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
(杭电信工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陶冶
(杭电信工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统计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而且为利用数据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但是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统计学相当难学,不仅有比较多的计算,而且建立在概率、可能性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简直是高深莫测。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应用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以下简单介绍两个统计学的应用案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在案件审理中的应用。在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统计方法经常被用来分析证据材料。在法医领域,DNA测试已经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作用。DNA测试中就使用了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首先作出零假设——作为证据的DNA材料来自嫌疑人甲、备择假设——作为证据的DNA材料来自嫌疑人乙,然后通过用似然比测算出来的结果决定是零假设成立还是备择假设成立,最后作出判决,比如对指纹、笔迹以及头发等样品的匹配性的检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统计方法在法律事务中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无法用事实证据证明被告人行为是否合法的场合。迄今为止大多数这类需要使用统计分析的案件都涉及到了种族问题。最有名的案例之一是1987年美国佐治亚州的麦克克雷斯基诉坎普(McClesky v.Kemp)一案,麦克克雷斯基已因谋杀被判死刑,但他依据一项有关研究提出上诉,诉称在他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这项研究由巴尔达斯主持进行,研究者们通过分析佐治亚州2000多个谋杀案件及其审理过程,考察了230个能够表明审理过程不受种族因素影响的变量,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被控谋杀白人的被告被判死刑的可能性(几率)要比被控谋杀黑人的被告被判死刑的可能性大4.31倍,二是黑人被告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比其他肤色人种被告被判死刑的可能性大1.1倍。所以,被控谋杀白人的黑人被告很容易被判死刑。麦克克雷斯基的上诉以及其他许多表明死刑判决中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的研究,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得不考虑在司法程序中是否应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学的研究成果。最后,由于没有事实证据,最高法院以5票对4票的结果判定麦克克雷斯基败诉。但从那以后,以统计规律和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的对死刑判决的上诉大量涌现,其中不少以胜诉告终。
2.2 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早在19世纪,比利时著名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就开始把统计方法运用于犯罪研究中的定量分析。凯特勒认为:犯罪,就现象而言是偶然不定的,但在实质上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总结能够揭示这种规律。凯特勒对犯罪现象的统计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1829年以惊人的准确性预测出1831年法国发生的犯罪行为的总数和种类。由凯特勒开创的用统计方法研究犯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犯罪现象的规律性不仅表现在质的方面,而且表现在量的方面,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对个别的、偶然的犯罪现象的统计分析来找出那些一般的、必然的规律、特征以及联系,从而揭示犯罪的产生原因、存在条件和变化趋势,制定出遏制、预防、减少和消除犯罪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由统计分析和测算探索在某一时期犯罪集中于哪类职业的人,哪个年龄组,哪些地区,哪个时间范围,其集中程度如何,某些犯罪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发展趋势。
在司法制度相对先进和完善的美国,不管是司法部门还是法学研究人员都极为重视对犯罪的统计工作。美国的犯罪统计本身也是随着刑事实证分析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实证分析要求犯罪学家对具有地区特征、体貌特征或者性格特征的犯罪进行调查统计,于是官方的犯罪统计工作应运而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犯罪统计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犯罪案件和罪犯。此后随着犯罪率上升和犯罪日趋复杂,犯罪统计的种类和方式发生了变化,特别统计的对象逐步转向犯罪的受害者。1973年,由美国司法部主持、美国统计局进行了著名的“全国犯罪调查”(简称为NCS),NCS是一次抽样调查,以犯罪受害者为主要对象,采用直接与其谈话的方式,共有6万12岁以上的居民接受调查。此后NCS又持续了三年,每半年就采访一次,每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NCS的结果比警方掌握的信息几乎多了4倍,直接促进了美国社会对犯罪受害者的关心。美国的犯罪统计工作对制定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和进行犯罪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显示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服从程度、犯罪的倾向和趋势,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控制。犯罪统计已成为美国犯罪学和刑事司法体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