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巧枝,柴国喜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 710123)
论修辞手段的运用
——以茶经的翻译为例
温巧枝,柴国喜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 710123)
中国传统茶文化历史深厚而久远,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灵活多变的表达形式。在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之中,有大量关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描述,因而也成为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之作。在对典籍《茶经》的翻译过程中,本文对其中独特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进行了生动形象的翻译和解读,使其最大化地诠释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内涵。
中国传统茶文化茶经修辞手法翻译
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它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密切相联,具有不可分割的意义,茶文化中所形成的茶类语言极其丰富,呈现出异彩纷呈、魅力无穷的特色和风格。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经典巨著《茶经》之中,欣赏到中国博大精深的茶风茶俗,领略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独树一帜的审美意趣,并在对典籍《茶经》的修辞手法的翻译过程中,可以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恒久传播。
中国传统茶文化经典之作《茶经》汇集了中国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哲理思想,在静心、修身养性、参悟的茶文化思维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在茶文化的入世之道、和合态度的浸润之下,我们可以将其与世界相通。
1.1 瑰丽的茶文化修辞思维
在典籍《茶经》之中,描绘了诸多饮茶习俗和文学艺术内容,其中不乏文人雅士的茶诗、茶词、茶事等方面的歌咏之作,这些也形成为中国独特时代背景下的主流文化,它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内容,为后世的茶学修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典籍《茶经》之中的词藻之华丽可谓旷古绝今,在瑰丽华彩的篇章之中,它犹如行云流水般,淌进人们的心底;犹如晶莹的珠石般,令人忍不住一再回眸,其结构之简约、用词之瑰丽、行文之流畅,即使用千字配图也无法言尽,这也使得典籍《茶经》成为蜚声国内外的茶学经典名著,而闻名遐迩。
1.2 底蕴深厚的茶文化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之中,它是中国人民在各种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理念,也是人们与大自然相融合的产物,它以中国儒家思想为核心和根本,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和沉浮,构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体系之一。其中的哲学思想耐人寻味、底蕴深厚,有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体悟、有儒家“和谐、中庸”的思想境界、有佛家的禅宗精神,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1.3 茶文化的思维精粹
由典籍《茶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思维精粹,总括而言包括以下内容:(1)强调入世精神。用修辞的手法来说,入世即是指言之有物、不浮夸,以表达事物的本质为要旨。(2)推崇乐道精神。所谓“乐道”精神,也即追求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真善美的精神。(3)弘扬和合态度。在茶文化的修辞手法运用之中,其行文结构、语言组织、韵律节奏感、表达内容等方面,无不蕴含有茶文化的和合态度和精神。
2.1 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髓
语言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实体,它在文化运用和修辞手法运用的过程中,可以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髓。在五彩缤纷的茶名、简洁意趣化的茶事术语、真实贴切的茶谚语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丰富茶文化内容,并且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国传统茶文化精髓,还充分运用了比喻、借代、比拟、通感等修辞手段,这些不同辞格的运用,使“茶”这一“具象”更为生动和活化,其瑰丽多姿的风貌使茶文化平添了诸多异彩。例如: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过程中,由于茶被人们视为天地之精华,因而大多选用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物体,来比喻“茶”,如:“玉”、“银”、“龙”等,这些喻体极为形象地反映出中国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心理审美情趣。
2.2 更好地弘扬了中国传统茶文化
语言艺术是富于生命力的,它也是人类创造的结晶,当“茶”成为我国的“举国之饮”的过程中,有关“茶”的“开门七件事”就悄然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运用之中,如:献茶、留茶、供茶、给茶、奉茶、沏茶等,同时还不能忽视茶文化中的语言修辞的作用,它对于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具有多样化内涵的茶文化符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1 修辞手段在《茶经》翻译中的应用
在典籍《茶经》的翻译之中,运用了诸多的修辞手段,在《茶经》内容中有诸多关于茶的历史记录和传说。如在赞美四川茶的诗句之中,将四川茶赞誉为“冠六清”和“播九区”,可以说是一种最高的赞誉表达。而在其中的“冠六清”就是采用了修辞手段加以翻译的,它的涵义是指四川茶的香味和外形可以位于水、糖浆、酒等六种饮料之首;而“播九区”则是指四川茶的名气在中国围绕和传播。这两个富于诗意的概念表达方式即是采用了转喻的修辞手段。
在对《茶经》翻译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注释或背景,对其中一些经典的人物或事件加以解释。例如:在《茶经》五之煮的翻译之中,将茶叶在煮锅的第一碗谓为髓,称为“隽水镇”。通过研读,可以知道“隽水镇”是一个隐喻的修辞手法,它是一个组合词,即:胡安(隽)和Yong(永),其涵义是指“味”与“缠绵”相分离,这个比喻代表着文化精髓的存活时间。
3.2 文化桥接修辞手段在《茶经》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在翻译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功的翻译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和诠释,由于一些文化的因素,导致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蝙幅”在汉语之中寓示幸福和好运,代表和意喻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人格特征。其英文is pronounced则意味在英国的好运气。
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桥接的修辞手法,例如:在《茶经》五之煮的原文中:“铁我又水流于山谷者,……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在对这里进行翻译时,由于没有其他的替代品,翻译者将常用的短语“涓涓然”作为一个名词短语,巧妙地添加进入一个动词“滴”,这样,使之生成一个动词短语。这样,动词“滴”就可以使动作变得流畅和连续,给人以更强的审美体验和深入的感悟。
3.3 转喻、顶真修辞手段在《茶经》翻译中的运用
借代或转喻也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它是并不相似然而却相互关联的语言的替代或转喻,用英文表示为relativelyuntranslatable。例如:在《茶经》四之器之中,其修辞手段就采用了转喻的手法,“连蔽垂蔓”在原文中是指“莲花”和“曼陀罗”,它们wereengraved在茶灶,代表着茶和道家的佛教喻义。
顶真也是中国句法层面上的一种修辞手段,它犹如首尾重复英语的结构,用这种修辞手法也可以对《茶经》加以翻译。例如:丁振的经典茶翻译,就采用了这种修辞手段。在《茶经》四之器之中,原文为:肢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醇也。丁振将其翻译为:向心沸腾贡献一个长的肚脐,和向心沸腾帮助BubbleUp细茶,反而使茶汤的滋味更为醇厚悠远。这个翻译主要是形容茶煮沸锅的功能。译者采用两个“向心沸腾的‘一’”,突显出其原本的修辞意义和价值,使其完全转移为英语模式。
3.4 中英翻译的不同限制
然而,由于汉语系统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形合的语言,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因而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在英文翻译中较难保持其功能的对等。如:汉语修辞手法中的基础onhomophony有:Xiehou(歇后)、Cuozong(错综)、莫壮(摹状)、shuangguan(双关语)等,尤其是汉语经典词的内涵更难翻译。例如:在《茶经》二之具之中,顶模底床的翻译就存在较大的难度:在较低的房间加热,保持和控制文火,使茶叶保持干燥,并贮藏于楼上。在《茶经》五之煮章节中,“则其节若愧,愧如婴儿之臂耳。”,可以翻译为适当烘制饼茶的标准是要求饼茶的柔韧度像婴儿的手臂(baby’s chubby)。在《茶经》煮茶技术之中,拟声词的修辞手法是一种较常采用的比喻茶的经典,然而难以达到同等的翻译效果。
还有一些不容易被翻译成英文版本的经典修辞。如:在《茶经》四之器之中,原文为: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潘;沙湿于外,吸其炎焰。丁振在翻译的时候,难以将汉语结构中的“内”和“土”、“外”和“沙”相重复,无法保持原文的价值,而只能放弃功能符合性原则,仅从接近的角度对其进行翻译。
综上所述,我们从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对典籍《茶经》进行翻译,并尽量保护原文语言与目标语言的一致性,然而,有些原文中的修辞格是可以翻译的,而有些修辞格却是需要加以适当调整和弥补的。本文探讨了《茶经》古典文学作品修辞格的翻译手段,并尽量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同时我们也不应拘泥于某一种修辞格的运用模式,而要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使中国茶典籍的翻译更加原滋原味。
[1]丛玉珠.《茶经》中修辞手段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龙明慧.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15,02:98-106.
[3]王钰,姜怡.《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J].外语教育研究,2014,03:51-55.
[4]李丹.茶文化翻译中通感现象的有效翻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 2016,04:365-366.
[5]郑鹰.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策略分析[J].福建茶叶, 2016,04:328-329.
[6]姜怡,姜欣.从《茶经》章节的翻译谈典籍英译中的意形整合[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80-85.
[7]姜欣,吴琴.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52-155.
温巧枝(198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柴国喜(1980-),男,甘肃金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