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颖颖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中的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盖颖颖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西方国家自传入茶叶后,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囿于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差别,中西方的茶文化自然存在不少差异。笔者以中英两国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将二者进行对比。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比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打造高素质的外语教师团队,切实抓好外语教学。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已经变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密切交织的联系,透过茶文化能够清晰地展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容。17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向欧洲运输大量茶叶,自此茶被西方国家当成一种独特的饮料,逐步传播开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茶文化。
笔者以中英两国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将二者进行有效对比。以下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1.1 中英两国对茶叶种类的偏好不同
通常情况下,中国更倾向于饮用绿茶,这是绿茶具有清心明目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英国人更偏爱饮用红茶,喜欢红茶的醇香和浓郁,从中国出口到英国的绝大部分茶叶都是红茶。迄今为止,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中国对英国绿茶的出口量出现了上升态势,也能够看出英国人民对茶叶种类的偏好逐步在改变[1]。
1.2 中英饮茶习惯和方式的差别
通常情况下,中国人更乐意饭后饮用一杯清茶,随时随地都可以饮茶,既能够放松心情,又可以提神、解腻。英国茶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养成了喝午茶的习惯,它涵盖了下午茶和上午茶两种。我国喜欢饮用传统绿茶时,一般情况下只是用沸水沏茶叶,但是英国饮茶的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它们的红茶通常情况下要加入适当数量的糖类和牛奶等多种调料,佐以茶点食用。英国的这些饮茶习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世界范围内的茶文化,变成了该国在饮茶文化的鲜明特色。对比两个国家的饮茶方式,能够注意到饮茶文化已经出现了重大发展和变化,在各个国家表现出了鲜明的茶文化特色。
1.3 茶文化背后的茶道精神和思想状态的区别
从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差异来看,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茶道精神。我国的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丰厚沉淀,不但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惯,而且承载着鲜明的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人们可以从中国的茶文化中,循序渐进地感受和品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从而达到精神的进一步升华。中华民族的茶道精神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并在其中深深扎根,稳步扩散开来,将道教、佛教与儒家文化的精神内容都融汇进去,体现出了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精神情怀[2]。
中国茶文化体现了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英国的茶文化则呈现出了显著的物质享受和追求。英国的茶文化只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和中国底蕴深厚的茶道精神比起来,英国茶文化的精神显然不太丰富,但是却比较讲究形式。英国人善于营造优雅舒适、悠然自得的饮茶环境,从而体现出自身与众不同的精神格调和生活品味。二者相比,也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资源、技术、资金等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频次激增,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深入。我国经常翻译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英语新闻。与此相关的英语新闻日益增多。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势必会牵涉到跨文化交流。这就需要广大外语教师充分地做好文化教学,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以中英茶文化比较为切入点,指出了必须要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它需要广大外语教师扎实做好英语教学,具备高超的英语文化知识,持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Hanvey(1979)认为,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参与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诸多文化内容的敏感性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对共同文化和不同文化的异同特征的实际敏感程度,在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时,按照目标语的文化内容,自觉地、合理地优化本身的语言输出和语言理解的意识[3]。因此教师在讲解英美文化概况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和讲解中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和双方的异同,充分地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与语法要求保持一致,准确全面地传递源语言内容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每个英语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既要精通英语的语言知识和习惯用法,也要熟络英语语言背后折射的文化内涵,克服中英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障碍,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笔者以茶文化为切入点,提出了的打造高水平的外语教师团队的具体策略。
3.1 必须具有构建和优化教学内容的能力
在讲解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应该将其置于《英美概况》或者文化教学的内容中,还要合理地分析和把握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立足于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合理地构建和优化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必须要重视以下两点,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教学效果,首先,虽然是在讲解英美国家的茶文化,但是应该切实以中国茶文化为主要参照对象,以它为知识根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展示中西方在不同的茶文化框架内的具体差异性。其次,在讲解中西方茶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差异化教学,又要从二者的差异性中总结和提炼它的具体形成原因,概括与国民性关系密切的文化内容,才能更好地契合英美文化的英语教学主旨[4]。
3.2 优化文化内容教学的能力
长时间以来,国内英语教学始终以语言知识教学为首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更准确的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等,当前亟需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既向他们展示中英茶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历程,又向学生展示当前中英茶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观赏中英文化的茶礼俗以及饮茶习俗时,让他们把握中英两国各自的地域特点,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理念和思维模式。也可以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深入地体验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破除仅以语言讲解来呈现文化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丰富英语文化内容,而且还能够利用更多、更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服务于中英茶文化的教学需要。
3.3 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让学生观赏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文字描述、茶具、茶叶景点,或者英国多个著名影视作品中英国茶文化的部分,如茶礼俗、茶艺表演以及茶道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英茶文化的差异,让他们充分地感受茶文化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内涵。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和转换教学方法,以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眼下国内高校业已普及了多媒体技术,它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出了显而易见的优势。教师可以播放关于中英茶文化的PPT,引入相应的影音片段和音像视频等形式,将静态化的英语知识转换为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呈现出更具体、更直观的教学内容。在中英茶文化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传统的讲授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象中英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可以直接播放中国与英国在品茗、喝茶方面的影视片段,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语感,使他们有效地把握和理解这方面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例如《傲慢与偏见》是非常知名的影片之一,它的不少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英国上流社会人士钟爱有加的下午茶习俗,教师应该让学生观看与下午茶有关的视频内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英国特有的下午茶习俗,然后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和中国茶文化对比起来,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5]。
3.4 系统研读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只有深入地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不断品味和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高度重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深入研读那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发展变化的国学书籍,有意识地比较中西文化的各个方面,打牢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文化传播中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教师还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英美概况》、《英美文化史》、《英美文学史》等多种内容,强化自身修养。定期关注国内外的各种新闻热点和问题,大量阅读欧美主要的媒体新闻和信息,积极关心国内外时政要闻,养成每日听新闻、读报纸、查看英语新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还要大力阅读各种英文材料,观看原版的英美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阅读他们的网络交流信息和资料,从多个层面把握英语国家的文化日常状况,风俗习惯、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等。只有打牢中英文化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讲解和阐释这些内容。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重要,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就需要人们具备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讲解和教授外语知识和技能以开展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当成切入点,有效地开展外语教学。要求广大外语教师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对比中西方茶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此为基点,持续丰富英语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运用能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外语教学团队,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1]闰虹.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8):307-308.
[2]穆文超,李权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268-269.
[3]李颖.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J].唐都学刊,2015,(2): 74-75.
[4]徐天兰.论英语教学中中茶文化的均衡传播[J].福建茶叶,2016, (12):285-286.
[5]汪淑丽.融入中英茶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学课堂创新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01):186-187.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团队建构研究,课题编号:14CWXJ56
盖颖颖(1980-),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