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笑冰
摘 要:大学生创业对高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当前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措施,为高校服装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服装;教学改革;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76-02
高校服装专业毕业生因就业面广、就业方式灵活而具有创业优势。但是现实中,高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情况并不乐观。一份针对河南省三所高校服装专业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有70.36%的学生对创业感兴趣,但是仅有23.08%的学生有把创业想法付诸实施的打算,只有11.49%的学生有风险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1]。这说明,学生现有的综合水平距离自主创业还有一定距离。
一、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
只有认真分析毕业生创业难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对于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创业能力包括扎实而全面的理论功底、有效的市场运作与控制能力、敏锐的行业眼光和行业预测、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这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仅靠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份翔实而有效的培养计划、一套完备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体系、一个全面而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平台。
以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标准来衡量现行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环节,我们会发现高校服装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各高校服装专业培养的目标基本都是专业定向[2],也就是立足于行业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知识面过窄,当涉及服装生产销售中的其他环节时,就会出现知识上的盲点;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综合能力欠缺,缺乏应对和操控市场的能力。而现在,服装市场早已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创业者单靠专业能力很难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足。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本科阶段,服装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培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如果想使学生具有创业能力,那么就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能力培养。从这样的角度看来,现行服装专业的教学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不完善。无法从行业要求出发设计课程体系。现在的服装高等教育,主要着眼于学生设计、生产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也是围绕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而设置的。尽管也开设了一些营销、管理方面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和专业主干课的联系也比较松散。实际上,现在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都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的,所以消费者心理研究、产品成本控制与价格策略、企业的运营方法,这些都是服装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毕业后服务于服装流通领域的学生,还有必要学习贸易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知识,毕业后就很难创业。
2.课程安排不合理。不能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教学体系。基于知识传授而不是能力培养的课程安排,往往忽视不同课程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因此会出现课程安排顺序不对、关联课程时间间隔过长等问题。从表面上看,该学的课程都学了,但是因为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专业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也缺乏有效的统合。
(三)实训操作平台不完善
服装专业实训环节的教学效果有三个层次,最初级的层次是使学生完成工作室环境中服装的设计和制作,这种实训在学校环境下就能实现。较高级的实训是使学生完成工厂环境下,基于订单的服装设计与生产。最高级的实训是使学生在市场调查分析基础上,自主开发款式,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和销售,并维持企业的健康发展。从以上三种实训的内容可以看出,后两种实训要有企业的参与才能完成,第三种实训要把学生放入真实的市场环境中进行锻炼才能达到训练目的。有志于创业的服装专业毕业生需要经过第三种实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以此标准来衡量我们现有的实训环节,就可以看出我们欠缺在工厂环境下和市场环境下的实训。而缺少这两方面的实训,学生就很难完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更谈不上自主创业了。
二、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服装专业教学优化措施
在国家号召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今天,高校的服装专业教学也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在制定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更多地考虑服装产业和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要求,培养出满足服装行业需要的,能够根据市场要求完成服装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的复合型服装人才。新的目标强调两点:第一点是能力培养,考核一个学生是不是达到目标要求,不是单看他一门课程的成绩,而是要看他具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第二点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服装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能够设计、生产,还应该参与到企业运作中去,在具备服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懂得相关的商科知识。
(二)丰富课程体系
1.通过多元化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服装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涉及了管理学、信息学、材料科学、心理学、市场学、流行传播学等学科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系。这一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也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在校生只有四年的学习时间,要想学习这么多的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是学校提供更丰富的专业方向,设立更丰富的课程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选几个方向进行学习。在进行一些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综合实训时,可以让多个方向的学生共同参与,组成项目组,取长补短。这种多元化教学课程体系,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课机会的同时,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它要求学校打破各专业之间的选课限制,提供更宽泛的课程平台,同时建立更灵活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通过模块化教学进行课程重组,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块化教学是指根据能力要求,分析具备这种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环节,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课程群,着重培养学生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能力。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业打下基础。
根据现代服装产业的需要,结合现有服装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把高校服装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设计模块、生产模块、销售流通模块。基础模块包含服装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的、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完基础模块后,各不同方向的学生再选择性地学习设计模块、生产模块、销售流通模块。每个专业模块又包含理论知识子模块和专题实训子模块。理论知识子模块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实训子模块的作用是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可以根据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安排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从业意向选择一个或多个模块。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把一些课程分为概论和精讲两种形式以适应学生多个层次的需要。学校还可以根据服装行业的变化动态调整专业模块的划分与各模块的结构。
(三)健全实训操作平台
真实市场环境下的实训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要想达到好的实训效果,为创业学生提供好的实训平台,就必须与企业联合,与社会接轨。
1.密切联系行业,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实训内容。密切联系行业,才能使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现实载体,才能使实训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实训的内容。可以通过 “三明治”模式增加实践环节。三明治教学的特点是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和实践分阶段或分期交叉进行[3]。它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实践环节的增多,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行业建立密切联系后要做的另一项工作是丰富实训内容,根据学生创业要求增加实训项目。譬如说和服装工作室联手进行服装设计的实训,和商场联手进行服装销售的实训,和服装厂联手进行服装生产的实训。学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正常项目中,也可以由教师虚拟项目来进行练习。
2.密切联系社会,开展服务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训也应密切联系社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服务性学习”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服务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所学满足社会服务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的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4]。在服务性学习中,在更真实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以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锻炼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有机会锻炼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往往能收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但作为一种外来的创业模式,服务性学习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熊瑛.河南省服装专业大学生创业调查分析[J].轻工科 技,2016,(1).
[2]宋丽娟,蒋荣.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以江 西服装学院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
[3]刘昌明.英国合作教育模式评价[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 究,2008,(3).
[4]刘志.服务性学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策略的新探 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