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吴燕
芪玉消肿汤序贯疗法治疗重度难治性水肿33例
●李彬彬1吴燕2
重度难治性水肿一般指利尿剂或联合利尿后水肿难以消退甚或进行性加重,又或基础病较复杂,不宜使用利尿剂的重度水肿,常发生于慢性肾脏疾病、心衰、淋巴回流受阻后,多伴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利因素,治疗难度大。芪玉消肿汤序贯疗法治疗此类水肿33例,无一不效,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且以序贯之法极大的提高了疗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芪玉消肿汤;序贯疗法;重度难治性水肿
重度难治性水肿目前没有确切定义,一般指利尿剂或联合利尿后水肿难以消退甚或进行性加重,又或基础病较复杂,不宜使用利尿剂的重度水肿,常发生于心衰、淋巴回流受阻后,多伴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利因素,西医治疗价格昂贵,方法较为单一,且易发生如“蛋白超负荷肾病”[1]等危险。
近年来,余用自拟芪玉消肿汤序贯疗法治疗难治性水肿33例,经加减施治,无一不效,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1.1 一般资料
33例患者均来自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年龄18~62岁,病程7个月~5年,经多种治疗,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方
重度及轻度水肿期:生黄芪60g,玉米须30g,车前子1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10g,桂枝10g,白术10g。
中度水肿期:生黄芪30g,玉米须15g,车前子1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10g,桂枝10g,白术10g。
水煎两次共450ml,分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服,血虚酌加熟地、大枣,血瘀酌加当归、益母草,心慌乏力酌加党参,口干渴酌加沙参、麦冬,喘促酌加苏子、葶苈子,腹部胀满酌加鸡内金、大腹皮,腰腿酸痛加虎杖,蛋白尿酌加芦根、白茅根,血尿酌大、小蓟,便秘酌加火麻仁、秦艽,溏泄酌加白扁豆、山药。
1.2.2 序贯疗法
水肿分级每降低一度,即停中药3天,瞩患者低盐饮食,调畅情志,合理作息。3天后调整处方,继续服药。
2.1 观测指标
2.1.1 起效及疗程时间
起效时间即水肿减轻一度的时间。疗程总时长5~30天,水肿完全消退立即停药,观察时长最长不超过35天。
2.1.2 水肿分度[2]
轻度:水肿仅限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能较快平复。
中度:全身输送组织均现可见性水肿,指压后有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速度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位皮肤紧张发亮,可有渗出,或伴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2.2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水肿完全消退
显效:水肿分度下降2度
有效:水肿分度下降1度
无效:30天内水肿无减轻,甚或加重。
2.3 结果
33例患者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开始起效时间2~5天,疗程结束时间14~28天。其中痊愈16例,痊愈率为48%,显效10例,占30%,有效7例,占21%。总有效率100%。
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未发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1)序贯疗法,目前定义尚不明确,最早于1987年由Quinlitiani等人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为降低成本、减少药物耐受性,减轻病人痛苦时提出,随后,其定义范围不断扩展,应用于多种疾病,包括药物剂型、剂量、疗法转换等方面。应用于水肿,可调整病人耐受性,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生黄芪、玉米须作为君药,曾多次尝试单独应用于一般水肿,疗效颇佳,两药合用,相得益彰,行水而力宏。口芪应用于水肿方面仅中医药角度相关报道已达一千余篇[3],现代药理研究更是不胜枚举,疗效确切。玉米须[4]提取物有利尿、增加氧化物排出量的作用,其它报道聊聊无几,其利尿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五苓散自仲景用于蓄水之证,后世颇多延续发展,其疗效无需赘述,傅老[5]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辨证调整用药剂量,治疗水肿疗效满意。
(3)33例患者水肿消退同时,无一例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不良反应,其基础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控制平稳,不适症状均得到较大改善,具体指标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4)基于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本方利用大量利水药,应中病即止,恐防伤正,水肿完全消退后应针对病因,安抚心脾、补益肝肾以巩固疗效,防止宿邪逆袭。此亦属序贯疗法之列,正如《伤寒论》中服十枣汤下利后啜热粥善后一般。
(作者单位:1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2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1]张道有,叶任高,李幼姬等.静注人体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的不利影想[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12(3):144-14 6.
[2]黄从新,贾汝汉.内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
[3]宋义群.肺对肾性水肿的意义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13-15.
[4]江西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555.
[5]闫爱玲,陆用氜.傅元谋教授运用五苓散剂量探微[J].甘肃中医,2007,20(1):20-21.
李彬彬(1986~),女,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
吴燕(1964~),女,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内分泌相关疾病。