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工具 让阅读学习真正发生

2017-02-06 15:21董先惠祁敬伟刘美玲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艇自然段导图

董先惠 祁敬伟 刘美玲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小艇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背诵课文的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发现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1.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小艇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借助思维导图,学习背诵课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背诵的方法。

2.发现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校园图片。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清楚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围绕小艇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特点、技术、作用。围绕小艇特点,作者是通过抓住小艇的外形、行动和乘坐三个方面来介绍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提取重点词语的方法,借助思维导图工具,试着把重点段落背诵下来。

[评析]高年级阅读教学要以篇的训练为重点。教学开篇,从题目、段落、层次入手,由整体到部分,清晰作者的写作脉络,促进学生对作者选材立意的掌握。同时,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带着目标走进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取句段信息,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背诵

1.研读段落,理清构段方式。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师:这段共有5句话。围绕着哪句写的?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作者一共写了4句话,每句话作者都写了船夫遇到的一种情况或一个方面。你能从每句话中提炼出一个重点词,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作者写的是哪个方面吗?

(生默读圈画。)

师:一共要找几个词?

生:4个。

师:对,看谁找得准,写得快。

师:谁来说说?

生:第一句,极快;第二句,拥挤;第三句,极窄;第四句,建筑。

师:真棒,把它写在思维导图上。

(生画在自己的思维导图上,师板书。)

师:大家来看我们的学习收获。现在我们不仅读出了这段是总分的构段方式,还从后面的句子中提炼出了重点词语,知道了作者是从4个方面来分述的。

2.细读分句,学习思维导图背诵法。

师:你能把这段背下来吗?先别急,一定有窍门。请同学们先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读,读每个句子的时候,关注组成句子的一个一个小分句,从每个小分句中找出一个重点词,画在思维导图上。画完后,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句:行船的速度极快。如果背诵这个分句记住“行船”,那么背诵“来往船只很多”,要记住——

生:船只。

师:他操纵自如。

生:操纵。

师:毫不手忙脚乱。

生:手脚。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提取到思维导图上,你们看看,这些词语有规律吗?

生:都是名词。

师:是啊,每个分句作者都在写什么怎么样,我们记住了开头的名词,就知道后边写了什么,也就能记住了。下面,谁看着思维导图给大家背一下这句?

(生背。)

师:背得还能快点吗?突出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生背。)

师:这技术真是一流。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背。)

3.运用方法,借助思维导图独立背诵。

师:这样提取背诵信息的方法你学会了吧?请你读一读后面的3句话,看看每句借助哪些词语能够帮助你背诵。请第一组的每个同学研究写拥挤的这句,请第二组的同学研究写极窄的这句,请第三组的同学研究写建筑的这句。

(学生独立学习,画出所学句子的思维导图。)

师:老师手中拿到了每组一名同学的思维导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我们按照顺序来说说。请这位同学介绍一下学习成果。

生:我提取的是“不管”“总能”这两个词语。我能借助这两个词语背下来: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师:大家仔细看,他找到的都是什么词?

生:关联词。

师:真有方法,找到关联词,帮助背诵。大家一起背背。

师:接着汇报下一句。请这张思维导图的主人站起来说说。

生:我找的是“遇到”“总能”“而且”“还能”。我借助这4个词语能背下来: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师:大家再看,他找的词语有什么规律?

生:这些词语是关联词语。

生:这些词都在分句的开头。

师:我们不仅找到了帮助我们背诵的词,还发现了它们的规律。看来找到同类词语,或者圈出每个分句的第一个词语,都能帮助我们背下来。

师:第三张图的主人,请你来说说你的学习成果。

生:我找到的词语都是动词:“飞”“忙”“看”。

师:背一下试试。

生: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师:同学们,来,我们一起背一下。

师:老师也画了这个自然段的思维导图。让我们一起看着思维导图,背一背这个自然段吧。

(3)去掉思维导图,学生背诵全段。

师:思维导图帮助了我们背诵,大家还发现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收获真不小。

[评析]这段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总分段落结构入手,梳理总起分述的5个句子,通过思维导图将段落主干呈现出来,形成了显性的图像化。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第一方面,提炼了背诵第一方面的关键词,了解了名词在分句中的作用,发现了背诵记忆的规律。由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剩下的3个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抓关联词、第一个词、动词等方法进行背诵,收到了预想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从结构入手,抓住脉络,分解内容,整合思维,规律记忆,可谓水到渠成。

三、运用方法自学,在背诵提取中发现写法

1.合作学习,提取信息,背诵积累。

师:请同学们从第五、六自然段中任选一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读句提取关键词语。

(2)合作绘制思维导图。

(3)借助信息练习背诵。

师:请两个小组把思维导图画在黑板上。

(生合作学习。)

师:我们先请同学们汇报第五自然段。

生:我们小组提炼出来的是商人做生意、青年妇女高声谈笑、孩子呼吸空气、老人做祷告。

师:能借助词语试着背一背吗?

(生背诵第五自然段。)

师:你们背诵得这样快,借助的是什么规律呢?

生:我们抓住的是“谁”和“做什么”。

师:抓住了段落中旬子的规律,背诵就轻而易举了。下面请研究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背一背。

师:下面请研究第六自然段的小组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提炼出来的是“一大群人”“告别”;“水面”“沉寂”;“石头”“建筑”“耸立”;“桥”“横在水在上”“船”“停在码头”。

师:借助你们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一起背诵这一段吧。

2.观察比较,探究信息,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观察一下第五和第六自然段的思维导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五段写的是人物活动,第六段写的是景物。

师:右面写的都是景物吗?

生:不是,一大群人告别,也是人物活动。

师:好,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移到左边。

师:现在左侧都是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右侧写的都是景物。咱们师生合作着背一背这两部分内容。你们背描写人物活动的部分,老师背景物描写的部分。

(师生配乐背诵。)

师:我们一边背诵,一边想象。仿佛我们真的置身于水城威尼斯之中了。再看我们刚才背诵的这些内容,你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左边写的威尼斯是动的。

师:动的意思是什么?

生:就是热闹。

师:继续说。

生:右边写的威尼斯很静。

师:如果说寂静的威尼斯是对这座城市的静态描写,那这侧的人物活动就是动态描写。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活动来写城市的热闹,抓住了静态的景物来写城市的安静,这一动一静和小艇有什么关系吗?

生:突出小艇的重要作用。

生:突出了小艇和人们之间的关系。

生:告诉我们小艇和人们关系密切,息息相关。

师: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写出了威尼斯艇动城动、艇静城静的特点。

3.群文阅读,运用规律,尝试练笔。

师: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在写景的文章中十分常见。峻青先生的《第一场雪》中就有这样一段。

出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籁籁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师:其实动静结合的描写并不难,我们也可以小试牛刀。在大家的小学生活中,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校园了。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深深地镌刻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大家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补充,也可以自己写一写你心目中的校园。

(3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内容。)

师:同学们真是妙笔生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动静结合运用到如此程度,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提取背诵信息、绘制思维导图练习背诵了4~6自然段。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句与句的规律,发现了段与段的联系,还学习了描写方法。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能把你们手中的思维导图举起来给我看看,给后面听课的老师们看看吗?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与大家分享。

[评析]这段教学,可谓一举两得。一是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思维导图背诵法,提取信息,比较信息,从而抓住信息规律熟练背诵。二是通过信息比较,发现语言规律,获得动静结合描写方法的奥妙,体会其描写的美感。这样的学习,可谓豁然开朗,读着读着,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把信息之间的联系感悟出来了。在这样的顿悟中,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课外语段,回顾现实生活,顺理成章地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进行了运用。

总评:

《威尼斯的小艇》是第十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依照单元整体的目标,本节课董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共有三个:一是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小艇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二是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背诵课文的第四到第六自然段;三是发现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中,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通过有层次地学习活动,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思维导图帮助背诵训练学生大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语言积累及其技能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背诵课文既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训练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

董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首先理清记忆的线。学生在整体把握了第四自然段是从四个方面来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后,学生的记忆就有了具体的语言材料和顺序。接下来,董老师从指导学生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捕捉关键字词来突出记忆的点。有的学生抓住的是一连串的动词,有的是一连串的形容词或者是关联词。抓住记忆的焦点,学生就能很轻而易举地背诵出这段内容了。学生不仅记住语言文字,更发现了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积累也是为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董老师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绘制思维导图,并运用思维导图尝试背诵,直到最后形成本节课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了图化记忆的面,把文字化为画面,以图形为编码形式,储存脑中。董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了记忆的线,捕捉到记忆的点,最后形成了记忆的面,最终达成了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

二、读写结合让学习运用真正发生

《威尼斯的小艇》以形神兼备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朴实的文字背后却隐含了许多的表达特点。这篇课文作为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有别与其他课文的核心教育价值是“选取典型”“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因此董老师设计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就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学生在寻找记忆的焦点时,也在研究中发现了作者在动静描写时选取的典型事物,通过对比读,学生再次深切感受到动静映衬,真实地反映了威尼斯的风貌,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董老师在引领学生发现写法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小练笔的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静结合的手法进行表达。小练笔所选择的内容也是学生所熟悉的景物,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作难度。从学生的现场反馈来看,这个教学目标也很好地达成。

本节课上,董老师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形成为着力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思维导图帮助背诵训练学生右脑,读写结合学习运用提升语文素养。这样的教学才更接近学习的本真,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和核心追求。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小艇自然段导图
烃思维导图
池上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美丽的秋天
母船带航速收放小艇实施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