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云
【摘 要】道教文化中所蕴含的养生之道,强调内心精神的调整,关注自然规律的影响,寻求生命的长存。虽然这样的养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夸张体现了“精”“气”“神”的功能,且具有神秘性,但它从本质上来说,体现了一种注重心静、顺道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精神。本文主要研究了道教文化养生的基本内涵以及现代价值。
【关键词】道教文化;养生;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0-01
一、道教文化养生的内涵
(一)“重人贵生”的道教养生人生观
大部分宗教教义都认为人生来便是受苦的,幸福生活仅仅存在于虚幻的极乐世界中,认为只有今生遭受各种痛苦的历练,来生才能够得到快乐与幸福。所以大部分宗教都体现出重神轻人、重灵魂轻形体等神学性质。而在道教文化养生中,对于人的生命观点一直都是“重人贵生”,它提出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生活在世间是一件幸福的事,生命结束才是最为痛苦的。因此养护生命对于人的生存、生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道教教义中对于生命价值的重视,直接融入到观生、修生、存生、保生、贵生、爱生的思想中。人们必须要反思生命和道之间的和谐统一问题,重视生命、热爱生命,保养和道连接的生命,坚持做到形神皆修,身心全面发展,让生命和道能够合二为一。正是如此,道教才将人身心的修炼和养护当作是人生中的大事来看待,另外还提出如果希望能够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则必须要以珍视自己的生命以及注重养护作为前提。通过广大信徒对于道教文化养生的研究和思考,道教也慢慢开始形成了自身的一套养生方法。[1]
(二)“天人合一”的道教养生宇宙论
老子提出,“道”和天地万物都从“自然”而来,人体内环境和自然必须要保持和谐与平衡,这也是人类健康生存以及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应当遵循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道教文化养生中,唯有不断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才能够确保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人体内环境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受到影响或者破坏,人的身体往往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会加速死亡。因此,道教对于养生大力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人们的各种养生活动必须要以自然规律为依托,在这一前提下来认识与拓展养生活动。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雨露等各个因素都能够成为养生活动的工具,不但如此,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受制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四季气候环境的差异、温度的改变会对人们身体内各个器官产生影响。因此,道教对于实践养生活动会结合具体的时间、季节、气候来调整养生方法,真正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形神合一”的道教养生生命观
“形神合一”指的是形体和精神相联系进而构成和谐的统一体,这里的“形”即是人体内部器官以及身体机能活动,而“神”即是思想或者精神上的活动。道教理论中提出神无法脱离形体而存在,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所谓“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即是如此。这样“形神合一”的理念和其他一些宗教所提倡的养生观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道教养生活动来说,支持“性命双修”的做法,将人的形体与精神同时进行养护,不仅注重精、气、神等方面的修炼,同时强调人的生理健康,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让其相互促进发展。
二、道教文化养生的现代价值
道教文化养生中所提倡的“清心寡欲”理念能够帮助人们调节焦虑、忧郁、烦躁等心理障碍,养生气功通过调理身心气息,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更加健康的精神状态,“存思、守一”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训练,借助于养生修炼,最终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让人们的身心得到平衡。因此,道教文化养生在心理养生中具有独到功能,对于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的调整发挥着有效作用,能够确保人们的心理健康。此外,道教文化养生的很多方法还能够对老年群众的养生活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道教文化养生中所提倡的“命在自我、清静无为”的观念有助于老年人心态的调节,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乐观的心态,很多低强度的养生办法与老年人的身心特征相符合,容易进行推广和普及。[2]
道教文化养生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很多方面。作为传统宗教的一种,道教不但为人们带来了诸多科学的养生方法,同时也强调整个人类的健康生存。道教将人类整体生存放置于宇宙万物普遍联系的宏大空间中来,注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观点对于个人健康乃至全人类的健康生存意义重大。
三、结语
道教属于我国传统宗教之一,它不但为个人健康带来了科学的养生思路与方法,同时更加重视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道教文化中,它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摆在宇宙万物普遍联系的宏大空间中进行审视,提出人类要健康,首先就应当对动植物及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另外道教文化还注重社会的和谐,这些理论观点无论是对个人健康还是对人类整体生存而言,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雪莹.中国道教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220+222.
[2]张龙.以德养生道教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J].中国宗教,2016,(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