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亮
生物科学起源于生活,是自然科学中渗透最广、作用最大、涉及面最宽的科学。它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学好生物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生物教学不仅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还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等各育的任务。
一、生物学科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1.保护自然,维持生物之间和谐相处。2.维持环境卫生,加大环境污染的宣传。3.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大好山河而自豪,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6.加深学生对濒临灭绝生物的保护意识的宣传。7.学会保护自己。8.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培养。9.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
二、具体内容的德育渗透实例
1.用生物前沿的技术和发明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生物学科中贯穿德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在初中生物学第一册前言部分介绍了我国古今生物科学领域重要成就,从明朝李时珍历经艰辛用毕生精力写就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到建国后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3年我国医学工作者成功地实施了断肢再植手术,这项技术至今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再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人类基因组计划、独立完成玉米的基因组序列等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一方面内容的引导学习,通过这些实例尝试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增强了发奋学习为国争光的决心和力量。
2.通过环境问题和环保价值观的灌输,对同学进行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环保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在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理念的灌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实例,在环保问题上与同学产生共鸣,教育我们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行为先,并积极加强宣传。将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观念以及做法深入学生的心田。
3.通过优秀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的学习,让同学体验不断探索终生学习的必要性。
生物课本中介绍了许多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的故事,如李时珍的故事,古老的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等。这些故事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善于发现,大胆设想,勇于探索是有所发明的前提,对增强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的意识有重要作用。例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其知道在人类社会这同样适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谁真正掌握了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谁就等于拿到了通向新世纪彼岸的通行证,反之,则有可能被历史无情地抛弃。因此,要想有所发展,要求的更好的生存机会,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4.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行为准则
生物课堂教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一粒种子能够在岩石缝中发芽的实例,引导同学赞叹不屈的生命力量,同时教育同学们要有坚忍不拔和自强自立的精神。利用蝴蝶虽美但其幼虫却多为农业害虫,而蟾蜍外表虽丑却是农田卫士等实例,教育学生要辩证的看问题,进一步引申出做人不但要注重外表美,还要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品智兼修的有志人才。通过结合人体生理卫生中的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不要随地吐痰,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在实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操作的规范,教育学生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强化同学的环保意识和爱护生物的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学科教师,要学会去发掘学科本身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开辟教育的德育阵线,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