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志兴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655000)
绳子瞬时性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为细绳的形变量极其微小,所以在对于绳子瞬时性的受力讨论时,也显得复杂,很多同学对此摸不着门道.笔者就此问题对绳子的瞬时性问题进行分类,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结果来加深对于绳子瞬时性问题的理解.
图1
例1 如图1所示,弹簧的下端挂着一质量为m的物体A,另一质量相同的物体B,通过细绳与A相连接,待平衡后,剪断弹簧,则物体B的加速度为____;绳子拉力为____;
解析弹簧剪断以后,绳子将A、B连接在一起,物体一起运动.
则可将A、B看成一个整体:2mg=2ma,a=g
对A研究,设绳子拉力为T:mg-T=ma,T=0
图2
例2 如图2所示,物体A和带负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且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B的质量分别是m和2m,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的左端,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倾角为θ的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对物体B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其大小F=3mgsinθ,物体B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但是拉力为0.然后撤去外力F,直到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物体也未到达定滑轮处,则在此过程中( ).
B. 整个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小于物体B电势能的减少量
C. 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B的加速度为gsinθ
B项,电场力对整个系统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增加,其增加量为电场力所做的功,即整个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故B项错误.
C、D项,撤去外力F时,对B:2mgsinθ+F电-T=2ma,对A:T=ma,联立两式解得:a=gsinθ,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C.
例3 如图3所示,质量为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现用水平力F将小球缓慢地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绳子拉力为____;当撤去外力后,绳子拉力为____;
图3 图4 图5
撤去外力后,如图5所示物体将做圆周运动,将重力沿着切向与径向分解,由于此时物体的速度为0,所,此时绳子拉力T2=mgcosθ.
图6
例4 如图6所示,一等腰三角形斜面倾角为θ,斜面顶端固定一个定滑轮,一质量为m的物体A,与另一质量为M(M>m)的物体B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相连接.在外力作用下A、B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绳子拉力为T1,撤去外力后绳子拉力为T2,则T1、T2分别为多少?
解析在外力作用下A、B处于平衡状态,对B研究:T1=mg
当撤去外力后A、B在绳子作用下将一起沿着斜面作匀加速运动:
对A研究:Mgsinθ-T2=Ma
①
对B研究:T2-mgsinθ=ma
②
两式相加可得:Mgsinθ-mgsinθ=(M+m)a
③
反思通过三种绳子拉力的变化情况,在试题的对比下,发现在涉及到绳子的瞬时性问题中,如果绳子将两端连接的物体连接在一起,从而转换成连接体问题;如果是单个物体,那么则需要结合物体的具体运动情况去研究;这样的对比类试题,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化学生对于绳子瞬时性问题的理解,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方法.
[1]邓伟良.滑轮系统中绳子拉力做功的计算[J].中学物理,2010,28(09):48-50.
[2]和建伟,宦强. 等式处理物理学问题应用例析[J]. 中学物理,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