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永无止境 科技成就未来
——记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化龙村党支部书记路宜华
“没有人逼着我干事,动力来源于自己的真心,每当为群众解决了一道难题,一份成就感便油然而生。”路宜华,今年60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化龙村既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又是一位高级农民技艺师。农村就是路宜华的实验室,他把论文写在家乡广阔的土地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项项农业技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成为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宝典。路宜华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技术创新专业户。
“没有路宜华,就没有今天的化龙村。”化龙村的一位村民说,路宜华是村里的名人,也是大好人,没有人会忘记他。
初中毕业后就在村里工作,那时起他就有一个想法,立志改变家乡面貌,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他热爱的事业上,悉心钻研农业科技知识。1981年,他总结出《花生团棵期苗涝及解决办法》,然后开始向群众推广。这一方法的推广使村民受益匪浅,当年全村花生每667平方米产量100千克,一下提高到242千克。在忙碌地工作中,他没忘记为群众服务。1985年,他给本村群众解决良种1500多千克,化肥650多千克,他用自己的拖拉机为群众运肥拉粮,拉沙垫路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村民心中。
1987年,路宜华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开始探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对策。“我分析了村民的经济现状,想出了两条路子,一是养猪,二是种果树。”路宜华依然清晰地记着。
在养猪方面,他改变一户养一两头猪的传统做法,带领村民到诸城、泰安等地学习,根据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确定了以养猪为重点发展庭院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他首先在自己家里试验,摸索出规范化养猪的新办法。1989年,使全村存养母猪140头,肥猪、仔猪存栏2000多头。猪多、肥多、粮食高产,1989年全村粮食生产比1988年667平方米增208千克,年人均收入达到950元。
在种果树方面,路宜华带领村两委成员,远赴林果大县五莲取经。在学习了果树的养护技术、管理方法后,他带领村民种植苹果树。为了保证苹果增收,在栽植果树的前三年里,路宜华带领村民统一灌水、统一打药、统一压沙……在路宜华的科学管理下,第三年,果树丰收。第四年,化龙村的苹果受到市场青睐,每千克苹果的价格达到3.2元,并且远销俄罗斯等国家。
路宜华是校外的一个超级学霸,他做过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他做了几十年的气象记录。路宜华之所以认真地学习钻研农业科学知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乡亲们解决生产,发家致富的难题。
20世纪80年代,化龙村数6.6公顷花生遭受蛴螬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路宜华自费请教县农业局的老师,在多次请教后,他结合化龙村的实际情况,开始寻找破解的方法。最终他整理出了“花生蛴螬药液灌注一次聚歼法”。哪种药对蛴螬最敏感,多少药量最合适,什么时间灌注能达到效果,路宜华手把手地教村民运用这种方法。在路宜华的不懈努力和热情帮助下,当年化龙村的花生获得了大丰收。
路宜华的技术成果有:水稻“黎明A*C57”制种获得日照县单产第一名、“花生苗涝防治办法”“花生蛴螬药液灌注一次聚歼法”“小麦玉米窄畦套种夺吨良田技术”“化龙村苹果科学管理27条”“庭院半封闭养猪一推三改法”“华远新生态无公害环保养猪技术”等,这些创新技术曾先后在《沂蒙科普》《日照日报》《日照调研》《山东畜牧兽医》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日照电视台曾做过有关项目的专题报道。路宜华提出的“庭院半封闭养猪一推三改法”还获日照市畜牧养殖科技推广奖,推广全市11处乡镇。“花生蛴螬仿制药液灌注一次聚歼法”在高兴镇全面推广,从80年代初推动全镇666公顷花生克服蛴螬危害,提升花生产量40%以上。
2008年,路宜华又创建了华远合作社,开始带领社员学习探索新时期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新模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路宜华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在全市率先创办科技型合作社,并系统总结了“新生态无公害环保养猪新技术”促使8户社员获得山东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该合作社的“荣远一品”“合远”牌新生态无公害猪肉投入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合作社通过参与日照市委“121工程”,在山东省内有关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全面实施“132”计划。
在建设好合作社一个重点基地的基础上,路宜华精心培育30家社员示范,带动200家社员群面投入到新生态无公害养猪生产,面向市内外提供合格的新生态无公害安全食品。2015年全社社员增收71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16万元,比非社员户增长101%。路宜华用创新引领村民跨越发展,齐鲁乡村之星桂冠当之无愧。
(明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