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兴,曾梦宇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茶文化在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吴志兴,曾梦宇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对于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探讨和研究了茶文化与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其应用,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美学意蕴和哲学意蕴及其与高校管理类人才个人素质修养的关系,从知识传承、精神培育、保健养生三个方面探讨了茶文化对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最后研究了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和增强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水平和效果。
茶文化;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应用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茶及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和符号语言已经深深地镌刻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茶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合了儒释道以及其他百家的文化思想的精髓,茶文化在今天的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征是科学与艺术并重,这是由管理的特征所决定的,因此茶文化在高效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对于全面提升高校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对茶文化美学意蕴、哲学意蕴及其与高校管理类人才个人素质修养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茶文化对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继而研究了高校管理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如何应用和推广茶文化的具体举措。
1.1 茶文化的美学意蕴
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茶文化,茶文化之美表现在物质层面的茶色、茶香、茶味之美和精神层面的茶意境之美,茶色清新,怡人耳目,茶香醇厚轻盈,让人回味无穷,茶味清冽甘爽,沁人心脾,物质层面的茶文化之美带给饮茶者最为直接的生理体验和愉悦感受,而茶文化的意境之美是由茶的物质层面之美所带来的愉悦享受并在此基础上幻化而成的高川流水、田园松涛等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在这样的意境中,饮茶者宠辱皆忘、心情舒适而恬静,抛却了内心深处的压力和抑郁,历史上很多的名诗、名画等文艺作品的创作或主题都与饮茶或茶文化有着直接联系,这也反映了茶文化可以带给人生动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1.2 茶文化的哲学意蕴
茶文化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哲学文化,在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家的中庸、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道家的无为、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和烙印最为深刻,影响也最为深远。儒家思想带给茶文化的最为核心哲学理念就是和,即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在于和谐、理性与节制,以此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并实现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中保持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儒家的这种思想与平和的茶性是内在统一的。自然之道是道家最为崇尚的哲学境界,无为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处世之道,茶文化中饮茶者借助茶来实现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从饮茶之中体会和领悟天地自然和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从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和内心境界的超越与升华。
1.3 茶文化与高校管理类人才个人素质修养的关系
高校管理类人才将来要从事管理领域的工作,而管理本身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高校管理类人才在个人素质修养中不仅要掌握与管理相关的科学与技术手段,而且还要把握其中的艺术性,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就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类人才的个人素质和文化艺术水平,从而提升管理技能和管理素养。高校管理类人才通过系统的茶文化训练和熏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修身养性,借助温和的茶性,培养自己稳重温和自然的心性,并在此状态下领悟和体会自然之道、管理之术以及相关的管理手段、技能、工具等,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与修养。
2.1 知识传承
茶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兼容并包了我国众多的传统文化精髓,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上茶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容,高校管理类人才未来的职业导向和岗位需求必然要求其掌握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哲学知识以及其他知识,而这些知识有相当一部分都可以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得到启迪,茶品、茶器、茶技、茶俗、茶诗、茶词、茶画、茶建筑等,这些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在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进行结合管理类专业特点和要求等的提炼,从而形成一门适应和满足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要求的文化通识课程,不仅可以促进茶文化在高校管理类人才队伍中的传承,而且还有助于拓展和提升管理类人才的学习内容和管理素养。
2.2 精神培育
茶文化的美学功能、茶文化所推崇的君子品质等会对高校管理类人才产生积极的精神培育功能,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审美思潮环境,茶文化有助于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包括管理类人才在内的大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审美态度,引导他们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从而提升审美境界和层次;茶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和、质朴的精神品质,可以有效的引导和修正现代社会快餐文化对高校管理类人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消除他们的浮躁和浮华,回归朴实,认真学习;茶文化所推崇的君子品质有助于引导和启发大学生注重对自我内在品质和修养的审视,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品格。
2.3 保健养生
高校管理类人才通过学习和了解茶文化,有助于他们对于茶文化保健养生功能的了解,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饮茶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压力和紧张感的释放或排解,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稳定,养成健全的个人人格和稳重平静的心性,另外茶叶中所包含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对于人体具有较强的保健作用,促进消化、消除疲劳、益神醒脑,从而有助于增强身体保健和养生。
3.1 将茶文化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如上所述,茶文化对于高校管理类人才综合素质和素养的作用、功能和价值,因此有必要在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将茶文化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从高校教育实践来看,茶文化通识课程的影响力与其他通识课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茶文化讲授老师个人的研究深度和修养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茶文化课程在很多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并没有作为常设性科目,因此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要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地位,不仅要将其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还要注重讲授老师个人的茶文化修养和研究深度,注重茶文化课程体系的规范化,找准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契合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加强对茶文化课程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对于不能完成和达到茶文化课程学习要求和标准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以此来督促学生学习茶文化课程的主动性,适当的压力对于茶文化课程的初步实施和学生的学习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通过多种形式增强茶文化在高校管理类人才中的影响
对于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而言,将茶文化引入其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茶文化应用的实践也表明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还十分有限,为此需要通过举办茶文化讲座、展览、茶座、茶话会、茶园观光、茶制作、茶具观摩等多种形式扩大茶文化在高校管理类人才中的影响,通过邀请茶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专家或知名学者开设茶文化讲座,并借助校园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同时结合管理类专业的特点,邀请一些企业界、管理界、培训界等对茶文化具有一定研究的成功人士进行管理实践讲解,让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地了解和体会茶文化对于管理实践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从而增强其对茶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鼓励管理类人才开展茶文化与管理专业结合的相关研究工作
对于高校管理类人才而言,其学习的管理理论和知识要远远大于其所掌握的管理技能与实践,而理论相对于实践来讲又通常是灰色的,因此要切实增强管理类人才学习和掌握茶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就应该鼓励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相关的茶文化实践与研究工作,诸如如何制定茶叶的品牌推广计划、如何搜集和整理茶叶的市场信息、如何进行茶叶的包装销售、如何发现一个茶叶品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改善策略等等,另外如何将茶文化的精髓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如何将茶文化的和谐、中庸的观念应用于个人人际关系交往之中等,对于茶文化与管理相结合问题的研究可以有助于管理类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茶文化及其与管理专业的关系和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其学习茶文化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引导管理类大学生将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的实践之中。
[1]李敏.浅议茶文化与女大学生修养[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1):208—210.
[2]赵艳红,贾红文,白雪.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2):167.
[3]张瑞静,平玉霞.茶文化的缘起及其发展[J].文学教育(下),2009(4):38-39.
[4]施由明.试论中国茶文化与中国国民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9(3):155-158.
[5]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5):58.
[6]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凯里学院2014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黔教高发〔2014〕378号。
吴志兴(1979-),男,贵州天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