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再荣何贤彪朱贵平应卫军张中熙马义虎(浙江省仙居县种子管理站 700;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7000;浙江省仙居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700)
功能型甘薯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朱再荣1何贤彪2*朱贵平1应卫军3张中熙2马义虎2(1浙江省仙居县种子管理站 317300;2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17000;3浙江省仙居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317300)
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和对甘薯营养成分研究的深入,作为保健型食物的甘薯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甘薯科研工作者更是选育出了各种功能型甘薯新品种。为进一步促进功能型甘薯产业的发展,现从保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功能型甘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薯;功能型品种;栽培技术
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在我国又称红苕、红薯、地瓜等,原产地为中美洲的热带地区。甘薯为蔓生性草本植物,在热带地区具多年生习性,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因冬季气温低,蔓叶枯死,故只能作一年生栽培。甘薯在明朝末期由东南亚传入我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甘薯块根内贮藏了大量的以淀粉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而甘薯的蔓、叶也可作为菜用,蔓的嫩尖和嫩叶是上好的无公害、绿色蔬菜。
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和对甘薯营养成分研究的深入,作为保健型食物的甘薯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甘薯科研工作者更是选育出了各种功能型甘薯新品种,目前主要有4类功能型甘薯:第1类是紫色系列甘薯新品种,可供提取天然抗氧化物质花青素,如“广紫薯1号”、“济薯18”、“宁紫薯1号”、“烟紫薯1号”、“渝紫263”、“浙紫薯1号”、“浙紫薯2号”、“浙紫薯3号”、“衢紫薯57”等[1];第2类是红皮黄心系列新品种,可供提取胡萝卜素,如“浙薯81”、“浙薯255”等;第3类是菜用系列新品种,如“薯绿1号”、“浙薯726”等[2,3];第4类是加工、酒用类甘薯新品种,这类甘薯主要是块根淀粉含量高,一般在25%以上,且具一定的香味,如“徐薯18”、“浙薯13”等。为促进功能型甘薯产业的发展,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了一套功能型甘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宜根据功能型甘薯的移栽期确定育苗时间,一般适当早栽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移栽过迟,不但品质差,而且产量低。为争取在6月初左右移栽,一般向前推50 d(4月10日左右)进行扩繁,然后再向前推40 d(3月初左右)育苗。需注意的是,在该日期进行育苗的前提是要保证有较高的、相对稳定的地温,如有多层棚膜覆盖,也可适当推迟到3月中旬育苗。因此,甘薯的适宜育苗时间为3月初至3月中旬。
应选择地势相对较高、西南朝向的平坦田块做苗床,且要求交通便捷,便于育苗材料和大棚骨架等相关材料的运输。
田块选好后,视田块长度和宽度搭好6 m或8 m宽的塑料大棚,并扣好棚膜。一般要根据大田面积确定苗床和苗圃的面积,按每667 m2大田需种薯60~75 kg计算,约需15 m2的育苗床,而苗圃大田比为1∶8。棚内土壤翻耕整平后按畦面宽1.2 m做畦,畦沟宽约30 cm。做好畦后用木板或农具将畦面的细土推向一边沟中,做成畦面深度约12 cm的育苗坑,然后排种育苗。
种薯大小应在300 g左右,形状以长柱形为好,过大过小均不利于出苗和壮苗。种薯从贮藏室或地窖取出后,有条件的可晾晒2~3 h。排种前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 000倍液浸种5 min,捞出稍沥干后即可排种。
一般种薯的芽眼以顶端为多、中段次之、尾段最少,背面芽眼比腹面多,所以排种时要弓背朝上。为使薯苗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苗床内,应将种薯首尾相间排列,薯间距2 cm左右。排好后,有条件的可盖上一层焦泥灰,然后将事先推向一边的泥土覆盖在种薯上约5~8 cm厚,再盖上尼龙薄膜,并关上大棚门和裙膜,四周封严以保温。
排种8~10 d后,检查是否有出苗,如有出苗,应在晴天中午揭膜通风以利于降温,下午3点左右盖回薄膜、关上棚门。如遇低温应加盖小拱棚以保温,白天注意通风。排种后25 d左右,即可开始炼苗。排种后35~40 d将薯苗移至苗圃进行扩繁旺苗,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尽量扩大繁殖,当苗长至10叶左右时,即可剪苗移栽。
当苗圃内薯苗长至8~10叶时,视前茬作物的生长情况,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剪取具3~4叶的茎段进行大田移栽定植。
移栽前应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有条件的基肥可采用充分腐熟的猪栏肥、牛栏肥,以每667 m2施2 500~3 000 kg为好,沟施入垄底,再每667 m2施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5 kg,然后做垄;垄宽,薯用甘薯为75~80 cm、叶用甘薯为60 cm左右;株距,薯用甘薯为30 cm左右、叶用甘薯为20~25 cm;每667 m2栽植密度,薯用甘薯为2 800株左右、叶用甘薯为4 400株左右。
移栽成活后,应及时加强田间管理。由于前期薯苗生长慢、杂草生长快,应及时拔除田间杂草。甘薯病虫害发生较少,一般不予防治。如有少量为害,不宜用药防治,以确保品质。
移栽1周后,应早施追肥,一般以施用薄人粪尿为好,也可浇施1%尿素溶液。7月上中旬,薯苗差不多覆盖全田,每667 m2及时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40 kg,然后培土。叶用甘薯品种每次采摘后,应及时追施适量氮肥,以促进生长和下一次采收。
如遇雷暴雨或阴天雨水过多,应及时排净田间积水,以免藤蔓徒长,影响产量和品质。
薯用甘薯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采收,及早上市,以获较高的经济效益。加工用甘薯一般在霜降后选晴天及时收获。
[1] 崔纪超,邱国清,陈丽华.紫色甘薯品种引进及性状比较试验[J].农家科技,2015(3):118-119.
[2] 陈剑,何玲玲,何贤彪,等.不同品种菜用甘薯产量及性状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56-58.
[3] 赵波,张晓宇,张青,等.菜用甘薯品种产量性状比较及评价[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25(2):8-10.
2017-04-06
*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