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生莲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体验自主创造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即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文本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而且,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即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才能生成,学生的体验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学生在体验基础上的自主创造。
体验只能是自我的,体验只能是主体的体验,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有了体验就会有自主性,就会主动探索,就会有发现和创造。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文本,做出自主的解读,教师再相机加以点拨,这样教学就会进入师生和谐共创的佳境。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开放性特点,对主题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学习《祝福》一课,一直以来,都认为这篇小说主题就在于揭示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同时还有促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之意,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有的学生提出,如果从鲁迅所处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和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以后,始终摆脱不掉独战的悲哀和孤独彷徨状态来看的话,《祝福》所展示的主题还不仅仅是上面所谈到的内容。其实细加分析的话,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力量的迫害;二是自然力量的摧残。其实,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是很容易理解体会的。
另一方面,文本自身存在着许多空白点与未定性。文本中自身存在许多空白点,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去填补和具体化,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其间必然伴随丰富的想象活动,富含创造的契机。
二、学生与老师对话,学生体验师生双方视界的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与学生对话表现为一种基于体验的视界融合。视界是指从个体已有背景出发看问题的一个视域,即以某种成见建立起来的视域,教师身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受教育经验等构成了他的视域。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等构成了他的视域。教师以自己的前见体验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体验既是理解的起点,又是理解的结果。师生双方敞开心扉,交流彼此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交流碰撞中达到彼此的理解,生成新的意义。
三、与先贤圣哲对话,与文学名著交互,接受审美的体验
先哲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领域是我们实现和作家及其作品对话的最佳途径,也是激发学生阅读,作文的激情,最终实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抒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感受到审美愉悦的关键所在。如何拉近与古代先贤的时空距离是我们能否和圣贤们进行无障碍“交流”和“互动”的“支点”。而语文命题,特别是作文命题最容易呈现“空框式”的“开放结构”。因此,我们要构筑的就是一种“召唤”结构。
四、学生与自己对话,体验反思的妙处
“互动—发生式”教学强调的重点不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而是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反思,主张学生课后自我反思。反思要点主要包括:1.所学的知识和它所关联的知识有哪些?2.所学的知识和现实有什么联系?3.所学的内容是否有意思?
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与自己的想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比较,从而批评自己,纠正自己,这是一个内省过程。每一个教师都不会放弃这块反思阵地,它能引导学生注重人文情怀,给学生一些精神性的东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