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业叫“农民”

2017-02-04 18:24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有一种职业叫“农民”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如今在中国农村,单纯依靠种地的少了、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多了,外出打工的农民少了、回乡创业的多了,争相进城的人少了、在农村务工的多了。这“三少三多”现象带来的可喜变化是,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催生着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给传统农业迭代升级注入着“新鲜血液”,职业农民越来越成为未来农村发展与进步最“吃香”的职业。

但是大部分留守农业人群仍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培育“新兴职业农民”已然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在现在的政策支持下,该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呢?

用教育让农民“体面”起来

年初,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由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的,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对种养大户等骨干对象,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二是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从业培训,使之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三是对所有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经常性培训,使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培育职业农民,要着眼提升农民职业化素质和能力。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基础条件建设。建设完善申报、审核、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农民提供在线教育培训和全程跟踪服务,全面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尤其是提升带头人和骨干的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

为此,甘肃省各地县相关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了培训教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7年,定西市农广校将通过着力落实“五个坚持”,进一步强化农民教育培训监管,形成以各级农广校为主体、农民培训基地、田间学校等多种资源和市场主体有序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市计划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0.27万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比例达到50%以上。

随后,甘州区紧紧围绕市区人才培训工作重点,抓住冬春季农闲有利时机,及时安排部署,扎实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历时3个月的培训现已全面结束。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19期8857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8357份,投入培训经费3.88万元。其中,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培训70期3325人次,畜禽养殖技术培训72期1486人次,特色林果种植技术培训23期611人次,节水技术培训4期170人次,农机操作维修及驾驶员培训10期280人次,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强农惠农政策、孝老爱亲、妇女创业等政策性培训32期2045人次,电子商务、农业普查等其它培训8期940人次。

甘州区紧密结合党员冬训、“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准扶贫、三下乡等活动,将6名市级“培训名师”和5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种植、林果、养殖、农机、水利5个培训服务团队,采取巡回交叉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社和培训基地进行科技服务。培训内容涉及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解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法规、高效特色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技术、日光温室蔬菜和设施葡萄栽培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机具操作维修、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电子商务现代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新政策、新技术、新品种的需求。

近日,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立足自身优势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河东乡、腰站子乡、沙河乡为塑料大棚种植户进行辣椒定植注意事项及要求的现场培训指导,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参加培训的农户有200余人。

培训会现场,技术人员实地查看了新建的连片塑料大棚,了解了农户种植意向,为农户通俗易懂地讲解了辣椒定植的种植注意事项,并现场回答了农户提出的问题。随后,技术人员现场亲自示范,为农户做表率,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此次培训,乡镇领导高度重视,现场参与并提醒农户需要注意的事项,激发了农户的动力。技术人员亲自定植辣椒幼苗,做出标准种植模板,农户按照做出的模板进行标准种植,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群众科学种植的意识,确保了大棚种植的规范性。种植农户要合理运用塑料大棚的优势,保持健康绿色发展,不断增加自身收入。

据悉,敦煌市农广校在莫高镇高效节水示范园农民田间学校举办了一期设施蔬菜实用技术培训班,重点讲授了测土配方施肥信息软件系统应用技术,来自园区的3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了培训。

园区种植户张克鈺说:“这种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方式非常好,专家与农民能够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技术、一对一解难题,有效提升了农民学员的种植水平。”

今年以来,敦煌市农广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按照有培训教室、有农家书屋、有上网电脑、有信息专栏、有实践基地“五个一”的要求,初步建成了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郭家堡镇设施养殖产业园、敦煌市祥云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所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学员150人,示范带动农户500余人,着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让农民参与学习,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团体精神,提高了农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助推了主导产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将学生上来学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由谁来管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明确认定条件;二是制定认定标准;三是实施动态管理。

今年,为巩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肃南县农广校强化举措,建档立卡,抓实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

一是分年度对所有参加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的对象建立培训档案,尤其是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根据产业发展实际从个人基本信息、产业发展规模、认定时间等级、扶持奖励情况、跟踪服务时间、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建档立卡,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进行跟踪服务。二是通过邀请市县农牧专家、当地的致富能手及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从技术咨询、政策落实、创业引导、信息共享等方面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全程跟踪和服务,随时掌握新型职业农牧民的发展状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做好跟踪服务记录。三是利用“企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适时发布农牧业生产资讯与动态、各类农牧业科技实用技术、惠农政策,及时为学员们送去新技术、新信息,解决了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深受学员的欢迎。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以来,肃南县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投身现代农牧业,肃南县制定了《肃南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和《肃南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截至目前,先后共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813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522人、现代青年农场主54人、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237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先后对2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进行表彰奖励,每个实训基地奖励6万元,共计12万元;对5个示范性家庭牧场、7个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饲草料加工点进行表彰奖励,每个奖励2万元,共计26万元;对3户活畜外销大户给予6万余元的补助奖励;对24户新型职业农民养殖大户给予贴息补助,每户补助1万元,共计24万元;对全县纯细毛羊养殖户给予饲草料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只细毛羊8元,对统一参加细毛羊人工授配改良者给予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只细毛羊20元。

据悉,秦安县组织专家对2016年参加培训的187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等级评审认定,共认定151名初级职业农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为他们颁发了农业部监制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被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接受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优先享受的相关扶持政策,被认定的151名新型职业农民将持证上岗,开展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指导农户进行春耕春管等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工作。

近期,瓜州县农技中心通过“回访+摸底”的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巩固培育成果、激发学员活力、遴选参训学员,为提升群众农业科技素质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广至、梁湖等9个农业乡镇,通过入户走访、现场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对往年培训的280名种植业学员进行回访培训,详细讲解了全县种植业发展趋势、设施果蔬等特色产业栽培和管理技术。针对温室管理不规范、不及时的问题,工作人员还向学员发放了《瓜州县日光温室生产情况记录本》,要求详细记录温室水肥、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管理情况,为设施果蔬种植提质、增产、增效、增收提供科学数据。同时,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和培育全覆盖的目标和计划,工作人员又深入布隆吉、沙河、双塔、锁阳城4乡(镇)开展了摸底调研工作,详细了解种植大户、种田能手生产发展状况,为确定2017年遴选学员和培育内容提供了依据。

此次回访摸底工作,共回访培训往年学员280名,摸底2017年拟实施乡镇学员300名,发放资料2400本(册)。

瓜州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由甘肃省农广校下达,瓜州县农技中心具体负责实施,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旨在培育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至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连续开展三年,围绕蜜瓜、设施果蔬、甘草、棉花、食用葵、枸杞、畜禽养殖、合作社经营等特色产业举办培训班118场(次),外出观摩培训40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80名,辐射带动农户达3000名以上,全面提升了全县农民群众科技种田的意识,进一步加快了瓜州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扶上马,送一程

制定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配套真正具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主要包括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

政策扶持,说到底还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的收入提高,自然会促进更多人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转型发展。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促进农民增收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激活农村沉睡资产,增加经营主体的扶持资金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国家已在29个县(市、区)试点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另外,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等多个指导意见也正在研究制定中。这些政策的目标就是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的收入。那么,针对经营主体来说,让有经营能力的经营主体把农村土地搞活,去把农村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更好的经营它。同时发挥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国家在补贴资金方面将优先给予支持。

支持创业创新,增加农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国家鼓励返乡创业。据统计,近几年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已达到450万人。国家在对下乡创业的财政、金融、用水用地政策和保险、社会保障、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对于返乡创业的经营者来说,除享受正常的农业项目、合作社等本身的优惠政策之外,不同地区还另有用水用地、减税免税或创业资金方面的优惠扶持。

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使经营主体和农民同时受益。去年全国实行“三补合一”政策后,耕地撂荒现象明显减少。为使补贴真正发给需要的人,就要切实改变补贴发放方式,补贴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并要求这些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另一方面,补贴要给真正在一线干活儿的人,杜绝不干活儿却享受补贴的情况。

推进产业升级,使经营主体和农民同时获利。现在我国农业产业比较落后,农产品利润低,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现在推行的三产融合、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等都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了,经营主体才能赚更多的钱;企业和合作社盈利了,才能给农民分更多的钱。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政策。农业、农民要增收,最终还是要落到产业上,只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才能真正使农业、农村发展起来,经营主体和个体农户才会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做强产业,就要有主体,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大力鼓励经营主体发展的原因。今年,关于财税、信贷、保险、用地、项目支持等政策,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等都将成为政策热点。

今年,《甘肃省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将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收入激励,以此带动全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支持相关高校和职业学校办好涉农专业。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助学和培训补贴政策,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将职业农民培养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县级培训基地和农业田间学校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为全面落实支持绿色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有效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促进绿色畜牧产业提质增效,根据肃南县政府《2016年度支持绿色畜牧产业发展县级扶持资金使用方案》及《肃南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试行)》,通过自下而上、层层审核推荐,并在乡(镇)、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经绿色畜牧产业提质工程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对5个新型职业农民创办的示范性家庭牧场、7个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饲草料加工点进行表彰奖励,每个奖励2万元,共计26万元;对3户活畜外销大户给予6万余元的奖励;对10户新型职业农民养殖大户给予贴息补助,每户补助1万元,共计10万元;对全县740户统一参加细毛羊人工授配改良者给予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只细毛羊20元,共计211.3120万元,奖励补助资金由县农牧委从绿色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中拨付兑现。

通过表彰奖励和补助,提高了农牧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增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为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标准生产及精深加工水平,突出“高原”、“绿色”优势,推进数量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奠定了发展基础。

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立足于当前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培养力度,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返乡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大学生投身到现代农业建设中来,更要从本地人力资源入手就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注重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建立产学研结合、农科教大联合和大协作的运行机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进一步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加大农村改革的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切实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中的各种烦恼,让农村真正成为干事创业的新天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各地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判断,准确把握三农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编辑:刘诗吟)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