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贵江 李建魁 王 奇 马中义 王丽松 邢占民 袁文利 梁秋华
(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67000)
玉米新品种承单8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贵江 李建魁 王 奇 马中义 王丽松 邢占民 袁文利 梁秋华
(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67000)
承单812是由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承103作母本、承9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6041号。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耐密、抗玉米主要病害、抗倒伏、综合性状好等优点,种植密度以4000~4200株/667m2为宜,适宜河北省承德市中南部春播,可在我国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后,进行示范推广。
玉米;新品种;承单812;品种选育
承单812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于2009年冬杂交组配,组合为承103×承92。经过2010-2015年鉴定、多点品比和区域试验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6041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密、抗玉米主要病害、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河北省承德市中南部春播。
1.1 母本 承103是2007年河北省承德市科学研究所以美国杂交种X1132混合授粉群体为基础材料,自交6代选育而成。该系株型清秀,紧凑上冲,耐密性好,子粒角质化高,抗倒性强;抗丝黑穗病,中抗叶斑病,一般配合力高。
1.2 父本 承92是2007年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丹598/C137为基础材料,自交6代选育而成。该系半紧凑型,子粒角质化高,果穗不秃尖,抗倒性强;抗丝黑穗病、粗缩病,一般配合力较好。
1.3 承单812的选育 2009年冬在海南对新选S4~S6代系进行测配利用,以测定新育成自交系的配合力状况,组配了包括承103×承92在内的近350个新组合。2010年在承德市农科所新杖子育种基地进行鉴定试验,承103×承92组合的产量、抗逆性突出,综合性状优,入选苗头组合。2011年品比试验,2012-2014年承德中熟组预备试验及区试,2015年生产试验。
2.1 母本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细长。株型紧凑上冲,全株19~20片叶,株高230~245cm,穗位高90~105cm,雄穗分枝2~4个,护颖绿色,花药、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4~18cm,穗粗4.0~4.5cm,秃尖小,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3,千粒重300g,粒型硬粒型,粒色黄色,穗轴白色。该系耐密性好、子粒角质化高,外观品质好,抗倒性强,抗丝黑穗病,中抗叶斑病,一般配合力高,生育期125d。制种产量高,一般制种产量每667m2可达到400~500kg。
2.2 父本 幼苗叶鞘绿色,叶片宽。株型半紧凑,全株19~20片叶,株高215~220cm,穗位高85~95cm。雄穗分枝6~10个,护颖、花药、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2~14.5cm,穗粗4.5~5.0cm,不秃尖,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28,千粒重296g,粒型马齿型,粒色黄色,穗轴红色。该系特点为果穗封顶性好不秃尖,抗倒性强,抗丝黑穗病、粗缩病,一般配合力较好,生育期122d。
2.3 承单812 生育期128d,与先玉335相同,全生育期需活动积温2600~2700℃,活秆成熟。株高307cm,穗位高117cm,穗长20.1cm,穗行数16行,秃尖长0.7cm。株型紧凑,雄穗分枝数8~16,花丝、花药浅紫色,果穗筒型。千粒重390g,容重733g/L,子粒色为黄色、半马齿型,轴红色,出子率82.6%,倒伏率1.2%~5.8%,倒折率0.2%~9.0%。
2015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品质检测分析:水分9.4%,粗蛋白质(干基)9.31%,粗脂肪(干基)4.27%,粗淀粉(干基)74.82%,赖氨酸(干基)0.34%。承单81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虫接种鉴定,2013年检测结果:高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玉米螟,高感弯孢叶斑病。2014年检测结果: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玉米螟,感大斑病[1]。
3.1 区域试验结果 2012年预备试验每667m2平均产913.2kg,比对照农大364增产12.8%,居本组第4位。2013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774.1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1%,居本组第6位,5个试点,3点增产,2点减产;2014年续试平均产935.1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2.0%,居本组第3位,5个试点,3点增产,2点减产。
3.2 生产试验结果 2015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928.4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7%,居本组第2位,5个试点,全部增产。
3.3 生产示范结果 2014年在平泉县榆树林子镇果树园村,实施玉米新品种承单812高产创建示范田2hm2,经专家组实收测产结果,平均种植密度为4224株/667m2,平均产944.3kg,比对照先玉335(平均产量878.5kg)增产7.5%。2015年在隆化县章吉营乡南孤山村,实施玉米新品种承单812高产示范田2hm2,经专家组实收测产结果,每667m2平均产996.1kg,比相邻农户玉米田(对照)先玉335(平均产量931.6kg)增产6.9%。农民认为该品种抗玉米大斑病,抗倒伏,品质优,综合性状优于先玉335。
4.1 播种 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方式以平作、大小垄或地膜覆盖栽培均可。方法采用人工扎眼施肥播种器或单粒播种机播种均可。提倡使用缓控释肥一次底施,应用种肥隔离播种机播种,种肥磷酸二铵每667m2用量20kg,缓控释肥用量40kg,种肥与种子隔离3cm,缓控释肥与种子隔离7cm。不使用缓控释肥时,种肥用NPK复合肥每667m2施用15kg,随播种施入[2]。
4.2 喷施除草剂 使用苗前除草剂,应在播后5d内,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封闭除草。未进行封闭除草或封闭失败的田块,玉米3~5叶期选择烟嘧磺隆、2,4-D丁酯等苗后除草剂在玉米行间杂草上定向喷雾,应不重喷、不漏喷,以土壤表面湿润为原则。注意防止除草剂药害。
4.3 适时定苗,追肥 确保苗全、苗齐、苗壮,留苗密度以4000~4200株/667m2为宜。未使用缓控释肥一次底施的,在玉米10展叶期,每667m2追肥施用尿素30~40kg,一次性开沟覆土追施。
4.4 适时收获 玉米生理成熟(子粒乳线消失)为最佳收获期。根据子粒灌浆进程及子粒乳线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晚收,以保证子粒充分灌浆和成熟,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3]。河北省承德玉米种植区适宜收获时间在9月底至10月初。
4.5 适宜推广区域 适宜河北省承德市中南部春播。可在我国同一适宜生态区(东华北春玉米类型区)引种后,进行示范推广。
父母本行比1︰4。错期指标:1期50%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种,母本萌发露头播种2期50%父本。种植密度:每667m2母本种植4000~4500株,父本种植1000~1300株。
[1] 王晓鸣,戴法超,廖琴,等.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101-108
[2]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等.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J].玉米科学,2004,12(2):79-81
[3] 刘霞,李宗新,王庆成,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籽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7,15(6):75-78
20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