场经济、全球经济时代的非遗研究已经开始了。江南大学张毅教授辩证地评议了四位演讲者,并提出用最原始的手工劳动制作的作品是不可复制的。其价值也不是普通产品的价值。选择保留手工艺的核心技艺,并合理地利用现代机械手段,是使非遗可持续发展能够真正进入生活的一种可行的方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李志伟博士建议学者们也应该关注失败的案例,并分析其原因。此外,他还着重阐述了对于“联动”的解读,提出应该加强纵向的联动,把传承人、材料研究、文化传播纳入到纵向联动的体系,才能产生经济互动关系,这才是联动的实用性目的之一。

主题三:传统工艺与设计

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同设计手段,前者多以手工为基础,后者则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传统工艺表达中国古代的道器思想,现代设计则追求艺术和科技的交融,这两者有很大的不一样,但是又并非纯然对立。传统工艺在谋求发展、实现转型时,不乏借助现代设计手段而获得成功的案例。在这一部分,四位青年以生动的案例作了说明。

来自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的詹伟锋副教授详细介绍了福州脱胎漆器的历史溯源、产品形态、艺术特征等内容。福州脱胎漆器以体薄质轻、选材讲究、精工细作、色彩瑰丽、饰技繁多见长,从选料、塑胎到成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福州脱胎漆器在造型设计上融入了符合现代审美的造型语言,体现了实用功能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在形式和寓意方面,反映了古代格物致用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在造型与时代方面,体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兰艳立足于研究和保护云南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作了题为《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关于独立设计师品牌“本色”手工银饰设计解读》的发言,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工艺如何实现在当代的振兴。她指出,如果不能深层挖掘原创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就很难抓住消费群体。这个时代优质的文创产品都来自于设计师持续的文化探索,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本色”手工银饰持续专注于传统手工艺和当代设计语言的融合创新,在首饰设计中温故知新,通过对设计和工艺的改良,让银饰设计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马静从数十次调研的经历出发,分析了傣锦面临的后继乏人、文化流失、色彩单调、纹样变化少等问题,进而指出,就现状而言,遵循传统习俗、维持传统工艺的完整性是保护和发展傣锦的前提。傣锦承载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艺术和智慧,是传统的傣族文化和手工艺本质特征的一个体现。由于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傣锦工艺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的文化观价值观也因此改变。傣锦必须不断创新,走一条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管外在的、物化形态的材质及其使用方式怎么改变,让精神内涵得以彰显,这才是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根本。所以设计对傣锦来说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实用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设计应该能够为傣锦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一个全新的思维理念,将傣锦文化传承下去。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精神和文化的对话,发现藏匿于生活中的智慧和美,形成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思想,让设计发挥更大的功用,无论对于傣锦还是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孙嘉从传统手工艺的转型与保护、具体案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在保护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手工艺文化与动画电影的融合实践。她说,讲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被强迫的任务,而是人们自发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美好,自发地弘扬、振兴传统工艺。现代信息社会对手工艺的保护不应该只是放在博物馆里,而是要放到新的语境中去探索,她提供了一种活态保护传统工艺的新思路。活态保护首先要理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其次要避免对传统文化表面化的理解,并能捕捉到背后精神内涵。只有扎根中国社会的现实,用心观察现在的生活,才可以真正挖掘手工艺内涵。

在评议环节,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谢亚平教授提出:“传统工艺包含的生活智慧,在今天还有很多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我们对材料习性、产品习性、生产系统的把握,以及更高层次上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性的把握,还没有得到一个更巧妙的转化。因此,传统工艺的发展需要现代设计,现代设计的发展更需要传统工艺。”她同时指出,不管传统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今天借由技术和文化创新带来的社会创新,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姜坤鹏博士在评议中讲述了各位演讲者给他的启发。他指出手工艺走个性化定制路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式,手工艺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促进农村就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方式。手工艺保护应该首先从民俗保护做起。工艺美术过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是有实用性的,假如进入现代后慢慢走向纯艺术化,那么离开了实用价值的手工艺该何去何从?

主题四: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很突出,最重要的是手作被各种机器替代,传统的材质被新兴的科技化的材质抢了先。如何实现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环节开始之初,主持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李振宇教授谈到了“现代文化循环”,文化生产、消费与认同、表征、规则这五个要素构成了所谓的文化循环,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线性的、单一的传达模式,这五个环节是交互的。非遗在这样一种循环体系当中,必须直面与消费的关系。进而他提出了“非遗的物化”,强调非遗传承者的主体性,强调不能狭隘地将传承人理解为传统技艺的守护者,应该视他们为生活的主人。这样既可以解决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又可以规避消费社会资本对非遗传承的陷阱。

朱钢

詹伟锋

评议

作为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代表,广州市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的胡小宇着重谈了文化生态保护背景下的传统工艺企业转型升级,他针对潮州市抽纱公司这样的企业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对技艺进行抢救性记录;对国有僵尸企业进行体制改革、转型升级;建设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抽纱博物馆,作为对外传播窗口;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启动传承培训。技术服务机构在具体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会寻求政策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平衡点。他提倡非遗企业、传统文化保护要和旅游、教育、税收等很多部门相互配合,并且从机制上寻求保障。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婧的发言题为《以料器盆景为例探讨工艺美术的民众化方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民众化工艺美术的思考,二是料器盆景的民众化之路和发展探究的联系,三是料器盆景的发展对于工艺民众化发展的启示。她提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在传承传统工艺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只看到了有名气的、技巧高超的项目,而忽略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工艺美术品?其实,它们可能蕴含了很多有待挖掘的价值。她在报告中提出了贵族工艺美术和民众工艺美术的概念,并指出二者是共生的关系,而不是对抗的关系。工艺美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中的存在。当下的工艺美术不可能恢复到古代的辉煌状态,也不可能被现代工业产品所取代。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文化性、艺术性的价值和实用的功能,这恰恰是它独特的优势。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昕对湘西苗绣这一类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做出了自己的解答。从2006年起,她6次深入湘西六个县市,既考察了地方政府开展的针对湘西苗绣的培训工作,又了解了包括苗绣合作社和作坊在内的本土文创企业进行的产业转化项目,从而对湘西苗绣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有较为深层次的思考。她提出,湘西苗绣在进行有效传承和创新设计时,需要厘清几个问题,一是它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其次是当代大众的生活方式、时尚审美、消费需求和品位,最后是受众定位、设计定位、价格定位、品牌定位以及市场定位。只有研究传承民族文化根基,以创新为驱动,立足于当代的生活和审美,做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做有民族情怀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从遗产到资源的转化。

山东工艺美院硕士研究生柳景龙对沂南地区的徐公砚作深入调研,探讨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结合之路。山东沂南地区的徐公砚由于原料匮乏、开采技术不过关、当地村民对徐公砚艺术价值的认识不足、技艺传承缺失和政策扶持不足等原因逐渐衰落。他通过分析提出了规划和建议:当民间力量无法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时,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比如减轻赋税、转变保护观念、鼓励构建传统手工艺教育体系等,通过传播徐公砚的文化价值、传承雕刻技艺,同时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徐公砚的文化品牌。在谈到如何利用农村第三产业带动传统手工业的继续发展时,他提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培养年轻学员,加强雕刻技术的创新,针对“老年人有心无力、年轻人有力无心”的局面,着力培养工艺美术人才;还可以通过注册商标、专业申请等法律途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最后还需要转变市场定位,加强整体运营,形成资源产品、品牌产业化的循环链。

广西艺术学院职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林海教授对这些提出了问题的青年学者作了高度评价。他在评议中提出:“希望大家带来一些问题上的研究,而不是唱好戏。传统工艺振兴之路上,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希望青年学者们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 他通过非遗研培的具体案例,重申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理念,指出其对非遗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星教授引用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双创非遗生产实践,一定是活化的、积极的,是见人见生活的”作为点评,并肯定了大家发现问题、提出见解的研究方法。

持续两天的论坛有16场发言,涉及云南、湖南、湖北、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山西、上海等诸多地方的传统工艺项目,这些不同角度的精彩发言,最后殊途同归地将大家指向了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认同,回归传统、手艺自救、文化自信才是传统工艺振兴之路。对于非遗来讲,最有生命力的创造性的转化是既不脱离本土的,同时又融合时代的。虽然各个项目类型各异,路径方法都各有差别,地域和产生的效果也都不同,但是无疑为传统工艺在未来传承、保护、振兴、发展以及研究、提升、联动、升级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借鉴或者是启发的作用。

论坛的最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东华教授宣读了由众多院校、机构发起的《关于成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联盟”的倡议书》。未来,联盟将在传统手工艺平台构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信息交流和推广出版等方面展开工作,以创造性、开放性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引领时代潮流,谱写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新篇章。最后,文化部非遗司有关领导做了精彩的总结,高度肯定了论坛创办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论坛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联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