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MOOC课程文献综述

2017-02-05 14:21刘佳慧王杜春
关键词:文献计量文献综述

刘佳慧+王杜春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2—2015年间国内关于MOOC课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别阐述了MOOC课程在某一学科和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状况、MOOC课程的设计及结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MOOC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文献计量;MOOC课程;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38-04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1962年,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向斯坦福研究中心提出一个研究“扩大人类智力之概念纲领”,并在其中强调使用电脑辅助学习的可能性。2007年8月大卫·怀利在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早期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其被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原型。2011年秋超过160000人透过赛巴斯汀·索恩新成立的知识实验室参与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这使得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有了重大突破。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MOOC凭借其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易于使用、课程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的优势,挑战并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竞争激烈的高校知识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化知识共享方式也给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带来了新的启示。

2013年被称作是中国MOOC元年。北大和清华于2013年5月加入了EdX,复旦和上海交大于2013年7月加入了Coursera。2014年4月1日和4月8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分别有2门和1门课程相继亮相Coursers平台,与全球学习者见面。2012年4月,由上海市教委发起、上海30多所高校加盟的“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平台建成。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研究对象,检索途径:分别用“主题”、“篇名”、“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词“MOOC课程”,从2012—2015年所有文献检索,对检索结果去重筛选后共获得331篇相关文献。

二、文献数据分析

(一)年代分布

通过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关于MOOC课程的文献时间分布数量,可以分析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根据图1,2012—2015年间,中国知网上有关MOOC课程的文献共331篇。2012年之前基本没有文献发表,2012年后文献的发表数量开始逐年增加,说明2012—2013年对MOOC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2014年论文发表数量达到了一次小的峰值,数量为115篇,通过比较也可以发现2014年的文献增长量最高,其增长量为95篇。在2015年年文献数量快速增长并达到了最大峰值为195篇,这一阶段的增长是由于MOOC课程已经席卷全球,掀起了新的学习模式,各高校纷纷开始进行教学课堂的创新。此外,政府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鼓励与支持各高校之间资源优势互补,更多学者开始对MOOC课程进行研究。

(二)期刊质量

经过查询,核心期刊有关MOOC课程的文献共25篇,其中发表于《图书情报工作》、《教育发展研究》的文献均为4篇,这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总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量的32%。发表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论文为3篇,在《电化教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均发表论文数为2篇。此外在《出版发行研究》、《兰台世界》、《图书馆学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情报理论与实践》、《外语电化教学》、《煤炭高等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大舞台》、《科技与出版》上发表的论文均为1篇。这些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总样本容量的8%,说明了对于MOOC课程的研究还很不成熟,知识理论不深入。同时在其他学科领域的非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MOOC课程的文献数量较多,这说明MOOC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三)作者及研究项目资金资助情况

1.作者发表文献量。经统计发现:2012—2015年

间,共有320位作者发表了MOOC课程相关的文献,其中有300位作者只参与发表了1篇文章,占到了作者总数的93.75%,发表文献2篇的作者有18位,占作者总数的5.6%,其中发表文献最多的只有3篇,有3位作者,占作者总数的1%,这说明多数作者对MOOC课程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作者群的统计分析,能反映出文献作者与文献量的关系,同时能预测、估计和揭示作者的研究能力,对进一步了解MOOC课程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2.资金资助情况。如表1所示,作者文献基金资助来源是国家级别的比重为3.6%,省级的为3%,校级的为30.8%,其他的占比高达63.1%。可见,这一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相比较而言,高校重视较多。

三、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一)MOOC课程在某一学科上的应用

阿孜古丽·艾山(2015)[1]、黄海瑛(2014)[2]、覃新和(2015)[3]通过分析MOOC课程教学的优缺点,对该环境状态下的文学类课程建设进行设定和研究,为这类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实用的理论依据。

朱青生(2014)基于建设“艺术史”MOOC课程的实践思考,从MOOC课程的背景、内容、平台、教学设计、问题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梳理,阐述了对MOOC课程进行研究与思考的教育观点[4]。

傅霖、曾飞云(2015)以MOOC平台上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完成、视频观看、访问、讨论、作业和考试等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MOOC学习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MOOC课程的学习现状和特点,对相关因素和改良措施进行了思考[5]。罗芳、杨长兴、刘卫国(2014)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分析MOOC课程的学习过程,课程视频、随堂小测验、交流讨论3个方面总结MOOC课程的特点[6]。徐晓飞(2014)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大学通过MOOC促进教育改革的途径,并着重从MOOC建设、利用、改革、联盟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途径[7]。

胡杰辉、伍忠杰(2014)通过对学习者调查反馈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出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的协同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潜能,适应学生的需求[8]。徐卫红(2015)将MOOC课程证书引入“会计学”学历教育,并在学分替代、学费收缴标准、证书颁发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能力[9]。

(二)MOOC课程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杜光宇(2015)[10]、刘晓鸥(2015)[11]重点探究了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通过提供版权清理,制作MOOC课程,改革资源利用模式,推出衍生服务等措施来积极参与进MOOC中,更好地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提供借鉴和指导。

付希金、刘青华(2014)指出图书馆应积极创造优雅的MOOC信息共享空间,配备适应MOOC环境的学科馆员,为专业资源的利用提供指导服务,利用图书馆拥有的本校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资源,参与开发MOOC课程[12]。魏江辉(2015)着重从版权保护咨询、MOOC课程长期保存、学习知识库建设、技术支持服务的提供等四个方面对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进行深入阐述[13]。

李英孝(2014)重点探究了公共图书馆通过支持馆员参与学习MOOC课程,加强资源本土化建设,纳入馆藏资源,指导使用MOOC平台,创建一门图书馆的MOOC,宣传推广MOOC等方式参与到MOOC创建活动中[14]。康红梅、何雪琴(2015)图书馆员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的发展与需求,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及时掌握MOOC的发展动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15]。

于爱华(2014)[16]、马秀娟(2015)[17]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嵌入MOOC课程之中,成为课程内容以及辅导资料的提供者、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培训师以及学习空间的提供者。王媛媛,包海燕(2015)介绍了MOOC网络课程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分析了基于MOOC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混合式学习[18]。

(三) MOOC课程的设计及结构

张梅琳、黄丹(2015)在MOOC的课程设计方面,对课程介绍、课程结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及学习评价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对学习团队服务、学习工具服务、时间管理服务及其他服务进行了分析,得出有效的在线课程学习必须基于精心的课程设计和全面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的结论[19]。

刘慧婷、王珊珊(2015)系统实现了视频上传和管理、作业评分、云部署等功能,解决了当前MOOC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20]。刘丽波(2014)在论述了量规的定义、作用和开发步骤的基础上,初步开发了一套基于MOOC的学习行为评价量规,并阐述了量规的评价指标设置、权重和评价等级划分,探讨了网络学习行为评价量规的开发途径和方法[21]。

卢加元、吴鑫(2015)介绍了MOOC课程平台的设计思想,讨论了MOOC课程平台功能框架设计内容,并介绍了其所在单位MOOC课程平台的几个主要功能模块[22]。李崇鞅(2015)将基站建设与维护实训课程的各个实训项目,按照学生训练学习的规律,分解成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MOOC课程体系[23]。

李跃民、赵生慧、徐志红(2015)以自己的摄制经验和MOOC课程教师的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观看视频效果的MOOC视频的制作方法,以及摄制过程中的六个环节和注意事项。为了进一步分析视频拍摄效果,建立了MOOC视频教学效果评价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视频制作各环节影响教学效果的权值,证明了各个环节的重要程度[24]。吴淑苹(2013)在对MOOC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云学习环境为切入点,阐述了MOOC对云学习环境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MOOC模式下的云学习环境框架[25]。万海鹏、李威、余胜泉(2015)基于学习元平台,从学科知识语义关联与进化、基于学习活动的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知识地图的可视化呈现三个环节出发,构建了面向学习者和教师的知识地图[26]。

刘建(2015)在MOOC课程的适配、出版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引发了一系列版权归属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现存的版权归属问题,才能协调实现新式课程价值释放与高等教育教学更新的交互双赢[27]。叶文芳、丁一(2014)以版权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对MOOC课程的版权归属、合理使用在MOOC中的适用性、学生作业等成果的版权获得问题做出梳理,归纳社会公众对MOOC课程侵权行为的范畴,有利于加强对MOOC的版权管理[28]。

沈昊宇(2014)提出教师在MOOC课程中要更多地扮演课程发起人和协调人的角色,而非课程的主导者,与传统课程相比,师生的关系更加趋于平等[29]。王宇(2015)认为MOOC课程通过实践共同体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促进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并为持续性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0]。

李昕桐(2014)结合自己担任北大首批MOOC《民俗学》助教的经验,详细阐述了助教作为“中间人”的任务和职责[31]。范逸洲、冯菲(2014)系统地分析了优秀“MOOC助教”所具备的特点和能力,建立对“MOOC助教”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为“MOOC助教”的队伍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32]。洪亮、冉从敬、余骞(2014)指出增加激励机制以提高MOOC在线问答系统的实时性,为MOOC在线问答引入众包的激励机制建模[33]。

刘玲(2014)通过对北京大学的MOOC课程分析,分析了MOOC平台同伴互评功能的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建议[34]。李科成(2015)阐述了MOOC校内小组协作学习的特点、学习模式与发展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5]。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可以发现:MOOC课程是一种新形式的课程,通过开设该课程可以塑造各高校优势学科的品牌效应,为学校提升了知名度,弥补了弱势学科的不足,有利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此外,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成为了评价MOOC课程效果的重要前提,通过加入符合课堂内容的视频与图片,课程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加深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由于MOOC课程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它不仅可以应用在学校,也可以应用在企业、政府机关的培训中。MOOC课程虽然优势很多,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程。要把MOOC课程融入到传统教学之中,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教育水平。

(二)建议

目前,在国内MOOC课程的相关研究中赞扬比较多、批评较少,全面、系统且深入的客观反思性研究则更加少见。MOOC课程存在着完成率较低、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结业证明是否能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MOOC虽然有益于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但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育,对于部分文学类的学科来说,MOOC课程所表现出来的课程或相应的作品都很难运用简单的计算机评分系统对其答案的正确性进行判定,交流和分享成了相互评断的最重要的根据。由于MOOC课程的特殊性,因此选择该课程的学习者应该具备较强的自制力能够保证听课的连续性、按时完成作业。同时,MOOC不仅应该设置相应的答疑与交流教师,还应该聘请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担任助教来对学习者所选的MOOC课程进行线上管理,这样更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MOOC课程的版权归属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版权维护,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从而更好地促进MOOC课程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我们应该对MOOC课程中所涉及的学习者、教师、视频录制人员、平台供应商等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建议,运用定量研究法对各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发现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此外,各区域高校之间应该进行MOOC课程上的联盟,结合各校优势专业进行MOOC课程设计、制作,并在一两个高校进行试点,从而促进地区教育资源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阿孜古丽·艾山.MOOC环境下《现代维语》微课程建设探 究(二)[J].课外语文,2015,(20).

[2]黄海瑛.MOOC课程的兴起及其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应 用[J].文学教育:中,2014,(5).

[3]覃新和.基于MOOC课程平台的教学设计策略探讨—— 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3).

[4]朱青生.北京大学MOOC研究——以“艺术史课程为例 [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

[5]傅霖,曾飞云.基于MOOC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以 UOOC平台《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 2015,(3).

[6]罗芳,杨长兴,刘卫国.MOOC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 《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2014,(9).

[7]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2014,(9).

[8]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 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

[9]徐卫红.利用MOOC提升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本科教 学质量[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10]杜光宇.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方式的探究[J].科技创 业月刊,2015,(1).

[11]刘晓鸥.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探讨[J].图 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1).

[12]付希金,刘青华.学科服务新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图 书馆课程服务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4,(22).

[13]魏江辉.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5,(5).

[14]李英孝.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学习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MOOC课程模式[J].河北科技图苑,2014,(4).

[15]康红梅,何雪琴.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 略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9).

[16]于爱华,MOOC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J].图书馆学研究,2014,(21).

[17]马秀娟,李娜,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J].图 书馆学刊,2015,(3).

[18]王媛媛,包海燕,基于MOOC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混 合式学习[J].兰台世界,2015,(23).

[19]张梅琳,黄丹.基于MOOC学习体验的在线课程设计分 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20]刘慧婷,王珊珊.MOOC课程在线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

[21]刘丽波.基于MOOC的学习行为评价量规研究[J].湖南 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2]卢加元,吴鑫.MOOC课程平台功能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京审计学院MOOC课程平台建设为例[J].软件导 刊,2014,(12).

[23]李崇鞅.基于MOOC的基站建设与维护实训教学研究 [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24]李跃民,赵生慧,徐志红.提高MOOC教学效果的视频制 作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5,(5).

[25]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 刊,2013,(3).

[26]万海鹏,李威,余胜泉.大规模开放课程的知识地图分 析——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5).

[27]刘建.高校MOOCs课程中的版权归属探析[J].出版发 行研究,2015,(11).

[28]叶文芳,丁一.MOOC发展中的版权制度研究[J].科技 与出版.2014,(2).

[29]沈昊宇.“慕课”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再认识[J].教师, 2015,(32).

[30]王宇.MOOC如何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1).

[31]李昕桐.MOOC“中间人”:从课堂到网络[J].中国教育信 息化,2014,(2).

[32]范逸洲,王宇,冯菲等.MOOCs课程学习与评价调查 [J].开放教育研究,2014,(3).

[33]洪亮,冉从敬,余骞.引入众包的MOOC在线问答系统实 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9).

[34]刘玲.MOOC中同伴互评的功能与策略探究——以edX、 Coursera平台及北京大学的MOOC课程为例[J].工业 和信息化教育,2014,(11).

[35]李科成.基于MOOC的校内小组协作学习[J].学园, 2015,(32).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文献综述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