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专题讲座
渔药药效学专题讲座第四章 驱虫杀虫药物的药效学(4)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一)辛硫磷溶液(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83,9284,9285)(农业部公告910号)
英文名:Phoxim Solution
主要成份:辛硫磷;0,0-二乙基-0-a氰基亚卞基氦基逐磷酸脂。分子式:C12H15N2O3PS;分子量:298.18
1.制剂
【用法用量】 以辛硫磷计,将本品用水2000倍稀释后均匀泼洒或喷雾每1m3水体可用本品0.01~0.02 g。
【规格】(1)100mL∶10g;(2)100mL∶20g;(3)100mL∶40 g
2.药效学注解
【药代动力学】辛硫磷乳液对草鱼﹑鲫﹑日本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水温22~25℃条件下,辛硫磷乳液对草鱼﹑鲫﹑日本沼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15mL/m3,0.026mL/ m3,0.005mL/m3。厂家推荐使用浓度0.025~0.03mL/m3,辛硫磷乳液对鲫比较安全。水温20~23℃条件下,辛硫磷乳液对多刺裸腹蚤24h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0.061mL/m3。
【药物相互作用】在应用辛硫磷14天内,禁止用左旋咪唑,由于左旋咪唑对动物机体有拟胆碱样作用,可使毒性增强。苯并咪唑类如芬苯达唑与辛硫磷联用毒性作用增强,在辛硫磷中毒时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可加速辛硫磷的代谢,并降低其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增加机体的抗毒能力。禁止与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肌松药(简箭毒碱)联用,因使毒性大为增强。禁止与其他有机磷化合物联用,因可使毒性增强。氯丙嗪可增强辛硫磷中毒反应。
【药物过量】超剂量使用,会再现中毒症状,对有机磷敏感的水产养殖动物不得使用。
【工艺研究】注意原料﹑辅料助溶剂的配伍比例。
【药效学】
(1)临床作用:触杀和胃毒杀作用。
(2)药理作用:辛硫磷溶液是一种有机磷杀虫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杀虫残留期长等特点,对害虫有强触杀及胃毒作用。
(3)毒副作用: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推荐剂量使用,两寸以下鱼苗使用剂量不能高于0.025mL/m3,可减半使用。除四大家鱼和鲫鱼外,其他鱼和虾禁止使用。
【使用方法注释】用于杀灭水体中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鳙﹑鲫﹑鳊﹑鳗等鱼体的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
【注意事项】
(1)不能在缺氧状态下使用。
(2)不得与碱性药物或强氧化性药物同时使用。
(3)本品是针对寄生虫与出血病同时发生而研制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具有杀虫和杀菌的双重功能,是治疗寄生虫或寄生虫所引起的出血病的理想药物。
(4)注意稀释量与均匀泼洒,否则会造成药害。
(5)使用后的废弃包装,要妥善处理。
(6)本品应注意存放,不得造成人﹑畜误服。
(7)在虾蟹类养殖中禁用。
【休药期】500度日
(二)氰戊菊酯溶液(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80,9281,9282)(农业部公告910号)
英文名;Fenbalerate Solution
主要成分:氰戊菊酯;(R,S) -2-氰基-3-苯氧基(R,S)-2-(4-氧苯基)-3-甲基丁酸酯。分子式:C25H22ClNO3;分子量:420
1.制剂
【用法与用量】 以氰戊菊酯计,全池均匀泼洒,每1m3水体3mg病情严重可隔日重复使用一次。
【规格】(1)10 0 m L∶2 g;(2)100mL∶8g;(3)100mL∶14g
2.药效学注解
【药物相互作用】碱性物质与氰戊菊酯合和,易使其分解失效。
【药物过量】本品安全使用范围较窄,在低温时,超剂量使用会出现中毒现象。
【工艺研究】本品的辅助助剂应选择合理,否则药物不能到达有效部位。其产品应保持良好的水溶性,乳化剂的使用剂量不得低于18%。
【药效学】
(1)临床作用:
(2)药理作用:本品对寄生虫以触杀为主,药物接触寄生虫后迅速作用于神经系统,改变神经突触膜对离子的通透性,造成Na+持续内流,引起过度兴奋﹑痉挛,最后麻痹而死。
3.毒副作用:本品对甲壳动物有特殊毒性。大剂量使用会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药害,长期使用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有影响。
【使用方法注释】杀虫药。本品用于青鱼﹑草鱼﹑鲢﹑鳙﹑鲫﹑鳊﹑黄颡鱼﹑黄鳝﹑鳜﹑鲮﹑鳗﹑鲶等鱼类由中华鳋﹑锚头鳋﹑鱼鲺﹑三代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引发的疾病。
【不良反应】 按推荐用法用量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水体缺氧状态下不得用药。
(2)使用消毒剂后24h不得使用本品;使用本品72h内不得使用消毒剂。
(3)本品禁用于虾﹑蟹﹑鱼苗。
(4)严禁同碱性或强氧化性药物混合使用。
(5)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6)使用后的废弃包装,要妥善处理。
(7)本品应妥善存放,不得造成人﹑畜误服。
【休药期】500度日
(三)溴氰菊酯溶液(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86,9287,9288)(农业部公告910号)
英文名:Deltamethrin Solution
主要成分:溴氰菊酯;(1R)-顺式-2,2-二甲基-3-(2,2-二溴乙基)环丙烷羧酸-(S)-a-氰基-3-苯氧基苄酯
1.制剂
【原料与用量】溴氰菊酯(5%)+乳化剂(1 2%)+渗透剂(5%)+二甲苯(余量)。
【用法与用量】以溴氰菊酯计,将本品用水稀2000倍后均匀泼洒,每1m3水体0.15~0.22mg。
【规格】(1)100mL∶1.0g;(2)100mL∶2.5g;(3)100mL∶3.8g
2.药效学注解
【药代动力学】溴氰菊酯溶液对草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8h LC50,2.44µg/ L;96h LC50,2.12µg/L;安全浓度(Sc):0.212µg/L。溴氰菊酯外用散对鲢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8h LC50,2.7lµg/L;96h LC50,2.25µg/L;安全浓度 (Sc):0.225µg/ L。溴氰菊酯溶液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4 h LC50,0.136µg/L;48h LC50,0.028µg/L;96h LC50,0.010µg/L,安全浓度(Sc):0.001µg/L。溴氰菊酯溶液对等鞭金藻3011生长的影响,在推荐使用浓度下(0.3µg/L)对等鞭金藻3011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碳酸氢钠﹑肥皂水可使用溴氰菊酯分解失效,故用于溴氰菊酯中毒解救。
【药物过量】本品安全使用范围较窄,在低温时,超剂量使用会出现中毒现象。
【工艺研究】本品的辅助助剂应选择合理,否则药物不能到达有效部位。其产品应保持良好的水溶性,乳化剂的使用剂量不得低于18%。
【药效学】
(1)临床作用:
(2)药理作用:触杀为主, 药物接触寄生虫后迅速作用于神经系统,改变神经突触膜对离子的通透性,造成Na+持续内流,引起过度兴奋﹑痉挛,最后麻痹而死。
(3)毒副作用:
【使用方法注释】用于青鱼﹑草鱼﹑鲢﹑鳙﹑鲫﹑鳊﹑黄颡鱼﹑黄鳝﹑鳜﹑鲮﹑鳗﹑鲶等鱼类由中华鳋﹑锚头鳋﹑鱼鲺﹑三代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引发的疾病。
【不良反应】 按说明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缺氧水体禁用。
(2)虾﹑蟹﹑鱼苗禁用。
(3)使用消毒剂后24h不得使用本品;使用本品72 h内不得使用消毒剂。
(4)严禁同碱性或强氧化性药物混合使用。
(5)使用时应均匀泼洒,以免造成药害。
(6)使用后的废弃包装勿乱扔,要妥善处理。
(7)本品应妥善存放,不得造成人﹑畜误服。
(8)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休药期】500度日
(一)百部贯众散(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05)
主要成分:百部﹑绵马贯众﹑樟脑﹑白矾﹑食盐等。
1.制剂
【原料与用量】百部40g,绵马贯众40 g,樟脑30g,白矾10g,食盐80g
【制法】以上5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与用量】
(1)拌饵投喂:每1kg鱼体重0.2~0.4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4.0~8.0g),一日2次,连用3~5日。
(2)全池泼洒,每1m3水体用药1~2g(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品667~1334g),连用3~4日。
【规格】250g
2.药效学注解
【方剂分析】本处方中百部可调肺止咳﹑杀虫。绵马贯众可杀虫﹑止血﹑解毒。樟脑可除湿杀虫﹑温散止痒。食盐可催吐﹑清热。明矾可收敛止血﹑止泻﹑解毒。各药并用对防治鱼类粘胞子虫和其它寄生虫等病有良好效果。而粘胞子虫的种类很多,大多数种类寄生在鱼体组织内,鱼的各种器官组织都可被粘胞子虫寄生。“百部贯众散”为纯中药制剂,对粘胞子虫等寄生虫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外用泼洒法中,药物经热水浸泡,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通过全池泼洒或周围泼洒,可杀死水体及鱼体外表的病原体。经鱼呼吸,药物可杀死寄生在鱼鳃部的病原体。经鱼体表渗透作用,可杀死寄生在鱼肌肉的病原体。
【药代动力学】百部贯众散对鲤鱼的96h LD50>100mg/L;鲫鱼的96h LD50>100mg/ L。
【工艺研究】处方中药物均为外购饮片,所以在生产之前不需炮制。樟脑为非极性的晶体物质,脆性差,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时,易产尘变形而阻碍它们的粉碎,通常可加入少量挥发性液体,当液体渗入固体分裂隙时,由于能降低其分子间的内聚力,致使晶体易从裂隙处分开。所以樟脑的粉碎是置于电动研钵中,加入少量乙醇,用研锤以较轻力研磨,使药物被研碎。检查搅拌的均匀度;要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4”中药散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药效学】
(1)临床作用:解毒﹑杀虫﹑止血
(2)药理作用:同方剂分析。
(3)毒副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使用方法注释】鱼类孢子虫病及其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肠炎﹑赤皮﹑竖鳞﹑旋转等病。
【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拌饵均匀投喂。(2)包装物用后集中销毁。
(二)川楝陈皮散(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16)
【主要成分】川楝子﹑陈皮﹑柴胡。
1.制剂
【原料与用量】川楝子200g,陈皮100g,柴胡80g
【制法】粉碎﹑混匀
【功能与主治】消食,开胃,驱虫利便,促进生长。主治淡水鱼类肠道绦虫﹑线虫等寄生虫病。
【用法与用量】
拌饵投喂:每1kg鱼体重0.1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0g),连用3天。
【规格】100g
【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拌饵均匀投喂。
(2)包装物用后集中销毁。
(三)苦参末(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29)
【主要成分】苦参。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去积。主治鱼类中华鳋﹑锚头鳋﹑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孢子虫等寄生虫疾病以及肠炎﹑烂鳃﹑竖鳞等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
拌饵投喂:每1kg鱼体重1~2g(按5%投饵量计,每1 kg饲料用本品20~40g), 连用5~7天。
泼洒鱼池:每1m3水体1.0~1.5g(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品667~1000g),连用5~7天。
【不良反应】 尚未见不良反应。
(四)雷丸槟榔散(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30)
【主要成分】槟榔﹑雷丸﹑木香﹑贯众﹑苦楝皮等。
【功能与主治】驱杀虫。用于鱼类车轮虫﹑锚头鳋等体内﹑体表寄生虫病的防治。
【用法与用量】
混饲:每1kg鱼体重0.3~0.5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6.0~10.0g), 二日1次,连用2~3次。
全池泼洒:每1m3水体3g(置6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h后使用,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品2kg)。
【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五)驱虫散(国标兽药品种编号:9241)
【主要成分】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雷丸等。
【功能与主治】驱虫。防治鱼的体外寄生虫病,如指环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中华鳋﹑锚头鳋﹑孢子虫病等。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
预防:每1 kg鱼体重0.1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0g),连用2天,每月用药1~2次。
治疗:每1kg鱼体重0.2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4.0g),一日2次,连用5~7天。
【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拌饵均匀投喂。(2)包装物用后集中销毁。
(六)黄芩苦参散(国标兽药品种编号:6525)
【主要成分】黄芩﹑苦参﹑甘草﹑川楝子﹑百部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杀虫。用于淡水﹑海水鱼白头白嘴﹑烂鳃等细菌病,水霉﹑肤霉等真菌病,车轮虫﹑纤毛虫﹑线虫等寄生虫。
【用法与用量】水面泼洒,1m水深100g/亩。
【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水面泼洒时不得与偏酸或偏碱性产品同时使用,间隔为前后3~5日。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