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

2017-02-05 09:02:34
福建茶叶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西英国人英语翻译

张 婷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对比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

张 婷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我们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国家、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我们若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学习这门语言,这也是为何英语会成为我国第二语言的主要原因。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就如中国的茶文化逐渐被西方所接受,但由于两方长期以来无论是在风俗习惯、认知角度,还是在文化背景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文章认为有必要针对中西茶文化这方面内容渗透到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对比,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英语翻译教学;中西茶文化;思考和建议

1 引言

茶始于中国,经过千百年各国商贸的往来而流传世界,茶因其独特的气质、迷人的香味以及香醇的口感而被西方世界认同、接受,当具有东方特色的茶在西方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其逐渐成为了迥异于东方茶文化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西方茶文化,如:德国的柠檬茶(LEMON TEA)、英国的红茶(BLACK TEA)以及美国的冰茶(ICE TEA)等,当中西茶文化交融在一起,对于饮茶人是极具吸引力的,好似东方茶的温婉,西方茶的热烈,对于这样的新形态的中西茶文化,我们认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是有必要进行对比的,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将两种不同的茶文化汇聚到一起进行理解,也利于茶文化的可持续传播和发展。

2 中西茶文化

2.1 关于中国茶文化概述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只不过当时的“茶”并非称为“茶”,而是“荼”,这是具有苦涩味道的饮品的代称。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来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对茶的记载越来越多,如:在华佗著作的《食经》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其将茶视作是能够清心明思的一种植物,随后便有人挖掘出了茶所具有的药用价值,以此古人“以茶养生”的历史渊源便奠定了基础。

提到中国茶,就不得不提到陆羽这位著名的“茶圣”了,其对于茶喜爱如痴如狂,在他的传世名作《茶经》中就详细的对中国茶叶的烹制、品种、味道、采摘以及色泽等进行了记载。自《茶经》在民间流传以来,其被人带向了日本,这也是日本著名的“茶道”的文化起源。

中国茶文化迅速而灿烂的发展着,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在茶中流连忘返,到了宋元明清使然,与茶相关的诗词、书法以及绘画等作品数不胜数。从最开始茶只能是达官贵人们才能够享用的饮品,后来慢慢变成了各阶层人民都能够享用的饮品,当今天茶在国民心中的重要性只增不减,其同居家生活中的柴油油盐一样,是必备的生活必须品,并且随着国家政府的鼓励和政策性扶持,国内的茶叶种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无论是种植的规模,还是种植的质量相比于从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茶逐渐成为了我国人民走亲访友的见面礼,是新时代背景下新活力的象征。

2.2 关于西方茶文化概述

文章主要阐述的是英国的茶文化。茶始于中国,却在英国欣欣向荣的发展着,“下午茶”仿佛是英国人生活习惯的代名词,每一个英国人从小都会接触到“下午茶”,对于他们来说这并非是一种饮食习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是,追溯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史,英国人对于茶的了解始于十七世纪,在这之前他们对茶在他们脑中没有任何概念,不知为何物,对于茶文化在英语的兴起还要从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王后说起,凯瑟琳是葡萄牙公主,从小就接触到了茶并喜欢上了喝茶,成年后,其将茶作为自己的嫁妆带去了英国,最开始凯瑟琳的饮茶习惯影响着王室成员,后来就流行到了民间,随后英国的茶文化便形成了。

英国人为何会将茶叫做“TEA”呢,这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英语中并没有同茶相对应的词,于是英国人就根据中国闽南语的发音“特”,音译成了“TEA”,即中国的叶子。但是相对于中国人饮茶的随性自然不同的是,英国人的饮茶极为苛刻,严格的限制了饮茶时间,如:一到上午十点半或者是下午四五点,英国人就停下手中的一切工作,安心饮茶,在英国人的眼中,茶休时间一到就必须停下来饮茶,并且饮茶不是随便饮的,还需要搭配一些三明治、布朗尼或松饼等甜品,并且古板的英国人认为只有上述甜品才能够完美的契合于茶,因而是不会随意变更的。

2.3 关于美国茶文化概述

美国的发展史很短,两百多年,在历经千百年的中国和英语面前,还很年轻,正是因为它的年轻,所以它始终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同中国茶文化的温婉,英国茶文化的优雅不同,美国茶文化更多的是当下感受。为何这样说,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做事讲求便捷、效率的美国人,本身就没有多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他们对于茶以及茶文化的理解都是很浅的,大多美国人仅是将茶作为可乐、咖啡等替换的一种饮品,不谈感悟、品味,最重要的是好喝不好喝。美国人的创新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将茶叶改造成了同咖啡一样的冲泡方式,在美国超市中随处可见“速溶茶”,而完整的茶叶却是很少见的,这可能就是茶叶在美国的一种新的“入乡随俗”的方式,而这也成为了新的一种茶文化分支。

3 对比中西茶文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不同

3.1 关于英汉茶文化的翻译

历经千百年的生活与生产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一种文化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语言习惯,地区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习惯上也存在着差异,而这便会对人们在英语理解以及翻译中西茶文化中造成影响。为了缩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所存在的中西茶文化差异,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应当以英语以及汉语文化作为切入口,对比两者在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历史典故等地方存在的差异,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理解,并在翻译中渗透文化精髓。

3.1.1 对比生活环境

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本源自生活环境的不同,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民长期处在封建社会环境中,千百年来社会的主导一直是农耕文明,未曾改变过,而茶有被国人视作是生活必需品,是重要的一项农作物,因而关于茶的歇后语、成语等多的数不胜数,这是古人生活的总结,也是智慧的结晶,诸如“人走茶凉”、“三茶六礼”以及“不茶不饭”等。英国由于地处偏僻,几个世纪以来都没有形成较高的商业文明水平,直到东方的茶叶传入英国兵而形成文化以后,英国人才从茶的饮用当中总结出了很多与茶相关的习语,诸如“A tea hound”是对那些混迹于各种社交场合,类似于舞会、茶话会等场合无事献殷情的花花公子。

3.1.2 对比历史典故

我国人民不仅喜欢饮茶,并且还创造了很多与茶相关联的经典故事,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赋予茶新的一种寓意。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人都知道,每一种所谓的名茶的背后都有着精彩绝伦的故事,或赋予神话,或赋予人文情感,诸如西湖的龙井名扬天下,其的故事起源于乾隆年间,说是当年太后生病了,宫里的太医束手无策,这时有人上贡了西湖龙井茶,太监煎给太后喝,一天后,太后的病奇迹般的好了,于是龙井便成为了贡茶;福建的铁观音,源自种茶人夜寐时梦到观音大士而出名的,并取名“铁观音”。由于我国名茶的故事由来,西方人是不清楚不了解的,因而我们在对这些名茶进行翻译的时候是存在很大阻碍的,单一的直译不仅达不到翻译的效果,还难以将茶名中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来。而在英国,最有名的与茶相关的词汇莫过于“Afternoon tea”了,其也有着属于自己国家为人熟知的历史典故,该故事源于十七世纪的英国王室,是由当时的王后在宫廷内掀起的饮茶风,随后就流传到了民间,也是便由“Tea break”衍生了出来。基于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从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以及发展历史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英语翻译。

3.2 思考和建议

在英语翻译中我们较常使用的是意译、音译以及直译,不同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而各自所发挥的优势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字词句的具体意思进行翻译,以此使最终翻译结果的正确率较高。一般而言,多使用直译或音译的办法对茶名进行翻译,如:黄山毛峰、碧螺春以及龙井会直接被翻译成“Huang shan mao feng tea”、“Bi luo chun tea”以及“Long jing tea”。另外,对于国外的 iced black tea 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冰红茶。

通常使用意译结合直译的办法翻译短语,如:紫砂壶被译成zi sha tea pot,那么西方的tea spoon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茶匙。我们认为意译的办法用于成语的翻译中是最佳的,如:“storm in a teacup”若是直接翻译则是“茶杯子里的风暴”,明显这样的翻译并不科学,不合理,我们应当从其字面意思进行理解,应当音译成“小题大做或大惊小怪”。

4 总结

综上所述,中西茶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是与当地的人文风情、风俗习惯等有关系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在日常英语翻译教学中若是涉及到中西方茶文化,首先应当做的是从各地区历史典故、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进行对比,在学生了解到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历史后,再根据翻译的类型,是句子还是短语来选择翻译的方法,从而确保翻译结果的形象以及生动。

[1]张思永.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学术考察与理论述评[D].南开大学,2014.

[2]陈敏.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较 [J].福建茶叶,2016,(8):368-369.

[3]穆文超,李权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268-269.

[4]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D].湖南大学,2012.

[5]熊欣.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6]张静波.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校园英语,2014,(35):238-239.

[7]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220.

[8]卢华.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校园英语,2016,(15):31.

张 婷 (1981-),四川成都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美国文化。

猜你喜欢
中西英国人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艺术品鉴(2020年3期)2020-07-25 01:53:40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2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玩具世界(2017年8期)2017-02-06 03:01:38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