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萍
(甘肃省武山县林业局,甘肃武山 741300)
浅谈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在林业生产中的现实意义
赵亚萍
(甘肃省武山县林业局,甘肃武山 741300)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对资源的最佳利用,其实质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最大限度的把农户的知识、利益、优势、劣势与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和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共同分享,达到利益的可持续性,找到资金、人员和能力使用的有效方法。在现行林业规划体制下引入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可创新林业规划方法,最大程度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林业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从而推动林业建设长足发展。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林业生产;意义
林业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不是纯粹的造林规划,而是将参与式贯穿于林业生产活动的始终,包括造林前土地利用综合规划、作业小班规划、苗圃管理、苗木招标采购、造林施工管理、造林后监测验收、病虫害防治、影响监测等,它的目标是在各个环节实现全程参与、全程监督这一理念。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包括三个概念:规划、土地利用和参与式。规划是在一个框架内安排未来活动的过程。土地利用包括造林在内的所有土地利用活动,是由个人进行的土地综合利用系统的一部分。参与式的意思是有关的个人作为决策者完全参与到林业规划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并承担责任。因此,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此规划把农户作为中心,实际上是把农户的知识、利益、优势、劣势与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和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共同分享、互相启发的过程。
2001年,武山县引入第一个林业外援项目“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SFDP)”,并按照项目社区林业评估(CFA)工作手册开展项目评估工作,此方法也是首次将“参与式”这一概念、方法引入当地林业建设活动。
2004年,中德财政合作甘肃天水生态造林项目启动实施,项目全面引入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这一方法,截止2012年底,项目累计在全县14个乡镇的49个行政村的58个自然村完成造林0.37万hm2,封山育林(P1模型)0.2万hm2,完成8所学校的校园绿化,筹建森林体验中心1处,支持私有苗圃8家,修建护林房5座,围栏876m,维修林道13 140m,永久性管护牌10个。项目培训各类人员86 304人次,女性占到培训人次的45%。其中培训工作人员2 426人次,受益人80 117人次,项目农户参与式培训3 761人次。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PMC1监测面积0.37万hm2,保存率100%,PMC3监测面积0.33万hm2,保存率88.9%,超出了其他林业项目保存率15个百分点,项目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交流,它强调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以及一个自然村内农民与农民之间就信息、观点、经验和知识的相互交流,因此,大多数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活动的目的是动员、激励、引导和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没有严格的方法,主要工具有村民小组讨论和村民会议、关键知情人访谈、群体访谈或小组访谈、大字报、现地踏查、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资源图)。
四、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在林业生产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一)改变了传统林业规划方式
传统的林业规划是一种“从上到下、专家完成”的规划设计方法,整个规划设计在图纸、房间完成,缺乏实地调查研究。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它确立
了农户(造林主体)的核心地位,以农户意愿为基础,在规划中把选定的土地作为全盘考虑,有助于解决、防止和避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它利用了农民的乡土知识、经验、兴趣、潜能和受到的限制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利用了技术人员的管理知识,这是所有规划的基础。技术人员提供严谨、科学的建议和服务,在遇到冲突时帮助农民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领导者则协调活动的过程,并保证遵守活动框架和规定。同时,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设定全程参与造林规划、整地、苗木采购、栽植、培训、监测等各个环节,保证了造林成功概率。该方法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林业规划模式。
(二)培养了一大批林业技术骨干人才
项目建立了一整套培训与推广组织体系,提高了造林的科技含量。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各个层次,通过开展管理和技术培训,普遍掌握了一整套林业实用技术,他们可以言传身教的帮带出更多技术人才,为当地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储备大量技术人才。
(三)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参与式土地利用把农业和其他土地利用规划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避免可能妨碍林业活动成功的冲突。规划过程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尊重树种生长自然规律,优先安排栽植乡土树种,在造林整地方式选择上“因地而异”,提前整地蓄墒;苗木按标准严格分级,运输过程采取各种保湿、防风干措施,造林点扇形分层假植,上山苗木泥浆蘸根、10~20株尼龙袋分装;栽植严格遵循肥土还原、“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乡规民约”成为造林后管护的“杀手锏”,使保存率明显高于其他造林项目。
(四)规范了林业生产各项活动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极大的规范了林业生产各项管理活动。由于全程参与造林规划、整地、苗木采购、栽植、培训、监测等各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设定了相应的制度与技术规程,因此,各项造林活动均被严格限定和规范,这种规范化活动突出表现在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及苗木管理中。护林房、林道、围栏建设、苗木严格执行招标或询价采购方式,依照项目标准评标议标,在严格审核竞标者的资格基础上,最终确定中标者,并签订施工协议或供苗合同,从而保证工程建设及苗木质量。监测被独立设置,工作独立,手段灵活。监测活动贯穿于整地、采购、栽植、培训、成活率调查全程,既起到提示提醒作用,又达到监督检查目的。
(五)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传统的造林项目,只是单纯的造林活动,考虑其他配套工程相对较少。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强调可创新林业规划方法,最大程度整合社会资源,解决林业建设功能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中德项目完成8所学校的校园绿化,筹建森林体验中心1处,支持私有苗圃8家,修建护林房5座,围栏876m,维修林道13 140m,永久性管护牌10个。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使用,促进了造林活动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了林业建设长足发展。
(编辑:王骏杰)
F301;F326.2文献识别码:A
1673-9019(2017)02-0020-01
2016-12-26
赵亚萍(1971-),女,甘肃武山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调查及勘查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