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德 王福彬 张 强 王乃东 莫 菊 张力学 天津蓟州区上仓粮食储备库
浅析智能化粮库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 张家德 王福彬 张 强 王乃东 莫 菊 张力学 天津蓟州区上仓粮食储备库
建设智能化粮库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粮食仓储当中。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当中的自动化管理以及信息网络等相关技术能够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存储。其中主要涉及粮情监控系统、智能气调储粮、智能出入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仓储信息管理等。基于此,本文就对智能化粮库的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让相关工作者对智能化粮库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粮食安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建设智能化粮库,能够保证粮库日常办公顺利进行,并提升出入库作业和仓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工作量,降低损耗,保证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在智能化粮库建设过程中,能够保证储粮的科技化水平得到提升,为消费者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同时还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智能化粮库是新发展起来的事物,《粮食大辞典》中未作出相应定义,具体建设内容与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现阶段粮库智能化建设还缺乏明确定义,简而言之,主要是利用了智能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专家决策系统等,在粮食日常仓储管理、粮食购销等方面进行应用,提升粮油仓储业务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要想加快智能化粮库建设速度,实现科技储粮的效果,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提出要建设智能化粮库。《粮油存储仓储信息化建设指南》是我国早在2012年下发的,其明确了粮油仓储相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功能以及原则等,保证了粮油仓储企业能够进行更加科学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结合指南当中的规定来讲,业务管理、远程监管以及自动化作业等相关系统构成了粮油仓储信息化系统。2014年开始建设的“6+3”智能化模式覆盖中储粮全系统是通过自选与必选等相关系统而建立起来的。其中前者主要包含粮情监控、资金管理以及智能出入库等相关功能,而后者由智能通风、智能气调和智能烘干等构成。
仓储智能化系统
其中主要涉及粮情、气体与环境监测以及自动仓窗等相关系统。并且还可以利用云中心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为数据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便于管理者更好进行决策等相关指令性方面的操作,以此来实现智能化储粮。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结合物联网以及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规范粮库的质量、财务、行政以及仓储管理,进而使得企业能够实现统一且规范化的粮库管理,并提升管理水平。
智能出入库作业系统
其中主要涉及自动称重、报港登记以及入库结算等相关流程,通过射频卡技术以及时收纳与采集信息。主要特点为快、准,快指的是利用一卡通技术使得整体流程得到有效的简化,进而节约更多不必要的时间;准则是指可以从地磅直接获取相关数据,且无法通过人为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改,进而防止出现“人情粮”与“舞弊粮”。
智能安防系统
实现在粮库出入口、主要通道、仓房、药剂房等重点部位全天候24小时集中监控,及时判断库内安全情况,监控范围全覆盖、无死角。
决策支持系统
主要包括主任驾驶舱、粮库管家以及粮食储存、进出、作业、资金、质量等方面的动态分析,以强大的数据为支持,为库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储粮可视化管理系统
可直观了解各仓库的仓容和粮食实时仓储信息,通过仓内安装高清红外摄像机,可清楚了解储粮情况。
智能出入库系统应用现状
现阶段,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通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许多仓储方面的企业通过计算机来管理数据系统。但在管理粮食出入库时,由于人工参与量大,因此,需要保管、扦样以及质检等相关人员通力合作来完成,这就使得极易出现操作错误以及监管不足等相关问题,进而限制了粮食出入库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智能化粮库在出入库管理系统方面的建设,主要是将原有仓库存储管理系统作为基础,结合RFID等相关先进技术,来实现对粮食出入库的相关数据的自动化传输和采集,进而确保出入库管理数据输入的准确性与速度,使得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库存方面的真实数据,这样就能够合理控制与保持库存。其次,还可以将车牌识别、双向智能道闸控制等相关技术应用到出入库管理系统当中,再结合远距离RFID识别器来更好实现对粮食信息的采集和对车辆出入库的管理。另外,智能出入库系统的构建为粮食出入库管理提供了数据方面的支持,进而确保了系统当中信息的共享与一致性,使得出入库管理更为迅速与准确,有利于提升企业出入库整体流程的透明度。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现状
现阶段,粮库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置在库区与建筑物的出入口及主干道等相关极其重要的区域,这样能够确保重点区域以及仓库内外视频监控的全网络覆盖。最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库区便携式终端自动化办公,大部分粮库均通过接入无线终端的方式来满足在应用方面的相关需求。并且,通过接入无线网络设备,使得二次布线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还有效满足了移动终端在接入方面的需求,使得办公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也有利于库区实现现代化办公的目标。相关实践表明,有效应用视频监控系统有利于保障粮库的安全、日常管理以及智能气调与通风等,逐渐成为了粮库现场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
仓储信息管理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与粮库各个业务子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根据各种类型跨系统当中的网络接口,有效集中获取数据。同时还能够全面组合、分析以及挖掘汇总的数据,进而使得相关分析结果以及报表更加科学和清晰。其次,仓储信息管理还可以全面科学管理粮食在储备方面的资金、信息以及物流,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监管粮食储备的力度,使得人工流转环节减少,进而确保工作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现阶段,仓储信息管理已经在中储粮以及粮食局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各库区实际情况存在着差异,因此,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建设内容也会存在着不同,其中主要包含“四单一证”管理、仓储业务管理以及统计业务管理等。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从生产与经营管理两个角度入手,来确保粮库能够实现账目方面的电子化以及业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同时在进行实际业务管理时以计算机来实现综合管理,使得能够实时查询、采集以及分享信息,进而让管理更加现代化并提高工作效率。当前,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同时各级粮库也将其作为基础,来实现仓储信息传递网络化、监控自动化以及处理计算化,进而实现了仓储各业务工作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使得仓储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粮情测控技术应用现状
粮情监控系统作为粮食仓储企业智能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储存粮食品质变化与质量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在国内很多地方仓储企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粮情监控系统中,通过将温度、湿度及特种气体传感器探头设置在粮库粮垛内,能够及时获得储粮安全方面的各项数据,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析与处理。在得到相关分析数据、图表及图像后,向责任管理员汇报,便于其全面了解储粮状况,加大对储粮温度、湿度和虫害霉变等的监控力度,并加强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这样才有更多反应与处理的时间,最大限度减小储粮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对传统被动、粗放的仓储管理模式而言,如眼观、手摸和牙咬等,已经显得过于落后,现在要采取粮情监控技术,这样可以全面掌握储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实现了仓储效率与精准度的提升,避免出现储粮风险,减少损失,保证粮食储存的安全性。此外,通过采取粮情监控技术,可以保证智能熏蒸、智能气调及智能通风等系统顺利运行。智能通风技术应用现状
保管粮食的日常中,为了可以控制粮食当中的水分以及积热等,需要做好粮食的通风工作。同时,我国粮食局在发布的《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当中,明确规定了粮食降水以及降温等在通风方面的具体条件。《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当中指出,通风人员要结合粮食水分以及粮堆的实际温度等相关参数,并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相应平衡绝对湿度曲线图以及在具体湿度不同情况下的平衡水分图等,来有效判断当时是否适宜对粮食进行通风。而因为这一方面的计算过程极其繁琐,同时大气以及粮堆温度时刻都在变化,因此,在实际操作时无法有效掌握好尺度,并且一些工作人员往往都是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实际的操作,主观性较强,极易出现低效以及无效通风情况。
智能气调技术实仓应用现状
将氮气等气体充进储粮内,控制储粮环境中的气体与浓度,适当提升氮气浓度,并降低氧气浓度,这样能够抑制粮食自身呼吸,避免出现氧化退化的情况。由于氧气不足,储粮害虫将逐步死亡,防止其啃食粮食,并抑制粮食内霉菌繁殖,减少粮食呼吸。在以往储粮害虫防治过程中,基本上使用磷化氢等,这样会对粮食与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在储粮期间还需要重视粮食自然色泽与品质衰变过快的问题,需要及时充进氮气,让粮食更加绿色与环保,提升储存的安全性。在现阶段的气调储粮技术当中,氮气由于原料制备成本低以及相关设备操作简单等特点,在智能化粮库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智能化粮库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粮食仓储企业实现智慧管理的有效方式。通过智能化粮库的建设能够让粮库的信息互通互享、仓储作业以及粮情监测等更加快捷,进而节约大量人力与物力,有利于粮食仓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