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晖 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关监督管理所
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 张朝晖 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关监督管理所
食品安全是目前我国的热点话题,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就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以供大家借鉴、参考。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民生的基本问题。近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发严重,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非法添加、农药兽药非法使用等问题层出不穷,食品的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也都存在安全隐患。食品检测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它为食品监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执法依据,为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食品生产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化工业、销售行业等都快速发展起来。随着食品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食品安全问题却显得越发严重。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食品生产加工所使用的原材料污染较为严重;生产加工环节潜藏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等。具体的安全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信用缺失;违规使用植物激素类、化肥、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失衡。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法律为主、地方各级规章为辅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相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法律体系自身存在漏洞等,监管效果并不理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仍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食品检测技术
现阶段,在食品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技术、光谱技术、质谱技术。色谱技术主要是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危害物。光谱技术是借助光谱仪器,利用食品中有害物对光的透射、散射、反射、荧光、吸附等反应特性进行分析检测,它主要的检测对象是食品中的添加剂以及重金属。质谱技术是对色谱技术的一种弥补,因为色谱技术存在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阳性、适用范围较窄、痕量分析不足等缺陷,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与质谱仪联用,以达到提高检测准确度的目的。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食品安全指的是从食品生产加工到运输再到销售,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的安全性。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就是要对食物链中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评估,包括对危害物的生物学、毒理学进行评估与对危害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等技术环节。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的学科领域,比如统计学、毒理学、生物学等。同时还会运用到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比如检测分析技术,它是食品安全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也是最有效的基础手段。在没有对食品进行检测分析之前,监管人员无法确定食品中是否含有危害物,更加无法了解危害物的种类、用量等。没有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监管人员也就无法依据相关规定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而通过食品检测分析技术,不仅可以鉴别出食品中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甚至还可以知道危害物的种类及用量,出具准确的风险评估报告,为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可见,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有着直接影响。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更新在食品安全中发挥的作用
食品检测分析技术既是食品原材料、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中企业进行内部监控的重要手段,又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品监管工作的可靠依据,它对食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卫生指标的限量值在逐步降低,而对食品检测分析技术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正在朝着便携化、速测化、高技术化和信息共享的方向迈进。应当加强检测分析技术的基础性研究,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化学污染物、兽药、农药、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检测速度,以及研究高效、可靠的检测方法。食品检测分析技术的不断更新,有利于快速发现食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可以扩大检测范围,使检测内容更加全面、具体,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性的提升。
目前,我国食品检测在检测技术水平、检测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但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应当努力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张朝晖(1968—),男,吉林长春人,本科,主管检验技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监督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