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玲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在庞大的我国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群体。广大农民收入的改善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的正确执行,使得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大多数农民的收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广大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分析,从而寻找积极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的经验和对策帮助农民尽快实现增收,从而使农村经济尽快繁荣起来。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9.013
0 引言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中有文件指出:应该把发展城乡经济放在发展经济的第一位,尤其是应该重点从发展农村经济抓起,要高度重视增加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实现农民增收,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有效循环。那么在积极发展城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工作进程中,我们要理性分析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和阻碍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找出积极的解决应对办法后尽快实现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村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宏伟奋斗目标。
1 影响广大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
我们通过实际调查不难发现: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日常经济负担过重,经济能力有限,执行决策不强,大多数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民的负担过重,让大多数农民对增加经济收入这一目标产生了倦怠心理。又由于农民思想的局限性,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也很难得到发挥。但是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农民收入的因素还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1 单一的农村种植业经济收入不稳定
现如今,大多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来源于单一的种植业收入。这种靠天吃饭的种植业,有时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会使种植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之大。其次,大部分农民种田科技性太低,不懂得利用科学技术种地。再者,受市场流通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有时会使得农民辛苦一年收入却少得可怜。而且,农产品结构也不合理,大多数农村地区发展种植业也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几乎占到了种植业总数的90%以上,油料作物、药材、蔬菜瓜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所占的比重仅占到总数的10%左右。所以单一的农村种植业使农民经济收入极其不稳定。
1.2 畜牧业收入波动性较大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一种主要方式被大多数农民所尝试。但是畜牧业价格波动性较大造就了此项经济收入极不稳定。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农民还在沿袭传统的养殖模式,落后的养殖技术使得猪牛羊等牲畜的死亡率较高,养殖水平的低下直接导致农民的经济效益受损。个体农户的养殖规模太小,大多数农民启动资金不足,不利于形成规模养殖。另外受畜牧业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有时也会使养殖户亏本。家畜的良种种苗进价的波动造成饲养成本的波动大,加之变化的市场价格影响农户的预期收入,从而打击农户的进一步生产和养殖积极性。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仅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4.1%,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使农民不能掌握先进养殖技术,也影响着养殖的经济收入。相关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增值跟不上也使得农民的收入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农民想在畜牧业实现增收,就应该重视发展畜禽产品深加工,但是大多数农村散养户没有完整的生产线,产品质量不佳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收入停滞不前。就拿杜尔伯特县这个畜牧大县来说,传统的畜牧方式使得当地牧民有着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的养殖经验。但是为什么畜牧业没有变成当地主导产业的关键就在于畜牧业发展的不稳定。尤其是畜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目光放得不够长远,以及没有看清发展路线,没有正确的指引等,都是这个畜牧大县的畜牧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原因。
1.3 非农收入减少
非农收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当属外出务工给农民带来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暂不讨论)。大约在2007年,我国农村输出的劳务可以占到农民总数的49%。外出务工成为农民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农村又出现大量劳动力滞留的现象。无业可就的农民收入自然很难上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回流,使得农民重新回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量劳动力的积累和闲置让农村不堪重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用于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让农耕的效率日渐低下也使农村种植养殖的竞争都变得更加激烈,如此,都不利于广大农村中的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除此之外,部分城市的户籍政策限制使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中稳定就业,也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了困难。所以说,大量农民剩余劳动力的回流和就业范围的减少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2 全面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的积极意义
2.1 全面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收入已有明显提高,人均支出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幸福感和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全面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2000年以后,人们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农村中农民吃、穿、住、行都有明显改善。农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走向富裕,买楼房、汽车也已成为农村人可以实现的梦想。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占城镇购房者总数的20%以上,农村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已经占到了拥有汽车人数的30%以上。大多数农村中农民的生活品质也还在与时俱进的提高,继续实现农民增收,还可以使农民实现更高的生活目标。
2.2 全面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村中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消费就会随之增多,有调查显示:个别地区农民的消费从2010年的每月800元增长至2014年的每月1020元,这一消费变化说明只要农民的收入增加,就会有效刺激农民进行消费,也就能够拉动内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实际上也向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为农民总数比较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必然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
2.3 全面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实现政治上的稳定
农民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各行各界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的社会问题。遍布祖国各地农村中的广大农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农村中大多数农民收入增加,才能实现农村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幸福感提升。全面稳定增加农村中大多数农民的收入能够使农民生活品质提升,也更能使农村中的广大农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以前的历史经验也足以说明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才能实现政治上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增加广大农村中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大大加强农民与党关系的稳定,实现社的和谐发展。
3 全面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3.1 改善农村单一经济结构
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现如今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结构还比较单一。要想有效地增加广大农村中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就一定要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不断进行科学的调整,这种有效的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我们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公正、公开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进程中,必须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石,不断向更深更远的目标前行。在日常的改善农村单一经济结构的具体工作中,应该着力加大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研究力度。在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农村的纯天然的农产品极易受到人们的青睐。除此之外,投入市场的各种农产品的质量也一定要严格把关。农村中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走入国际市场,同时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十足的竞争力。因为农业本身的独特特点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各个农村地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适宜的条件和理想的气候才能产生优质的农产品。同时,我们还要立足我国各地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各地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积极拓展农业生产思路,积极有效地发挥我国农村地方优势。如:我国的东部大力贯彻科技兴农战略,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我国中部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并优中选优,加快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和产业经营,把粮食产业做大;政府帮助农民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业流水线,商品加工保证干净无污染,这样的农产品可大大提高对买家的吸引力,销售额也将稳步增长,农民也自然实现增收。
3.2 加快农村财税制度等体制改革的脚步
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要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进行。尽快把农民承担的不必要的税费、杂费、统筹费,有计划的削减甚至取消,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民负担。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色产业税政策,改革农村征地和使用办法,把属于农民合理负担的“费”改为“税”,把农民和政府的利益通过税收来分配,让农民的利益在法律的保护伞下实现最大化。第二,要定期积极在广大农村宣传法律知识,使农民利益受到侵犯时,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第三,农村政府官员管理制度也要随之进行必要的改革,乡镇机构的改革应从基层服务抓起。力争精简政府机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从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一基本目标出发,脚踏实地地促进广大农民积极投入生产,也从对农民的催促变为鼓励。第四,公共服务的落实,行政执法有效公平也都是积极举措。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民的教育投资力度,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水平,为其掌握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尽量把一些大大小小的便于管理的乡镇集中管理,扩大规模,实现乡镇的一体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广大农民在规模经济效益驱动下更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经济收入的增加。第五,针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积极创新补贴方式,使补贴手段多样化,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同时,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第六,明确各部门的权力范围,科学规划村、乡、镇的财务开支,减少不必要开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3.3 发展非农业产业,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科技的发展,使农村劳动的效率增高,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土地有很多人在耕种,形成了劳动力的滞留。因此,首先政府应该鼓励农民走出小山沟,步入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的目标。第二,与此同时,企业的创新改革工作也要积极展开,高新产业园区的建立对于发展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村居民在各个省市间的流动,有助于实现人口的转移。而且,各个地区的人口实现了流通的同时,避免了个别城市出现人口拥挤的现象。第三,加快行业转变的步伐。当前,并不只是一线产业需要劳动力,指导产业发展由一线逐渐转变到二三线城市发展是一个发展的大方向。第四,由于目前农村中大多数农民的根本经济基础还是土地,土地可以说是他们的生活的本源,所以如果不能实现广大农民根本上的职业转变,那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随时可能再转移回去,造成剩余劳动力的回流。因此,必须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其非农就业途径与就业质量,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第五,改革城市户籍制度,让农民也可以在城市落地生根,然后他们就可以独立谋生,摆脱土地的束缚,完全的离开农村,真正的从农民向乡镇居民与市民进行转变。以上这几方面如能实现的话,农村人口的转移步伐就大大加快了,也就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3.4 密切城乡的配合,缩小城乡差距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从2004年到2014年这十年来,城乡收入差距一直较大。实现农民增收的另一个途径是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具体地把二元户籍制度进行深度改革,把户籍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入城农民落户。尽量做到把城市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之间户籍制度的隔离带去除,全力以赴地推进户籍改革制度的实行。尝试使“广大农村中农民被赋予了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这一在世界上被各国广泛认可的法律得到落实,我们要跟随世界的脚步,赋予农民这项基本的权利。联合国的一项法律中明确指出:在每一处领土内的合法居民们都可以充分享有自由选择居住地和随时按自己意愿迁徙别处居住的权利。这些举措也能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支持。
3.5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及其推广,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品质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农产品的供应形势发生了转变,农业行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更加要求我们做好发展农业科技的每项工作。诸如多样化的加工农业产品,尤其注重优质的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并且尽量做好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着力解决如何用科技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还要注重对国内外科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引导有能力的农业带头人独立进行新型农产的研发等。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的科技研发,并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加大农民创业产业的投资,建立健全的科研管理体系与科研转化体系。这些举措在提高农民的化素质的同时,也能实现了农民的全面增收。
4 结语
总的来说,切实的从我国农村中大多数农民经济收入现状出发,全面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不同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打破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广大农村中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宏伟目标,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王庆.关于黄冈市农民增收的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报,2009,(2).
[3]顾馨梅.新农村建设中促进苏中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3).
[4]黄黎平.农民收入构成及增长因素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6,(11).
[5]赵航,王庆.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J].乡镇经济,2007,(12).
[6]温桂荣.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J].企业经济,2007,(9).
[7]钟正和.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8]刘晓宇.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2).
[9]张鸿,郑林用等.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与策略——重点任务之区域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通报,2010,(26).
[10]李斌.常德市新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分析[J].河南建材,2008,(4).
[11]徐平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
[12]程怀儒.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重庆社会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