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对食品生产监管的举措探究

2017-02-02 17:46:33白联合上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总局许可

□ 白联合 上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当前中国对食品生产监管的举措探究

□ 白联合 上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而食品生产监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各级政府、社会群众、个体等应积极协作,共同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水平及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食品。当前,国家食药总局已经颁布实施了各类规定,主要涉及食品生产许可、常规监督检查、风险分级管理、追溯体系。

食品生产监管现状

当前,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食品生产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但市场中依旧存在一些质量低劣的食品。比如:国家食药总局在2015年对172 310批次食品样品进行抽样检查中,共查出5 541批次食品样品与相关标准要求不符,达标的食品样品在96%左右。检验出的不合格的食品样品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品质不好、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还有不能食用的一些物质、选用的食品原料已经过了保质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食品安全。

①微生物量与规定不相符。检验出的不合格的食品样品中涵盖了大量的大肠菌群等微生物。②品质不好。主要体现在酒、食用油这些类型的食品上。其中,酒中的总酸、总酯、乙酸、乙酯与规定标准不相符;食用油中的过氧化值和规定标准不相符。③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一些食品企业将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胭脂红、甜蜜素等加入肉制品、水产制品等食品中,只注重食品的好看,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抛在脑后。④将不能食用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严重。通过检验发现,食品样品中存在不能食用的物质,并且水产、水产制品、茶叶等受到了重金属污染。这里的重金属有铅、铜、镉。⑤选用的食品原料过了保质期。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将已经过了保质期的肉类原料加工成为食品后,投入到市场中销售。本应丢弃的过期原料之所以继续使用,是因为企业出于对成本节约的考虑。在对过了使用年限的原料进行一番处理后再次投入食品生产中使用,未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来,带来的危害巨大,必须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加大惩处力度。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原因

对入厂的食品未进行严格查验

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对入厂的食品盲目随意地查验,比如:未客观详细地记录进货查验信息,贮藏期限达不到规定的期限要求;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其他有关产品等采购过程中,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过程控制与规定不相符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厂区内车间卫生环境较差,没有在食品安全法上开展食品生产工作,并且在食品中加入了大量的添加剂以及不能食用的有害物质。

出厂检验过程不规范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未根据相关规定对每一批出厂产品进行细致检验,相关的检验信息也没有进行完整的记录;化学试剂过期;未根据相关规定在实验室中开展测量比对工作等。同时,企业的诚信等级不高,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自身成本费用,铤而走险,使用过期食品原料。

中国对食品生产监管的举措

制定了新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当前,国家已经制定了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制度。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正确渠道取得国家许可,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能够从根源上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颁布实施了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相较于之前使用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的优势是:证书有效期为五年(之前是三年);按企业发证,一个企业只有一个证(之前是按单元和类别来发证,往往一个企业持多张证);证书编号为SC+14位数字(之前是QS+12位数字);摒弃了食品生产方委托监管部门实施加工备案的规定(之前是委托监管部门加工备案);忽略了年检和自检报告制度(之前是每一年都必须将年检与自检报告上缴给监管部门)等。

制定了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实现科学监管

对食品生产经营风险进行分级监管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做法,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相关风险分级监管工作,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有效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促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满足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

2016年,国家已经颁布实施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在高效完善的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引导下,食品生产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能够找准监管核心点,对监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整体监管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担负起本企业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责任,也就是说,企业是食品安全的首要责任人。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能够促使企业主动将自身的责任落实到位,全面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当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颁布了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白酒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全社会征求各类有价值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等基础上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针对相应的类别来实施。

结论

食品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因为只有社会各方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道德素质才会提高,进而生产出满足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食品,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总局许可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铁手咖啡制造总局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7:58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消费导刊(2017年12期)2017-09-29 01:04:26
质检总局公布7家企业召回893 321辆碟刹自行车
中国自行车(2017年5期)2017-06-24 10: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