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破解农业融资难题
——湖北省枝江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金融创新实践

2017-02-07 17:36张忠华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3期
关键词:枝江市农合联合社

■ 文 / 刘 梅 张忠华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破解农业融资难题
——湖北省枝江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金融创新实践

■ 文 / 刘 梅 张忠华

2015年初,湖北省枝江市市委、市政府把破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题纳入议事日程,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市委农办,农业经管、金融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工作专班,通过深入调研、外出考察、制定方案、反复征求意见,一个以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金融创新的实施方案被确定下来。

2015年7月,枝江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立,标志着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破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作平台顺利搭建,机制障碍有效突破,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运行模式基本成熟,试点业绩初步显现。截至2015年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72.91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72.38%。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43户1.85亿元。

一、联合社工作稳步推进

(一)创新工作思路,优化顶层设计

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湖北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调研启动会议精神,结合枝江实际制定了《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三大体系、七大平台,四大阶段、四大目标”为主体,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2015年7月14日,湖北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对《方案》进行了批复。

(二)创建工作平台,健全服务体系

一是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农合联”)。坚持“贵精不贵多”的原则,筛选46家优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初始成员组建了枝江市农合联。依据工作开展情况,适度增补成员。截至2015年底,农合联已发展成员92家。二是搭建工作平台。依据《方案》,成功搭建农合联、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产权评估交易“三大体系”和征信服务、技术推广、市场营销、金融创新、借贷担保、农业保险、产权交易“七大平台”。三是制定规章流程。以“严谨、创新、便捷”为原则,制定“七大平台”服务窗口的工作职责和运行流程,细化不同金融品种的操作流程。

(三)创立工作机制,提升试点实效

一是创新金融链接机制。以农合联为中心,搭建成员与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渠道。二是创新金融增信机制。多渠道筹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5000万元,为农合联成员增信授信;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资产资源确权赋能;创新担保模式,优化涉农担保服务。三是创新金融普惠机制。经与合作银行反复协商,涉农贷款原则上实行国家同档期基准利率;涉农担保费用按照担保公司政府控股比例实行减免;涉农贷款利息、农业生产性保险保费由政府给予30%—50%的补贴。四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建立联合审贷制度,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严格落实风险分担比例,强化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四)创新金融产品,实现多点给力

一是创新设计“信用贷、担保贷、抵(质)押贷、保险贷、联保贷”等金融产品,多渠道、多层次满足成员信贷需求。联合社成立以来,已累积担保发放涉农贷款143户1.8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6户336万元,担保贷款39户7181万元,抵(质)押贷款34户10005万元,保证保险贷款1户200万元,联保贷款6户575万元,其他方式贷款7户192万元。二是配套完善农业保险,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提标,积极开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生产前置保险和内部互助性保险。截至2015年底,已办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3笔,约定保险贷款金额350万元,办理生猪、水产、家禽等非政策性农业生产保险6笔,保费9.85万元,保险标的达350.74万元。

二、联合社成效初见端倪

(一)初步破解涉农融资“两难一贵”等突出问题

1.初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通过建立“合作社+金融”信用服务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授信、增信服务;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非规范抵押物确权赋能;创新涉农担保机制,建立良好银担合作关系等方式,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困境。据统计,已累计向农合联成员发放涉农贷款1.85亿元,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率达到80%。

2.初步破解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难”问题。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开办农业生产前置保险,建立资产交易管理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为金融机构分散风险,有效解决了合作银行涉农贷款“不敢贷”“风险高”等问题。至2015年12月底,农合联合作银行——枝江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0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73亿元,比年初增加2.48亿元,增幅达110%。

3.初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贵”问题。通过实行国家同档期基准利率、减免涉农担保费、给予保险保费和贷款利息补贴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本。农合联会(成)员涉农贷款年均利率5.27%,比农合联成立之前下降41.4%,累计为农合联成员节约贷款成本600余万元。

(二)有效实现“三个加速推进”的良好局面

1.逐步放活了农村资产权能,加速推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在枝江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一方面,以金融创新倒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各类农村资源要素确权赋能,促进“资源变资产”,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益物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住房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农村资源要素进入流通市场。联合社成立以来,已累计办理林权、水域滩涂经营权、农村土地及房屋、机械设备等抵押登记27笔。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推进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快速流动。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纷纷“上山下乡”,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提升了产业层次。涌现了东方年华等一批技术、资金密集、“兼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有效破除了相关制约瓶颈,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一是破解融资瓶颈。以创新带活农村金融,降低涉农贷款门槛,创新农业融资方式,扩大普惠金融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环境、融资条件显著改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涉农投资总额稳中有升。与2015年前三季度相比,46家农合联初始成员单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30万元,同比增长17%。二是破解规模瓶颈。以金融创新为契机,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引导土地等资源有序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2015年7月—12月,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45万亩,同比增长11%。三是促进规范发展。通过联合社的引领,枝江市加强农民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加快培育“产权清晰、架构完善、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示范社和重点社。全市80%的农民合作社达到规范化管理水平。卫民苗木、信达农业、金盘山果蔬等一批省级以上示范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截至2015年底,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家,宜昌市级示范社9家,枝江市级示范社12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宜昌市级示范农场10家,枝江市级示范农场15家。四是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跨越发展。2015年,全市新注册农民合作社198家,新注册家庭农场62家;分别占上年末全市总数的34.7%和60.1%。

3.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了产业支撑。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力支撑,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特色种养面积超过60%,特色农业产值比重达82%。二是延伸了产业链条。通过合作社破难创新工作,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农民连着合作社,合作社连着农合联,农合联连着政府与市场”的发展格局。三是分散了农业风险。有效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栏目编辑:刘媛媛

猜你喜欢
枝江市农合联合社
“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嵌入式发展及其调适
——基于浙江的实践
浙农与嘉兴多市县农合联签署服务协议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聚力农合 扬帆起航浙江农合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开业典礼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
加强枝江市动物产地检疫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