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彦
摘 要: 广场舞作为一种全民性舞蹈形式,适合各个年龄群众参与其中。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地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广场舞是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地区经济、环境、文明人文和风俗习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积极发展广场舞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追求的体现,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广场舞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然后论述了搭建广场舞平台,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广场舞发展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广场舞 公共文化 重要作用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357-02
广场舞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这种舞蹈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不受时间、地点和专业素质等要素的限制,任何群体都可以参与其中,是当下群众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之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只要有广场,有空地,都可以看到广场舞的身影。广场舞的兴起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产物,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注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虽然广场舞是一种群众自发的娱乐活动,但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引导,在社会文明和谐的前提下,促进广场舞发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一、广场舞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1.促进群众身心健康
积极参与广场舞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人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协调身体机能,使身体肌肉能够得到很好舒张和放松,提高身体肌群力量。同时,参与广场舞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在练习过程中心率和呼吸地加快,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内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现阶段,参与广场舞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这个群体人群的心肺功能较差,往往会患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不适合从事剧烈的活动,而广场舞节奏舒缓,主要以肢体运动为主,强度不大,对改善中老年人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锻炼的同时,在音乐的节奏中能让身体机能得到协调,享受音乐,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2.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家庭和睦
广场舞的参与人群虽然多种多样,但广场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同样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是一项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艺术表演形式,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丰富人们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广场舞形式和内容,反映出群众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群众广泛参与其中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使得广场舞在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地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较大,部分群众整天沉迷于网络、手机等电子化娱乐项目中。其中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容易引发矛盾。而广场舞可以让一起参与其中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话语,保证身心能够全面融入到舞蹈中,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家庭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广场舞的带动改善人们的不良习惯,从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惯中抽脱出来,对提高地区文明程度有着很大帮助。
3.提高群众的凝聚力
凝集力通常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合作形成的一种共同精神追求,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既影响着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对团队中单一个体的健康心理状况产生不小的影响。积极参与广场舞能够锻炼个体共同协作的能力,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提高群体中每一个群众参与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提升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通过小团队的带动,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素质和修养,这将会对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二、搭建广场舞平台,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的分析
1.加强组织领导
丰富的公共资源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国家公共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和谐发展,国泰民安的有利催化剂。推进公共文化应不分老幼、不分男女,应该平等对待,协调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分类管理和建设。将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分类,为广场舞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场地和舞台。积极建设多样化的健身场所,丰富群众文化娱乐形式;其次,给予资金和政策帮助。结合地区广场舞发展,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款和矛盾处理机制,广场舞发展要有序,不能随意开展,不能扰民。切实保护好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好各方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公共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再次,积极推进城乡文化建设。要重点关注地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切实维护好中老年人文化权益,积极鼓励这些人员参与到广场舞中,不断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第四,强化社会管理,推动广场舞有序发展。积极协调地区各个社区和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广场舞建设服务体系,成立广场舞组织协会,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广场舞发展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
2.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部门的文化引导作用
基层文化部门应该利用好自身文化优势,积极引导不同层次群众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整合地区自由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文化服务更加主动和全面。基层公共文化推广工作要全面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转变发展理念,要全面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强化对广场舞的引导和艺术辅导。通过对广大群众进行培训教育,可以让参与者能够掌握基本舞蹈和音乐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不断地提高参与者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要积极配合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开展多种主题新颖,思想性鲜明,有带动作用的广场舞活动,保证人民群众在活动过程中心灵得到启迪,身心得到锻炼,精神得到升华,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逐渐改变广场舞过去无序的发展状态,吸引更多的群众全面参与进来,以提高广场舞的生命力和活力,确保广场舞能够良性的发展下去。
3.为广场舞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首先,要进一步研究好广场舞的特点,对群众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进行全面总结,在满足群众锻炼身心,提高身体素质,自娱自乐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多编排一些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练习的广场舞节目,从而保证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众能全面参与进来;其次,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要重点培养一批乐于从事文艺活动的基层业余文化骨干队伍,通过他们的带动,调动起基层地区群众参与广场舞的积极性,确保地区广场舞活动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最后,通过组织和举办多种形式的广场舞比赛,增强广场舞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广场舞节目整体的艺术表现能力。
此外,还要拓展多种渠道,为广场舞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带领和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拓宽宣传渠道,不断扩大广场舞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桥.社区体育运动开展中权利冲突的法律调整——从广场舞纠纷切入[J].体育与科学. 2015(01)
[2]赵军辉,唐炎.全民健身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J]. 体育学刊. 2015(01)
[3]侯胜川,宋梁.“广场舞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探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李孟玲,王志友,董芳芳,曹雪梅,吴娜娜. 广场舞对农民人际关系互动的影响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08)
[5]颜晓双.中国现代社区新文化景观—群众舞蹈——论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6]欧光艳,梁传诚. 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竞技与广场舞蹈[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7]李少奇,邹子为,陈以璇. 广场健身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09(19)
[8]徐箐,肖焕禹,陈玉忠.老年体育与积极老龄化——上海市个案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