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从"耕地种菜"到"职业发展"
本刊编辑部
近两年,电视上火了许多清流般的综艺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见字如面”,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从去年的“丢书大作战”,再到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无一不显示着现代人对于文化的需求,人们不再是一味地“傻干蛮干”,而是更多的关注到自身素质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农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耕地种菜到设施生产,从农村电商到乡村旅游,可以说,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年初,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这一目标的提出,让我们不禁思考,究竟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这足以说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人,核心在人。
过去说起农民,人们总能想到“农村真苦”“农民真穷”等词汇,当中国教育不断发展的时候,更多的农民陷入了“50后年龄大了种不了地,60后种地身心疲惫,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困境,“谁来种地”这个问题亟需破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说到底,就是“农民”这个词从身份到职业上的过渡,是农民关注自身发展,科学生产的结果。这种转变不仅源于政策扶持和国家需要,也是农民自身发展、自由选择的需求。
当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种地啥也不知道的“老农”,他们能够掌握自己的生产发展节奏,科学指导生产,甚至达到农业产业化的阶段,农民素质提升,生产质量提高,农业收入有保障,“农民”真正作为一种能够自由选择的“职业”出现时,“农民”也能在各类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这绝不只是一句口号,面对大部分留守农业人群仍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怎样真正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使农民从简单的“耕地种菜”到“职业发展”,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职业规划”,更需要落到实处的教育培训,如果真的能实现提升“新兴职业农民”总量的目标,将是促进现代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重要一步。
“新兴职业农民”究竟是如何解决农村人才短缺,提高自身发展的?本期《甘肃农业》将一一为您解答。
(编辑:刘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