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冬冬,高云霓,李学军,顾钱洪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新乡453007)
我国水产健康养殖发展浅议
方冬冬,高云霓,李学军,顾钱洪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新乡453007)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养殖品种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无污染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从健康养殖的定义、我国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现状、健康养殖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水产健康养殖探索出一条合理的发展之路,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健康水产品的需求,提升我国水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实现我国渔业现代化的目标。
健康养殖;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展望
渔业是我国大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渔业生产总值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渔业不仅能够增收创汇,还可以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丰富人们的菜篮子。随着我国渔业的快速发展,渔业在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医疗卫生、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占有主要地位[1]。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水产品出口大国,世界上每生产3条鱼,其中1条就是中国产的,中国渔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世界渔业的发展[2]。传统的肉禽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加强水产品的供给能力,政府提出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发展方针[3],我国渔业已经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为主的发展特色。随着我国渔业的发展,传统养殖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在有限的养殖面积和渔业资源下,人们为了效益开始盲目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在这种传统的养殖模式下,养殖水体环境逐渐恶化、养殖品种病害严重且多呈暴发性流行。为了抑制病情的蔓延和改善水环境,人们又使用渔药和各种添加剂,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生产过程中,不但没有抑制病情提高产量,反而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开展水产健康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对于维护我国渔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健康养殖这个理念源于1972年提出的“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4]。这个理念在当时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人们对水产健康养殖的认识和理解都是笼统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环境和疾病一直困扰其海水养殖业发展。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他们加强了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改进网箱养殖残饵、粪便处理方法,科学评估并控制海湾养殖容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亚太水产养殖组织在90年代开展了“主要水产养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推动了水产健康养殖理念在亚洲地区的普及;我国最早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研究是在9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养殖种类为对虾。在1995年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9次大会通过的《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中,水产健康养殖的框架基本形成,并明确规定了养殖与环境的关系[5]。
水产健康养殖的理念从提出到形成,是人们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养殖种类和养殖环境的复杂性,是贯穿整个养殖过程的技术和方法[6]。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运用到养殖过程中,水产健康养殖又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理论。因此,不同的研究学者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定义和内涵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养殖模式、品种选育、病情防控、养殖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描述。本人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把水产健康养殖描述为:健康养殖是以现代生物学、水产养殖等理论为基础,以生物和工程技术为先导,在科学管理下,以抗逆性强的苗种、优质高效的饵料、清洁高效的环境、合理的养殖模式、病害有效预防和控制等技术措施生产出清洁、优质、安全的产品。
我国水产健康养殖的技术研究较晚,近几年淡水鱼类、海水养殖的虾贝类等呈现出病情难以控制和暴发性死亡现象,使人们意识到健康养殖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优良的种质是繁育繁殖的基础,良好的苗种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还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较少渔药的使用,从而达到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我国在良种选育方面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张新辉等利用雌核发育技术对团头鲂发育后的外部形态、性腺发育、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雌核发育群体与正常交配群体之间在遗传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差别,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是实现良种培育、构建稳定家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7];华中农业大学的王卫民教授等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团头鲂不同家系之间混养后的亲子鉴定,根据群体间生长速度的快慢可以筛选一些体质健硕的亲本构建家系,也可以用于繁殖优质鱼苗,这种方法提高了良种选育的效率,加快了育种进程[8]。
分子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好地解决了由于近交衰败、渔药滥用产生的水产品质量下降问题,有利于建立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系、品系、纯系,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鱼类遗传资源。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监测系统对水温、溶氧、pH值等理化因子进行监测,从而改善养殖环境,科学、高产、清洁养鱼。刘艳等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建立水产养殖水体中理化因子监控系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成本,从而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微生态制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光合细菌在降低水体中氨氮等有毒气体,减少污染改善水质方面具有很大优势[10]。
鱼类疾病具有养殖种类繁多和养殖条件复杂的双重性,不同养殖品种在各种养殖条件下的疾病种类和特点不尽相同。我国在健康养殖疾病防治上采用“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11]。早发现早治疗,摒弃传统使用的化学药物,取而代之是营养类药物如维生素、中草药、无机盐类以及使用分子生物技术研制的抗生素、疫苗等无公害绿色鱼药。
饲料作为鱼类生长的必需品,其质量的好坏不但决定饲料本身的转化效率,还会对养殖环境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高效的饲料能够满足鱼类对营养的需求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对养殖环境污染较小。开展高效饲料的开发和研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改良养殖对象的肠道微生物生态,提高鱼体肠道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乔志刚等研究了2种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幼鱼摄食和生长等的影响,研究指出,通过在池塘中泼洒EM菌或是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都能促进淇河鲫幼鱼的生长、摄食、改善肌肉品质[12];科学的投喂方法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规律、摄食行为特征,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原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
设施渔业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高密度产业,它是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现代渔业增产增效的装备设施[13]。目前设施渔业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集约化养殖和人工鱼礁等。与传统渔业相比设施渔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设施渔业是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养殖技术;二是设施渔业通过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节约用水,是一种环保型、节水型、高产稳产的养殖模式;三是从事设施渔业的工作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高,熟练操作技能,相关的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并且有严格的生产操作流程,从生产到销售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渔业是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发展起来的,借助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其中许多关键的技术已经掌握并且能独立使用。如上海渔机所泖港基地数字化示范点采用“互联网+渔业”的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步实现养殖设施与工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渔船及装备向高度自动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产品运输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广告营销、零售、到批发和分销、再到生产制造、一直追溯到上游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从整体上提升水产质量。发展设施渔业,减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我国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4]。
生态渔业是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采用种养结合的方法以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的原理为指导,以生产绿色水产品为特色,结合现代渔业科技而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养殖模式[15]。其主要特点是:按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水产资源;重视科技投入,提高渔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合理调整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最终使三者达到有机的统一;在有限空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阔,为我国发展多种特色的生态渔业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我国地形的复杂性完全可以把渔业与农业、林业、牧业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形成我国特色的生态渔业模式。
(1)渔-农综合经营型
农渔结合的生态模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模式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食物链营养关系将种植业与养殖品种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做的比较好的有鱼菜共生、鱼草共生等,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该系统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将无土栽培与水产养殖两种不同的农耕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但是该模式对技术含量要求高,运营成本高,在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示范点;鱼草共生系统中水草可以吸收水中的氮、氨等对鱼类生长不利的元素,为鱼类的生长创造清洁环境,同时水草也可以作为某些鱼类生长的饵料。邵志鹏在鱼草共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指出,栽培多花黑麦草对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总氮、总磷吸附效果好,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16]。
(2)渔-牧综合经营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把养鱼和畜禽饲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其中比较普遍的是鱼-鸭、鱼-鹅共生系统。李东在池塘鱼鸭共养关键技术的研究中指出,每亩池塘配养鸭子的数量在50-60只左右为宜,同时,池塘里可以放养上、中、下三种不同习性的鱼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避免浪费[17]。鱼鸭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中,鸭子在水面不停的搅动可以为池塘增氧,促进有机物分解,改善鱼塘内营养环境,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鱼类的上等饵料,鸭子是杂食性家禽,通过摄食水体中的死鱼等一些脱落物减少了鱼类疾病的发生,鸭子不断搅动塘水。
(3)渔-农-牧多元综合经营型
渔、农、牧综合生态养殖模式针对当前养殖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是一种很好的发展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水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把养鱼、种植、养畜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物质与能量多层分级的使用,避免浪费。例如鱼、草、猪三者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草可以做成草料喂猪,也可以作为植食性鱼类的饲料;猪的粪便既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也可以作为鱼类上等的饵料;池塘中的残饵和粪便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氮和磷可以被植物吸收为养分[18]。这种废弃物之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目的。
无公害水产品是指食用的鱼类、甲壳类、贝类、爬行类、两栖类等鲜活、冷冻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从原料的生产到粗加工和精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要求开发生产,达到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世界上每生产3条鱼,其中1条就是中国生产的,但我们并非养殖强国。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品因质量安全问题出口受阻。2005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鳗鱼中发现了孔雀石绿,立即发出禁止从中国进口鳗鱼的禁令;200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斑点叉尾鮰中检出氟喹诺酮药物残留,立即退还并下令全美禁止从中国进口斑点叉尾鮰[19]。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是养殖户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做到诚信经营;再次是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没有做到严格执法;最后是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显示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发展无公害渔业,提升品牌竞争能力创汇增收,达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我国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从源头加强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和控制,开发优质高效饲料并合理使用,建立水产品质量全程监控网络,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渔民的科学意识、环保意识与质量意识,保证渔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渔业的执法与管理,建立行业协会,实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20]。
国际上水产健康养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质调控、鱼病防治、高效率饲料的开发、养殖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在水质调控研究方面比较成熟的有美国奥本大学研制的水质调控技术和澳大利亚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养殖水环境的研究。这些研究是以大环境的改变来推动健康养殖的实施[21]。在鱼病防治和健康养殖管理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淡水鮰鱼养殖和挪威的大西洋鲑的养殖[22],美国在鮰鱼养殖过程中使用溯源系统,从养殖的基本环节到商品的出售都有严格的操作过程、明确的卫生标准,消费者可以从手中的商品一直追溯到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使整个产业链更加透明和清晰化;挪威鱼病防治方面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殖防疫体系和鱼病监测系统。开发新的疫苗强化鱼体的免疫功能,如多糖类药物的开发,用于鱼体从幼苗到养殖的过程中,在提高水产动物成活率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23];在养殖环境改善方面,日本这个海水养殖发达国家做得比较好,主要的整治措施是泼洒石灰、粘土、覆盖沙土、翻耕海底、海底曝气以及工程导流冲刷等;此外,法国运用核电站的余热进行海水健康养殖的鲈鱼和黑鲷,年产量可以达到300多吨[24]。
在水产健康养殖方面我们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设施渔业方面,可加快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实现我国养殖信息化、捕捞信息化、加工信息化,从捕捞到加工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综合竞争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水产健康养殖日常管理方面,加强日常对亲本、苗种、饲料、药物、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观察和使用情况,建立示范型的养殖场,规范养殖生产操作,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一方面需要养殖户自身提高技术技能,有大局观念,做到诚信经营,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和相关质检队伍的建设,严格执法力度,加强质量监督和认证标准管理,引导消费者合理、安全消费[25]。
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发展特色养殖品种,提升我国的品牌竞争能力,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弥补我国在发展中的缺陷。转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式,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现代化渔业体系。
[1]魏宝振.水产健康养殖的内涵及发展现状[J].中国水产,2012,4(7):5-7.
[2]王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渔业致富指南,2009,2(7):12-18.
[3]岳冬冬,王鲁民.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分析与初步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4):168-175.
[4]侯海涛.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简况[J].水产科技,2007,11(3)45-46.
[5]罗国芝,朱泽闻,包存宽,等.中国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2):87-89.
[6]郑玉珍,王素强,刘洪军,等.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关键技术[J].山东畜牧兽医,2016年第37期.
[7]张新辉,高泽霞,罗 伟,等.雌核发育团头鲂的形态和遗传特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5,39(1):126-131.
[8]罗伟.团头鲂EST-SSR的开发及在育种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9]刘艳.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产养殖监测系统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0]邴旭文.中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水产科学,2004,20(3):249-251.
[11]许宝红,肖调义,陈清华.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现状和发展建议[J].渔业论坛,2005,5(1):36-38.
[12]乔志刚,张卫芳,马龙.2中生态制剂对淇河鲫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5,34(1):26-31.
[13]鲁伟,王秋玲.我国设施渔业的发展现状[J].现代渔业信息,2005,20(4):13-15.
[14]勾东博.我国生态渔业发展基础及前景展望[J].水产科学,2007,26(10):584-586.
[15]杨正勇,潘小弟.生态渔业的主要模式[J].生态经济,2001第3期.
[16]邵志鹏.鱼草共生生态系统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17]李东.鱼鸭共养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9,12(6):35-36.
[18]胡笑波.论中国生态渔业的发展[J].渔业经济研究,2006,8(2):2-5.
[19]张卫兵.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10年回顾与思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0,1(5):57-61.
[20]赵法箴,李 健,刘世禄,等.水产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2,23(4):66-70.
[21]严正凛.水产健康养殖内涵的探讨[J].中国水产,2008,6(12):33-35.
[22]杨宁生.世界渔业发展的趋势[J].中国渔业经济,2001(1):19-21.
[23]唐辉远,宋天祥.我国水产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999):120-123.
[24]丁晓明.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1,1(3):1-5.
[25]周瑜.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措施[J].水产工程,2012,4(6):253-254.
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fishery,the aquaculture varieties and yields have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the world.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the demand of green,pollution-free aquatic products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The definition of healthy breeding,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ealthy cultivation technology,and healthy cultivation model were reviewed in the paper,in order to explore a reasonable way for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for healthy aquatic products,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eventually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fishery in China.
Key words:Health cultivation;cultivation technology;cultivation model;expectation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ful aquaculture in China
Fang Dongdong,Gao Yunni,Li Xuejun,Gu Qianhong
(The college of Fisheries,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China)
方冬冬(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鱼类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高云霓,gaoyn@ht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