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高丽
摘要:四川绵竹年画作为“年画四大家”之一享誉中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作为宝贵的民间艺术,它所反映的民风民俗、社会生活、以及群众精神世界是值得探究的。作者在对绵竹年画村实地考察后,结合自身专业探讨绵竹年画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关键词:绵竹年画;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
年画是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中国画的一种,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用以迎春贺岁、营造节日气氛及装饰环境。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贴门画的风俗。清代中叶最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张贴年画的习俗,而且根据地方特点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大多数年画含有祝福的寓意,画中有情节、有故事,画面具有回味性;强调画面完整平衡的构图,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大多气氛喜庆愉悦,色彩鲜明,场面热闹。
一、绵竹年画的风采
绵竹年画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归为以下四点。①实用简单:民间艺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所描绘的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且符合民众的审美。因此绘画表现往往用夸张提炼的手法在造型上大胆取舍,具有强烈的装饰性。②率真质朴:民间艺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他们在闲暇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趣味,凭着自己直觉,进行自由想象发挥作画。他们的作品土生野长,有与生俱来的乡土味。③象征寓意:民间艺术由于受民族传统的支配,故大部分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④色彩强烈:由于实用及审美的要求,民间艺术大多有着强烈的气氛,色调对比浓烈,夸张的造型表达,散发出强烈的装饰味。根据年画的特点不难看出,年画艺术创作中饱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淳朴直接、火热向上的态度。这种淳朴、强烈的情感通过艺术的形式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记录着普罗大众内心最真挚善良的、最直率热情的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正是这种质朴率真、随意大方,热烈夸张的特点,民间艺术用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二、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作为艺术工作的我们,考察民间艺术能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下艺术家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问题。
艺术作品生产是一种充满能动性的活动,其特点必然使这一活动具有明显的主体色彩。作为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艺术家作为个人,其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趣味包含着主体意识、精神魅力会间接渗透于创作活动中。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艺术家对生活情感、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素质,艺术家的修养表现在对艺术本质的把握及艺术准则的理解能力上,艺术家修养的程度直接作用于作品的质量;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它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艺术创作离不开深厚的生活积累,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创作将变成无根的浮萍,飘荡无依。对艺术家来说,其思想境界、内涵深度与艺术观高明与否,与其艺术创作道路是成正比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的领悟、对题材的选择、对语言形式的提炼以及情感的把握等等都是影响艺术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纵观国内外艺术发展史,那些跨时代伟大艺术家都有双洞察世事眼睛,他们把握特定时代精神,高瞻远瞩的艺术创作思想,使其作品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深度和审美价值。也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代表那个时代,奏出艺术界的最强音。艺术创作是充满激情的活动。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他必然被要求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创造性。怎么才能使作品具有创造性?它要求艺术家具有创造精神。艺术家的创造精神是让其作品区别于他人艺术的特殊属性,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素养。有了艺术创造性的艺术家才会真正具有价值,这是艺术家的价值体现。艺术家的价值通过其作品体现,作品的创造性又是最为重要的。衡量一位艺术家水准的高,同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它是艺术有所突破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更是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一个艺术家若要使自己的艺术生命保持常青,就必须不断创造。
三、年画对艺术创作的启示
绵竹年画的创作主体是农民,他们的创作环境是“自由随性”的。在一种“求平安、驱邪晦”的心理下产生的情感表达,因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所致的单纯的单一的思想。正是由于艺术创作的主体的局限性,这样的艺术算不上完美。诚然,由劳动群众创造的年画艺术,是我国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为现代艺术发展提供养料的母体艺术。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探索、思考和借鉴是必要的。这里必然面对的是传统的继承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问题。
前面说到艺术家的生命力与价值在于创新。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炼优秀的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为创新所用。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我们要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可以说,没有提炼的继承,艺术发展就失去了本土根基,没有创新,艺术就失去了活力与生机。它要求我们,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在反映他所处的时代生活时,都要以过去时代的艺术中所积累的经验、优秀的传统艺术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在前进的道路上贯彻艺术的连续性。当然,艺术的继承不应是不断地重复过去的模仿主义,而应是包含在创新中的艺术继承,继承与创新是牢不可分的。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是根本目的。为了创新,艺术家对过去的传统艺术进行考察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符合时代,进行探索,进行艺术的创新。我们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进程中宝贵的精粹。艺术文化发展既是继承和积累的结果,又是不断融和和创新的产物。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新兴时代创新结合,给我们当代的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研究及实践。
四、结语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在使用工具之初,便衍生了艺术。而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的养分,艺术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取生命的营养,不断发现新的创作领域、新的创作题材,才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从产生新的表现形式。想要发展必定要求艺术家创新,创新是艺术进步的灵魂,是艺术发展繁荣的不竭动力是一位艺术家应具备的素质。如何推动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是每个艺术家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宁志奇.中国绵竹年画研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
[2]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